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女性的角度看女囚回归。女性带着各种复杂的感情回归社会。有的很尴尬,心里压着一块石头,感到不安,觉得未来一路都是;有的人精力充沛,磨刀霍霍,发誓一定要有所作为,不让别人看不起自己;有些人离开了自己的家园,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仍然没有安宁;有的自信、从容、淡定,自己回家,找妈妈,过着相亲相爱的生活。
出狱前,很多犯人出狱后都会规划好自己的计划,他们始终相信美好的生活正在奋斗的路上。虽然他们在监狱里通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改造,性格和劳动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监狱里固定的生活环境是一条连续的劳动和生活线,他们所学的都是书本上的一些理论,实践的却比较少。
他们学到的劳动技能也很简单。现在监狱基本都是做电子产品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靠监狱里学到的东西来养活自己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他们出狱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然而,现实与他们之前的计划大不相同。无论内心曾经如何激荡,理想真的很丰满,现实真的很骨感。
他们大多长期与社会脱节,适应社会再谈融入社会需要时间。他们面临的情况是,钱难找,赚的更难。即使你去餐馆洗碗,你也不能把你的过去放在桌子上,但你不能隐藏它。一旦你知道了,你就不会在很大程度上使用它。当你去公司找工作,填简历的时候,不能忽略这段过往。一旦你写了,雇主也是最后一个考虑是否录用的人。就这样,很多犯人回国后都在找工作的路上,不得不放下面子,无视别人的评论和白眼。有强大的内心支撑,边走边给自己打气,否则很难坚持下去。
因为犯罪,不仅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也给受害者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与此同时,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囚犯本身都遭受了重大损失,他们的内心总是伤痕累累,从未放松,他们一生都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我曾经一头扎进一片永远毁灭的土地,现实的生活环境让我终日不安,前路黯淡。
计划出来的时候,一定要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把自己的损失拿回来,因为你不明白社会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变了,用人的竞争机制和环境技能也大不相同。真空牢笼里的规划与现实相去甚远,残酷的社会现实对他们打击很大,使他们难以防范,于是他们开始了人生中又一次为生存而磕磕绊绊的挣扎。
刘晓庆曾坐过牢,在秦城监狱度过了422天。从大风大浪中走出来,她也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大女人。66岁的她,外貌、身材、涵养气场都很出众。出狱后,他开始跑龙套,给钱玩,不管钱多少,这确实是一个激励的例子。如果你和不同的基础联系人一起努力,你会得到你应得的回报。中国有多少个刘晓庆?普通人可能没那么幸运。回归后,衣食住行无忧已经很好了。前提是必须比普通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让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变得高尚。
如果囚犯的家庭没有任何问题,并且他们的家庭条件可以接受,那么他们就是幸运的。李俊和马林就是这群幸运儿的代表。李俊一直单身,父母身体健康,有退休金,社保父母给她买的。出狱后,她在家休息了半年。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她去了一家个体老板上班,每天过着平淡的生活。用她的话说,她非常脚踏实地,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马林,她的丈夫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做管道工程,有一个女儿,即将结婚。丈夫一直在等她回来,告诉她回家后留在家里,但她就是留不住,在眼镜店工作。他们很幸运,在家人的帮助下,很快融入了社会。经过这次抢劫,夫妻之间的手更紧了,心也更近了。
如果犯人服刑期间家庭发生变化,在没有家人支持的情况下,纯粹自己回家,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女性囚犯的家庭
