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如何利用闲置资源,怎样利用农村资源创业

5月6日,《经济日报》发表文章《分类施策盘活闲置农房》。

文章指出,当前农房闲置的现象愈发突出,积极稳妥利用好闲置农房资源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应充分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农民意愿,科学盘活利用不同类型的闲置农房。可以为连片闲置农房和闲置土地打造农村文化体育广场、文化书店、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生活空间,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但是,没有利用价值的倒塌农房可以平整,适合耕种的土地可以开垦耕种。

文章还指出了闲置农房振兴的三个典型案例,分别是:山东枣庄的“闲置小院复兴工程”、安徽合肥的“共享农家乐”、四川德阳的“村民集体资产公司平台运营公司”。

以下是三地闲置农房利用的具体经验。

01

山东省冯卯镇“闲置小院复活工程”

33.6%农村房屋闲置率为——,这是对山东省枣庄市山亭毛峰镇农村房屋闲置状况进行专项调查的结果。

响应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号文件精神,毛峰镇启动“闲置小院复兴工程”,制定闲置小院整体利用“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深入调研摸底。毛峰镇组织群众下到村里对闲置小房子的限制和出租出售意愿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毛峰镇有33.6%的空置房屋。至于租售意愿,95%的人表示愿意将闲置的小院租给村级合作社发展新的经营形式。

第二步,党组织牵头领办合作社。

rkmode-color: #A3A3A3;">以合作社为主体,流转“闲置小院”及村内其他空闲集体用地的使用权,将农村“闲置小院”统筹起来,进行集约利用。


第三步,灵活确定流转方式。对村内集体闲置用地以集体土地资源,评估作价入股合作社。对群众闲置小院的使用权,按照房地一体原则,以征收、租赁、共享、股份四种方式进行流转。


征收:村级合作社按照征收方式对房屋进行流转;


租赁:村级合作社按照租赁方式对闲置小院进行流转;


共享:群众在保障自用的基础上,将闲置的房间给村级合作社使用的,村级合作社按照共享原则进行使用;


股份:群众长期将闲置小院给村级合作社使用的,按照入股合作社,确定股金和分红,进行使用。


在完成以上步骤后,冯卯镇坚持特色培育,将“闲置小院”复活起来。在如何培育复活闲置小院中,村级合作社根据闲置小院区域分布情况、现状情况进行统一规划,分类建设。在建设中坚持规划引领、集约利用、特色培育,让闲置小院赋予文化、富有特色,把闲置小院打造成业态小院。


比如,冯卯镇李庄村在“闲置小院复活工程”建设中,不搞大拆大建,做到修旧如旧,保留原汁原味,把每个闲置小院都改造成不同主题类型的业态小院,呈现出独特乡村品味,成为网红村、摄影村和乡村旅游目的地,被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定为联系点。




02


合肥三十岗乡“共享农宅”


40%的农房常年无人居住、处于完全闲置的状态,还有30%的农房处于半闲置状态,有的仅在春节等传统节日有村民返乡居住——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的崔岗村的调研结果是大部分农村的现实写照。


三十岗乡地处合肥市近郊,距合肥市主城区仅20多公里,属水源地保护区。全乡9个行政村的耕地已全部流转,很多农民进城打工创业,买房安家,村民住宅大量闲置。


2017年11月,合肥市庐阳区政府与农汇网合作在全省率先打造闲置农宅云平台,在三十岗乡试点推行“共享农宅”项目,盘活闲置的农村房屋资源。


通过云平台,三十岗乡将上百处闲置农宅的位置、图片、建筑面积等信息对外发布,提供在线租赁、线下带看服务并最终达成共享租赁意向或签订租赁协议。


▲三十岗乡在农汇网投放的闲置农房信息


“共享农宅”项目首批闲置农房的租期设置为15年到20年,凡是通过闲置农房云平台对外发布的房源信息,当地政府均事先完成核查,保障信息真实有效。村民加入“共享农宅”项目,需到村委会填写申请,签订书面代租委托书,根据房屋新旧程度、院落大小等情况,约定租金范围。承租人对房屋进行装修改造前,要将装修改造方案提交当地政府审核同意后才能施工。


结合乡村整体发展规划,三十岗乡重点选择具有一定经营业态、风格特色的村庄整理首批共享房源,有针对性地面向不同房客群体推介。比如崔岗艺术村,重点引入文艺界的房客;姚庙村“江淮民宿”主要面向城市休闲养生群体推介。此外还有美食村、音乐村、体育村等。城市房客带来的不仅是房租收入,更重要的是新兴业态和先进理念。




▲改造后的三十岗乡崔岗艺术村




“我们希望从农房共享开始,吸引一批各行业的城市精英、创客到农村创新创业,打造出特色村庄、特色小镇和乡村服务业集聚区。” 三十岗乡乡长时坤说,本地村民不仅要当好房东,还要参与进来,实现美丽乡村共建共享。




03


德阳市白马关镇“村民+集体+公司”模式


位于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的万佛村,2018年起开始盘活闲置农房打造特色民宿。


为村民带来长期持续的收益,万佛村创新“村民+集体资产公司+平台运营公司”模式,整合农房资源、对接市场需求、实现专业化经营管理。


该模式下,村民、集体资产公司、平台运营公司三者分工明确,各自实现利益最大化。


村民出房子。村民将全部或部分闲置农房资源进行出租,通过收房租来获得经济收入,或者将房屋评估作价入股参与分红。出租地房屋年限,以5年为一个台阶,最高20年。参与入股地房屋,砖混结构按1500元/㎡、砖木结构按1000元/㎡、土坯房按800元/㎡、院坝按按50元/㎡、果园或土地流转按本地实际执行地流转价格,折算成资本作为出资股份,股份占比约为30~35%。


村组搭台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闲置农房的收储和统一开发利用的主体,动员老百姓把闲置的农房归集起来,村民先把农房出租给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再对外推介、招商。这样既解决了老百姓的顾虑,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入股分红,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公司找路子。引进专业酒店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和运营,公司以智力、经营管理作为出资,通过赚取利润、参与分红获得收益,股份占比约为27%。


万佛村发展建设充分强调共同参与、共同商议、共同决策、共同劳动,让村民、出资者、企业家获得更强的主人公意识,合理分配利益、化解矛盾纠纷,达成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共识,高效推进乡村建设。







以上是三个被《经济日报》点名的闲置农房利用模式。三地的经验也各有特色,值得各地结合自身情况借鉴学习。


山东冯卯镇的特色在于灵活的流转方式。针对不同房屋的特征和房主需求,制定了征收、租赁、共享、股份四种灵活的流转方式,充分盘活闲置房源。


合肥三十岗乡的特色在于信息共享。通过构建线上云平台+加线下服务中心的机制,打通


德阳白马关镇的特色在于多方协同。将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运营公司职责和股份明确,打造利益共同体。




天作云平台自2019年底开始,在简阳、温江等地农村地区进行了对于乡村人、田、宅、林、水、文化、产业等多维度资源收储工作,其中农村闲置房源共录入220条。详细记录了闲置房源的产权归属、基本属性、配套设施、流转意愿、地理位置等信息,并配以足量的图片及视频介绍。


随着天作云工具及应用方式的迭代升级,平台将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农村闲置房源收储工作,建立有效数据库,为精准对接市场及盘活提供有力支持。










▲天作云平台收录的闲置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