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保险最有效的获客 保险获客渠道有哪些

“住ICU一晚上2万到3万。我建议你不要轻易买保险……”

“这些保险专门坑你的钱,别白白花钱!”

“给老人买的保险,90%都买错了。”

……

市场上类似的保险推广标题比比皆是。这些文章是怎么点击的?哪些因素在唤醒顾客的需求?当客户厌倦了这些内容,如何创新?

近日,在某高校某保险专项训练营课堂上,实战派教官分析了互联网保险客户需求的筛选以及如何唤醒。脱敏后整理如下。

01三种打法

在做市场营销之前,让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作为普通消费者,在网上看到这么多保险内容广告和社区团课,印象最深刻、最感动的点是什么?

风险、无赔偿、丢坑、性价比、对错、科学、节约、高保额……宣传效果好的内容主要是围绕这些重点做文章。

综上所述,它们主要包括三种招式。

第一招:抓住人性的恐惧

这个诀窍主要是教你不要轻易买保险,不要掉坑,因为你之前买的保险可能是错的等等。

在微信上搜索“你为什么不买保险”会看到很多类似的帖子,比如“你老公为什么不让你买保险?”“请不要盲目买保险”,以及“最容易买保险的四个坑”“不要做这九件事”“那些人都被骗了,除了你”等。这些都是保险业的经典称谓,直接抨击了人性的恐惧和不安。用户看完之后会出于避免损失的心理想要打开,所以这类文章的打开率非常高。

我们尝试过抒情的东西,比如“多年后你一直感激的东西”,打开率特别低,扫描率更低。

但是目前直接攻击人类恐惧的内容在各种平台上投放过多,目标用户看多了,看腻了,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招:抓住人性的贪婪

这类内容强调专业性、性价比和什么产品更好

等,给客户带来“能买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的感觉。




“揭秘:保险公司的员工都在买什么保险?”“如果钱只够买一份保险,该买什么?”“年入30万,该买什么保险”“40岁中年男人买什么保险好”,都属于这一类,对已经计划购买保险的人来说,这是宝贵的建议,非常有吸引力。当然,要想后续转化好,还需要引导读者关注公众号,进入交流群或个人咨询环节。




再有大家经常听到的:“你给孩子买了寿险?其实买错了。”这对想给孩子买保险的宝妈来说,吸引力是很大的。曾经有朋友想给宝宝买重疾险,代理人说必须有主险才能买重疾,然后配置了5万终身寿险,加30万重疾险,再加个50万的定期终身。但当朋友接触互联网保险后,才知道孩子买重疾根本不需要捆绑寿险,可以单独买一个20年的定期重疾。原来的保费要8700多元,现在买了一个保额80万的20年定期重疾,保费才1300元。




这就是互联网保险打动客户的地方,它会大大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做科学的配置方案建议,从而让客户节省保费,得到更高的保额。把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客户,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第三招:抓住人性的依赖




这种玩法,是用人工智能AI、专家身份、管家模式等方式,让客户感受全面的关照服务。




比如市面上有家平台,就在培养客户对自己的依赖。在这家平台上咨询,不是入群听课,而是直接电话沟通。不管你接电话是什么态度,对方永远是温和的态度,会认认真真地跟你沟通,教你一步步填写表格——而这个表格填下来需要40分钟。




花40分钟填写表格后,你会想着加个微信方便交流吧,加微信后,对方会说,微信可能容易泄露隐私,我们QQ再沟通吧。然后对方再用QQ和你同屏,非常清晰地向你展示,刚才的信息填到哪了,都是什么情况,最后围绕你的需求出方案,而且让你感觉即使你不在我这儿投保,我也是你终身的管家。




因为全程都带给客户非常专业的感觉,这家平台的保险卖得很好,人均保额也比其他家要高。




这种方式从提供一对一量身定制的保险方案切入,通过一步步引导,营造非常专业靠谱的形象。在咨询过程中,客户已经投入了一个半小时,而但凡能付出一个半小时咨询、家里财务情况都OK的客户,成交的可能性就很高。因为你付出了自己的心血、时间,不能对不起自己。




相较于前两种方式,“防掉坑”的可能是在忽悠你,“给你更好性价比”的将来可能赔付不好。但第三种方式,会让人觉得这个平台是专业的,“你可以依赖我,我这边有综合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有更好的品牌背书,可以做你终身的顾问,甚至可以做你的家庭理财规划”。




这种方式对客户的维系非常好,但对顾问的要求比较高,也不适合快速扩张,需要控制规模,拉高客均。




02 如何选择




上面分析的三种方式,其实一层比一层高级,对专业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基于不同的市场发展阶段、不同的目标客群、不同的企业基因,各家选择的策略也是不同的。




在着急铺市场的时候,用快刀冲规模,最早最快的打法就是第一种“你掉坑了”,成单效率很高,早期基本上10天内可以成单。




当恐惧营销效果下降时,就需要突出产品和价值了,第二种方式的成单效率慢了,基本上要20~30天,但客均价也会比上一种提升不少。




再到让客户依赖的第三种方式,成交周期就更长了,需要一轮一轮地筛选,而这种模式的客均价也是最高的。它最适合稳打稳扎的企业,突出客均、人效,靠专业拉升价值。尤其是在市场竞争对手增多时,这种打法更适合养客户。




在很多情况下,这三种方式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 一本学院 新年课程☆




19年是金融科技行业的转折点,面对重大行业变革,该如何高效转型破局




互联网保险领域除了线上营销,还可以做哪些?


通过私域流量、短视频和财商培训获客,到底怎么做?


各平台如何获客?成本是多少?各模式有哪些要求和限制?




在现场,一本财经会请来行业头部公司的负责人、金融科技转型保险的实践家、私域流量的专家,进行深度解读私密分享,探索保险营销领域的商业机会与合规发展之路。






☆ 线上保险峰会 1月 北京 ☆




2019年,中国保险的线上流量彻底觉醒。2020年,线上保险将有怎样的发展和突破,又会遇到哪些问题与挑战?




新年伊始,一本财经邀您共聚北京,共同探讨线上保险的新机遇与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