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青海省称多县生意好吗 青海省创业项目加盟

图为甘德县委副书记曹青山(左)与郑丹(右)领奖后合影。图片由甘德县委宣传部提供

图为甘德县委副书记曹青山(左)与郑丹(右)领奖后合影。图片由甘德县委宣传部提供

西宁。com,西宁,3月13日:青海藏族乡“致富带头人”:人人未富先富

作者孙睿

“富人家不富,富了大家都富。”日前,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获评先进个人的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藏族牧民郑丹感慨地说。

在海拔4300米的三江源腹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蒋倩乡牧民丹是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由于丹尚未成年时父母相继去世,家里又没有牧场和牛羊,丹就靠着当地官员和亲戚的救济,每年带着四个“饥寒交迫”的兄弟姐妹挖虫草赚点收入。

“当时就想着靠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让弟弟妹妹们每天喝酥油茶,节假日吃肉,带领村里的村民通过劳动实现。”丹刚才说。

2013年,马德高速公路(花石峡至九枝)开工建设,郑丹觉得机会来了。他拼凑并借了2万元(人民币,下同)在甘德县蒋倩-大武隧道施工现场盖了一栋彩钢房,开了一家小店。

“要修路,必须有很多工人在工地上工作,开店肯定能赚很多钱。但是,由于当时缺乏业务经验,我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后来生意挺好,一年能挣七八千元。”丹刚才说。

渐渐地,通过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的郑丹没有忘记村里的其他牧民。除了经营小卖部,他还带领村里30多名牧民到工地打工,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4万多元。他还积极带领大家参加镇政府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班。“有本事去。到处都有食物,贫穷并不可耻。贫穷和没有野心是可耻的。”丹刚才说。

郑丹凭借他在建筑工地上的良好声誉和人脉,使他在当地名声大噪。其他村的贫困户开始和他一起干活,捡垃圾,铺草皮。短短几年,郑丹带动了当地数百户贫困户创业,累计收入超过400万元。郑丹还在州府果洛买了一套新房子,这样他的孩子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跟随郑丹的心,他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我的家人也支持我跟随他。”和郑丹同村的贫困户钟工说,大家都说跟着郑丹赚钱。

2019年,郑丹还在家乡推广牦牛奶等特色产品。他联系了贫困户,让他们到商店卖产品。他没有拿钱,卖的钱都给了贫困户。随着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寻找供应商,增加了当地贫困牧民的收入。郑丹还在蒋倩乡创办了察东日公路养护合作社和察库那牧业委员会专业合作社,带动了蒋倩乡四个村的辐射。他也成为这片草原上有名的“致富带头人”。(结束)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