华龙。com-新重庆客户端5月16日12时50分讯(李春荣)早在2007年,重庆邮电大学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将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纳入“1285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
当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没有正式被提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然而,重庆邮电大学等一批高校已经敏锐地“嗅到”了信息时代的来临。在过去的十年里,这些学院和大学已经准备好了。2017年2月,成功入选全国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创新。”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摇篮”的重庆邮电大学,充分利用ICT学科优势,实施包括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孵化体系、保障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实践“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学、产业与教育、创新与就业”四维一体,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人才培养
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由重庆邮电大学派出
创新企业家聘任座谈会重庆邮电大学图片由华龙提供
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邮电大学代表队为华龙。com。
创新创业教育成学生必修课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是重庆邮电大学的必修课。每个学生都应该接受创新和创业教育。
据了解,该校大力实施“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本科生科研训练、研究生创新成果奖励计划、文峰创新创业、ICT产教融合等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五大计划”,开设了同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加强了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课程。
此外,学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制度,打造了“AB学分制”。A学分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B学分为全体学生提供创业基础、心理健康、就业创业指导等必修和选修课程。
学校还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严阵培养模式”,以创新创业实验班为载体,开展海量开放在线课程、微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开设《创新创业案例分析》等8门核心课程。同时结合各级竞赛,在实践和竞赛中打造创新创业精英,培养团队核心和领导者,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作为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该校现设有卓越工程师班、IT精英班、学科专业实验班、创新创业实验班等各类特色实验班。重点培养学术研究、技术创新、应用开发等各类拔尖创新人才。
“但虽然每个学生都要上创新创业课,但并不要求上过课的学生就能创业。”重庆邮电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任李洪波表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弥补了工科院校其他专业的不足,提升了学生的“商业情操”。毕业生不仅脱离低端创业,而且在就业市场也很受欢迎。
http://p5.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RQxUUBWDZbcaN" />赛前辅导 重庆邮电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学生活动 重庆邮电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邮电大学举行“创新 创业 成才”高峰论坛代表合影 重庆邮电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建设多层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强力“助攻”学生实现“创业梦”
在重庆邮电大学,获得成功的创业创新团队有很多。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李俊创立自主坚果品牌“鹊语”,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重庆金奖、全国铜奖,重庆市首届青年公益创业大赛“最具公益价值奖”;自动化学院2011级学生王琪瑜,研发出一天能洗好30万套餐具的自动洗碗机,创办重庆小辣椒消毒服务公司,摘得年度重庆邮电大学 “校长荣誉奖”……
这样的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在重庆邮电大学每年都有很多。重庆邮电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林表示,学校依托专业创新创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鼓励以科技创新引领创新创业教育,把科研成果应用为基础,避免学生进行低端创业。
为此,学校依托该校董事会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解决了场地、资金、研发、市场、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等各方面问题,从而指导学生 “创意-创新-产品-产业”的创业孵化。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以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教育部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构建起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1+N”众创空间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平台,面向全体学生开放。
据悉,通过对创新创业的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的质量也明显得到了提升,高科技、高水平创业学生和项目比例不断提高。
近三年,该校涉及大数据、物联网、无人机开发、互联网+等技术创新的创新创业团队占比达到70%;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方面,涌现出了以制度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践平台、创新团队、创业项目为代表的一批特色专业、一批可借鉴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制度、一批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团队、一批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一批高水平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团队、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