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邱芳粉店加盟官方网,江西米粉加盟店排行榜

3月8日,天津卫视《创业中国人》播出了一个关于四川人创业的故事。主人公杨志出生于1973年。12岁时,因为脊柱疾病,他完全失去了双腿的活动能力,活动范围也仅限于一个轮椅。

杨志

今天,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人杨志,口述了他的创业故事。

杨志自学电大课程,修电器,卖家电,开移动营业厅.并投身餐饮行业,自主研发配方技术。现在有几百家直营店和加盟店。

口述:

12岁那年失去走路的能力,却因修电视获得爱情

杨志的家乡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兴隆镇。12岁时,杨志完全不能走路。“我两三岁的时候,走路姿势不正常。”杨志说,检查说脊柱有问题。从12岁到18岁,他几乎从不出门。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看书。当时正好是在宣讲张海迪的故事。“她能活得这么好,我也能。”

杨志说,他上了大专的父亲对电子技术很感兴趣,所以家里有一些基本的书籍和工具。正是这几本书启发了杨志。从拆手电筒、闹钟、电熨斗,到拆电视、收音机,再到邻居把电器给了杨志秀。杨志说,受伤很常见,右手背上还留有烙印的疤痕。

杨志说,18岁那年,父亲为杨志租了一家修理厂,他终于拿到了第一台万向轮和椅子做成的“轮椅”,需要借助墙壁才能滑动。

杨志早年开维修店时的老照片

杨志说,离家100米的修理厂比家大一倍,前面一个店,后面一张床。他18到28岁,从来没有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离开过这家店。“找我修电器的已经很多了。因为我是系统学习的电子基础,虽然没学过修电视和洗衣机,原理都是一样的。尤其是当时的录像机、遥控电视、CD机等高档电器,即使别人不敢修,也能修。通过修理电器,我一个月能挣几百美元。在此期间,我还收了8个学徒,其中4个是残疾人。”

也是因为修电视,杨志遇到了冉,一个来自同一个镇的女孩,刚从外地下班回家,就嫁给了杨志。“他非常聪明善良。”冉秦怡说。

外面的世界还很大,在成都开了一个移动营业厅

杨志说,结婚后,他有了“腿”,冉走到哪里都照顾自己。2003年,在妻子的支持下,杨志开始从事家电经销。杨志说:“维持只能满足一家人的温饱,不能争取事业。尤其是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聊天,发现外面的世界还是很大的。”四年后,他放弃了电器店,带着妻子离家去了四川成都。

“一切从零开始,几十万自己积累起来的人,应该能养活自己一段时间。但对水果店的检查并不能保证库存的保存,中介处也不放心,其他业务也不够。”杨志说。

杨志和妻子到成都后的合影

杨志说,当时智能手机市场“爆炸”的时候,他选择开一家移动营业厅。把从书本上学到的营销知识运用到推广宣传中,把电话费存起来,送到冰箱电视上。“我租了两辆旧车,装上扩音器,每天在农民工聚集的地方闲逛。发传单的时候一定要让附近的单元楼有一层一层

层、一家一家地放。”


跨界创业,推出“吃100送100”的营销活动


有一次,杨志注意到贝森路附近一家茶楼要转让,租金格外便宜,就冲着这一点,杨志决定先把店铺盘下来。“后来跟附近的餐馆老板摆龙门阵才发现,餐饮业正热,思量一下,觉得可以开个串串店。”杨志说。


杨志和妻子在贝森路店


杨志说,自己重点琢磨经营推广,在市场上推出“吃100送100”的营销活动。当时合作伙伴全部反对,说肯定会亏本,但这一策略却把串串店成功地炒“火”了。


从零开始


开出上百家直营、加盟店


在餐饮行业摸爬了一段时间,杨志对行业有了更多认识,他的目光聚集到了连锁餐饮店,“为什么别人能在几年内开出上百家?自己行不行?”杨志说,一次,和家人去云南旅游时,吃到了过桥米线。“确实好吃,也有很多人排队。”


杨志开的鲜师傅米粉


“我觉得我最值得骄傲的能力,就是学习。”杨志说,从网上搜索资料,天南地北地去吃米粉米线,贵阳、昆明、南充、绵阳……别人家的产品有什么特色?“从消费者的角度,就是吃个健康、放心、好吃。”


为了调试合适的汤底,杨志记不清在锅边试验了多少次,反复的筛选熬汤材料,做米粉要用什么样的米?羊肉要选什么产地的?甚至装米粉的碗,什么样的造型最适合发挥出油和汤底的特色......“试验性开起的早餐摊,一天能卖出1000多元营业额。”


2015年,第一家米粉店开业了。2016年,杨志转让了营业厅,注册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投身餐饮行业。杨志介绍说,截至3月11日,公司已有直营店和加盟店(包括已签约)105家。


杨志和自己的团队


此前,杨志曾表示,要在一定时间内开到3000家米粉店。但最近,他的思路在变化,“真正要做的,不是在数量上取胜,而是要做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杨志说。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摄影记者 王红强


编辑 龚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