发生变故的很多,好多都会以离婚收场,在看守所的时候老公都还能施以温暖,等到去监狱服刑时,离婚诉求就来了,只有答应否则到了两年也会硬判。这个时候的女人通常不争取不挽救,因为男人已贴了心要离,哪怕卑微到尘埃里,结果还会让人贻笑大方自取其辱。倒不如给自己留下最后的一点尊严。心中的痛难以复加。原来说得好好的:“家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女人感动得涕泪纵横,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表现好点多挣分多减刑早点回来给男人当牛做马在所不辞。事已至此,女人只有偷偷哭泣默默流泪。
虽然政府对特别困难的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有几个月的生活补贴,而且对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特别困难的可以申请廉租房,但一句话还是不容易,手续繁琐。这个时候生活在农村的多半情况还要好一些,首先有不会让自己餐风露宿的地方,哪怕就是破败一点儿,有土地,可以种庄稼维持基本的生计,不用去理会别人的目光,只要勤快,就不愁吃穿。
尤其涉及诈骗、集资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类罪犯的回归,更是举步维艰,大都是因为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而入狱,如果能完全还得起,可能就不会去坐牢了。大都家破人亡倾家荡产,对家里人的伤害很大并且给家里人经济上也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法院将能执行的财产全都执行了,罪犯除履行赔偿还必须履行附加刑如财产刑中的罚金,罚金大都很重,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如不能按期缴纳,银行卡只要有一点钱都会被法院执行局冻结。
她们出狱之后连想开张银行卡都欲罢不能。债权人本着还钱归还钱,坐牢归坐牢的想法,穷追猛打。这类人就只有尽量把自己包裹起来,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战战兢兢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承受着严重的心理落差。她们愿意放下身段愿意做任何事。可是想打工挣钱都不自由,完全没有正常人的生活。
吉林人吴小波,刑满释放,因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在哥哥的帮助下,从吉林举家搬到了黑龙江。在网上开了一个小店,并跑一些相关的业务,做家务带孙子,并接送孙子上幼儿园,算是心里很阳光很敞亮对生活很积极的,同时也算幸运的,因为有家里人的鼎立相助。
四川人邓慧,老公等着她,出狱之后想重新创业,老公迁就她,给了她一家的全部积蓄20万,并给她找好了平台,让她独自发挥,由于市场的瞬息万变,所购的机器只好闲置起来,老公没有埋怨她,反而极尽安慰,带着养家的重任启程去广州打工了。刘慧曾经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项目经理,后来项目经理证被注销,在家苦熬半年之后重新考取了项目经理证,现在供职于一家建筑公司,夫妻聚少离多但其乐融融,这是很励志又成功回到职场打拼的案列。
由于监狱条件的限制,只要是不要命的病可以拖的病,在监狱通常都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出狱之后有的人只好把自己草草安顿下来,就是去医院治病,先是筹集治病的钱,把最要紧的病先治疗,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医保的还好,没有医保的全靠亲戚朋友凑。病魔缠身。剩下的就是病怏怏的身体。
这类人有些连最简单的人间烟火也不能满足,愿望普普通通,找一个平凡的工作,把自己养活,但都很难实现。现实摧垮了原本的信心,无论怎么努力,也圆不了曾经的梦想。有的绝望了,看不到哪里还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一席之地。于是得过且过,自暴自弃,身心俱惫,整天哀叹,在漫长的人生中惶惶不可终日。
也有极少数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还想空手套白狼,怕吃苦,还一心追求不劳而获舒适安逸的生活,不知悔改,继续在社会作乱,黄萍因犯诈骗罪被判刑6年,出狱之后又采用各种手段骗钱,案件还在审理之中,她只有再次进监狱,累犯是不能判缓刑的。这是极少数,是改造之后的败类,绝大多数都已痛改前非,都在踏踏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只是大家要檫亮眼睛,不要上当受骗了,挣钱不容易。
任何时候都不要以身试法,不要触碰法律的底线,自由很可贵。所谓“没有坐过牢的女人不是完美的女人”大都是犯了罪的女人对 自己的心理安慰或自我疗愈,是拥有自由的人对失去自由的人的调侃。但是犯罪前科已经铸就,珍惜当下的生活,困难虽多总比失去自由强。相信上帝在为你关上一道门的时候,也会为你开启一扇窗。所有回归社会的服刑人员都应该放下包袱轻松上阵。努力了终会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