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37,900公里
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79万公里,比2015年底的1.98万公里增长近一倍,位居世界第一,“八纵八横”主骨架已建成70%以上。
我们的记者焦阳
初夏,新建的广州白云站已浇筑工程桩2227根。广州白云站是《广州铁路枢纽规划》“五大主站三大副站”布局中的主要客运站之一。车站11座,线路24条,以普通铁路为主,高铁、城际为辅,地铁线路6条。
走进广州白云站施工现场,工人很少,很多工序都交给了机器人。
“白云站是国内第一个大规模使用智能机器人的项目。施工使用了18种智能机器人,应用于土木工程、机电、装饰装修等各个专业领域。”中国铁建集团广州白云站项目信息化负责人林尊虎说。
“绿色、智能、安全、人性化”的新理念已全面渗透到我国高铁建设过程中,新技术不断引领新发展。
高铁网络覆盖了94.7%的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
6月3日起,新建的绵泸高铁从鲁公段进入试运行阶段,距离正式开通运营又近了一步。
在自贡变电站,首台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在值守试运行。“这是行业内首次采用自主研发的牵引变电所辅助监控系统(机器人)。”中铁电气化局川南项目部党工委书记程说。科技日报记者注意到,智能巡检机器人高1.12米,宽0.66米,长0.86米,可自行设定路线并实现自主巡逻,利用超声波雷达实现360度避障防坠功能。
绵泸高铁自泸段全长约130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北接成渝城际,南接渝昆高铁。是成渝经济区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川南城市群快速客运线路之一。建成通车后,自贡、泸州将进入“动车时代”,内江、自贡、泸州形成半小时经济圈,成渝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继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步入正轨后,成渝城市群步入正轨,蓄势待发。
四个多月前,主线长约18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至此,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最长水平通道达——条,全长3422公里的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铁全线贯通,将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国铁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披露。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包括北京、上海、武汉、郑州等在内的国家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成了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连接不同速度等级区域连接线、补充城际铁路的高速铁路网,实现了相邻大中城市间1-3小时交通圈和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高铁列车数量最多、商业运营速度最高、高铁技术体系最完备、运营场景和管理经验最丰富的国家。
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中国人的出行方式。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最新统计,全国高铁网络已经覆盖了94.7%的人口为0
qid="6527567416828892423" mention-index="0">杭州湾大桥。设计线路图显示,这座跨海大桥与杭州湾公路大桥基本平行,海域段全长约29.2公里,大桥包括北、中、南3座航道桥,大桥建成后将是全世界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跨海高速铁路桥,设计建设将创多项世界纪录。
“世界第一座强潮海湾、超低阻水率、全埋置式承台基础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北航道桥主跨达450米,采用混凝土箱—钢桁组合梁斜拉桥并铺设无砟轨道,在世界高速铁路建设中的首次使用;海中引桥采用80米主跨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最大联长达3080米,其超长联、大跨度、曲线连续梁无缝线路创世界纪录。”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通苏嘉甬铁路项目总工程师张建表示,这些新纪录对世界铁路桥梁乃至桥梁工程领域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0年7月1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世界上首座主跨为千米级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成,与沪苏通铁路同步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成功攻克千米级超大跨度桥梁技术。
2020年12月27日,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全线贯通,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京雄城际全长10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被誉为新时代中国高铁建设的标杆和典范。“这条高铁还是全国铁路建设中首条全线、全专业、全过程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实现虚拟建造的数字孪生铁路。”京雄城际铁路指挥部指挥长杨斌说。
此前一年,2019年12月30日,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首次在世界实现350公里时速自动驾驶。
早在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按时速350公里进行商业运营,创世界高铁商业运营最高速度。
复兴号动车组重要标准中84%为中国标准
4月26日21时29分,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萨至林芝铁路,全线接触网成功送电。为今年6月30日开通奠定坚实基础。
拉林铁路正线全长435.5公里,新建正线403.1公里,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60公里。
线路开通后,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内燃+电力)动力集中动车组将开进西藏、开到拉萨,实现复兴号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
2016年7月,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徐高铁成功开展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综合试验;2017年6月,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并随后在京沪高铁上线运营。
复兴号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84%为中国标准,性能比以往动车组更胜一筹。“每个细节都追求完美,仅高铁转向架装配方案就设计了90种,经过上千次反复验证。”中车四方公司钳工首席技师郭锐说。
此后,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又持续增加了时速350公里17辆长编组、250公里8辆编组、160公里动力集中等多款复兴号新型动车组,并上线运营。
复兴号系列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表示,我国率先成功探索了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铁路系统关键技术参数变化规律,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极大增强了我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
与高铁建设发展同步,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12306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互联网售票比例超过80%。近年来,12306推出并不断优化完善网络购票、自主取票、电子客票、移动支付、在线选座、站车WiFi以及异地购票、全路通退通签等便民利民服务,大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全国铁路配备复兴号动车组1036组,已累计安全运行8.36亿公里,运送旅客8.27亿人次。
据悉,国铁集团已着手布局铁路新基建,启动铁路5G专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中国铁路主数据中心平稳运行,正加速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