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才创新创业

来源:特别阅读

蓝紫色流线灯带呈现时尚科技感,电车、深圳北站等“龙华元素”点缀其间……4月24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龙华馆,充满黑科技,充满互动感,展现了爱才、敬才、惜才的意义。

展厅外,在龙华科技创新中心(红山6979),25日,第八届海外博士银行暨深圳龙华全球科技项目招聘会在此举行。来自英、美、法、澳等国的23位青年人才齐聚龙华。那些“豁达”的思想和充满激情的创业理想,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未来触手可及!

时代呼唤人才,事业呼唤人才,发展渴望人才。回到24日,站在面向国际科技创新和国际人才资源的舞台上,龙华区向世界展示了一场以“数字龙华,人才领航”为主题的人才交流盛会,介绍了“数字龙华”城市的IP,也发出了这座沿中轴线新城唯才是举、求贤若渴、全方位打造人才生态的时代最强音。

凝心聚力构筑人才追梦高地

24日上午,在会展中心1号馆中间的展位上,龙华区的展厅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在四大板块中,“中轴新城、城市核心区”“数字龙华、一圈一区三廊”“人才领航、人城产融合”和“未来城市、场景应用实验区”“数字龙华、人城产融合”,位于中心,可以看到扎根龙华打造龙华的优秀人才。

深圳杰出人才杨军,加拿大首个工业4.0 R&D项目中心主任,获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称号。现为位于龙华高科技园区的中国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级研究院教授;深圳罗兹曼国际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周国英,国家高水平特聘专家,疱疹靶向溶瘤病毒国际发明人;华奥数据董事长贾,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在大数据领域申请了200多项中国发明专利和51项国际专利(PCT);光子晶体董事长王永靖,龙华区舞龙华章A级人才。他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LCOS电视光机,也是光子透明芯片(nanoAR)显示技术的发明者;深圳计算技术学院行政学院院长毛睿是深圳地方级领军人才。创办深圳计算技术学院,塑造中国基础软件国际品牌;授予专利50余项,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还有文化体育领域的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春节晚会创始人之一姜昆;原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李宁,拥有14个世界冠军,被称为“体操王子”;国家一级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孟广禄,是当今京剧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老师。

这些才华横溢的人才在龙华追梦,这是由招才引智、关爱综合服务的政策构筑的寻梦阶梯。

龙华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朱表示,成长型高层次人才认定、重点企业优秀青年人才集聚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创业扶持、知名体育工作室扶持计划只是龙舞篇章的一小部分。除了奖励和补贴,“舞龙华章计划”还考虑了人才住房、医疗保障

“在龙华创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龙华区各项政策的支持。”深圳市创翔三维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胡建是国际人才大会的“常客”。今年,他们再次招募人才,希望为企业R&D实验室招募高端R&D人才,带领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通过人才引进,龙华区涌现出一批成长性好、潜力大的人才团队企业。深圳市宣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海辉向大家展示了金属质感极强的塑料制品。这一次,是他第一次站在国际舞台上出招

人才。


“龙华区是个大‘媒人’!如果有需求,我们可以跟龙华区相关部门提出,职能部门会去人才库里根据需求进行匹配,搭建人才和企业之间的桥梁。”林海晖告诉笔者,公司需要的人才实际上有三大类,一种就是领军型的,能够独立掌握项目发展的大方向,第二种是技能型的人才,有丰富的产业经验,能够协助项目落地应用。第三类人才是辅助型人才,善于学习,能够配合好一类和二类人才。


智慧全球招聘会现场,40家企业带着“人才订单”,以满满的诚意和优厚的待遇面向全球招揽英才。同时,第八届百名海外博士行的路演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我们这个工业大数据时序清洗与分析系统,能利用机器学习对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从而提高工业大数据的利用率,指导工业生产和设备维护。”中国科学院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专业博士许通慷慨激昂地讲解着自己的创业项目。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他,希望在这里开启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龙华依托高铁枢纽和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又是产业大区,实体经济基础雄厚,都是我们比较看重的。”


同样有备而来的还有英国约克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成戍。专注于无人集群系统及复杂系统安全可靠性的相关研究的他,希望得到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在他看来,龙华是个开放、包容的地方,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此外,深圳大量的软件企业,也为他们提供了潜在优质客户,增大了创业成功率。


一直以来,百名海外博士行都是龙华区参与人才交流大会的金牌项目,也是为促进海内外科技人才团队与龙华区在高端智力、技术、项目等方面的广泛交流合作的经典缩影。项目路演后,还将通过实地考察、产业研讨、项目合作的方式,促成符合龙华产业发展需要的项目优先对接落地,从而帮助龙华区有效链接国际人才资源,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实现社会、政府、企业、人才等多方共赢。


以人才杠杆撬动产业发展活力


人才引领产业,产业聚焦人才,形成良性互动。


去年以来,龙华区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不断集聚,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智力支撑不断强化,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龙华区将以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为目标,以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强化疫情防控的科技支撑,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为龙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科技支撑。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驱动创新。新的一年。龙华区要加速高端科研载体建设,提升应用基础研究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全力推动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等市级基础研究机构建设,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前沿技术攻关。加快各类创新载体建设,服务于产业创新的平台支撑体系不断完善。扎实推动加快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建设,支持其聚焦产业链协同创新,突破高性能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


依托九龙山智能科技城和鹭湖新城,发挥其区位和交通优势,主动对接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港澳及海外高端创新资源,聚焦生物医药和智能经济两大领域,打造“九龙山智能经济成果转化基地+鹭湖新城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的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双基地”。


此外,还要高标准建设深圳国家高新区龙华园区,初步形成现代产业集聚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产业空间、项目招商、产业支持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建立健全高新区龙华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将龙华园区打造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一方面,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移动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打造成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的策源地。还要成为龙华政策红利最突出的高地,打造成管理最先进、服务最优化的示范园区。


以城聚才,以才促产,以产兴城。接下来,龙华区将继续扎实推进人才政治引领、政策优化、精准引才、贴心服务等各项工作,以最优的人才沃土汇聚天下英才,让科技创新与人才驱动同频共振,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原标题《龙华:让科技创新与人才驱动同频共振》)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张雪松 李林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通讯员 梁永卓)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