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凡食五谷者,能治百病。”每个人都有疾病。如果他生病了,他必须吃药,所以他必须去药店买药。幸运的是,药店现在很受欢迎,买药也很方便。我的印象是街上卖药的药店比卖米的粮店多。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在家不出门,得想想怎么去粮店。你不用考虑买药。抬头一看,哪里有药店,哪里就一定有。”
那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开药店呢?这一点我不敢完全排除,但绝对只是少数。商人做生意是为了利润。他们做的人越多,赚的钱就越多。我身边有很多从事药品批发零售的朋友,对这个行业比较熟悉,也知道其中的一些诀窍。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以免以后药店买药时被忽悠花不必要的钱。作者知道将这些潜规则公之于众会损害个人群体的既得利益,但为了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作者愿意背黑锅。
目前,制药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药房靠什么挣钱。那就先要搞清楚第一个概念:流通药品和控销药品。
所谓流通药品就是在大部分正规药品批发单位都能采购到的药品,这类药品一般都是大厂家经营多年的成熟品种。,如白云山的板蓝根颗粒、光大制药的杜康颗粒、五台的肝康、皖西的六味地黄丸、太极的藿香正气口服液等。由于对这类药品的批发渠道没有控制,终端药店的零售价格无法保证,再加上流通中的产品大多有广告支撑,在消费者心目中知名度较高,药店基本都会将这类药品作为牺牲品低价销售来吸引人气,有的甚至亏本销售,这类药店无利可图。这些药品在所谓控销药品是指药品生产企业或者药品代理商人为控制药品购进渠道,以实现终端零售价格相对统一的品种。基本都是各大药厂的非主要品种(主要控制销售模式的除外)。他们要么是原始设备制造商,委托,或批准生产。总之,凡是赚钱的品种都会生产出来。由于此类产品被采购渠道人为控制,制造商或代理商会与医药批发企业合作(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制造商和医药代理商本身无权批发药品,必须依靠正规的医药公司向药店供货),有选择地向市场上的药店供货,从而形成产品在某一地区的相对垄断,进而稳定市场零售价格。药店利润高的时候,自然热衷于推广这类产品。至于地位高吗?据笔者一位代理药品多年的朋友说,我之前去和一家私人连锁药店谈产品合作,但是对方老板说打四折以上。四折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如果20元的品种零售价比8元的高,对方就不会考虑去专柜了。控销药品、保健品以及中药饮片构成了普通药房最核心的三大利益来源。成功的药企有云南白药、河南辅仁、江西仁和、郑袖制药、通化制药、四川好医生等。
药房管理中隐藏的秘密
准备了这么多,给大家讲讲干货吧。怎样才能在买药时防止被药房带节奏,花冤枉钱。
第一、大病还是建议上医院,小病才上药房。在买药前最好先对自己要买的这类药品多少要有一点了解。
比如感冒的主流药物是复方扑热息痛和盐酸金刚烷胺;如果吃多了不消化,那就是健胃消食片;胃酸、胃痛、腹胀的常规药物为多潘立酮;清热解暑药为藿香正气制剂;药膏贴在腰疼处;当然还有以治疗肾虚著称的六味地黄丸等等。
其实每一种药品在我国都有一个领先的厂家,他们生产的药品质量都很好,而且大部分都是流通产品,所以平价药店不赚钱。如白云山生产的板蓝根颗粒、光大制药的抗药颗粒、吴泰的肝康(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皖西的六味地黄丸、太极的藿香正气口服液等。此外,Xi杨森的麦地那龙线虫(多潘立酮片)、姜钟的健胃消食片、郑起藏药的软膏、塔斯利的丹参滴丸、韦恩的地奥心血康、天津的萧肃救心丸等都是业内知名品种。既然是好的综艺,就应该让更多人知道,我不妨分享一下
对于这些好品种,市场上有很多李鬼,而且大部分外包装都差不多。但是李鬼利润高,所以药店愿意推。所以在买药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区分,不要花真钱买假货。作者就是其中之一
朋友之前就因为皮肤瘙痒准备去药房买999皮炎平,结果一不留神却买回来666皮炎平,两个产品除了999和666的区别,其它基本一样,老年人特别容易上当。
山寨产品充斥市场
第二、当你做足功课去药房点名要买指定产品时,药房因为不挣钱对你的答复一般都是已卖完、服用不方便或者副作用大等说词,然后建议你购买其它品种。这个时候如果你立场不坚定就容易中他们的道,店员给你推荐的一般都是高毛利产品,效果不一定比你指定的产品好,价格却应该不会太低。此时你需要做的就是坚持己见,这家没有就换别家,反正现在市场上药房多,购药也方便。见你转身真要离开时,店员一般都会像变戏法一样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一盒你点名的产品:“你运气真好,我在柜子里帮你找到最后一盒,以后别忘了常来照顾生意呀。”
第三、在拿不定主意时,别去选那种摆放位置好,陈列面积大的产品,这类产品必是药房高毛利品种。
第四、进店以后尽量不要和满脸热情的店员或者导购有过多交流,她们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推销员,特别善于“忽悠”。一会儿是什么联合用药起效快哦,一会儿是什么疗程服用更彻底哦,一会儿是搭配保健品效果更好哦,别看她们说得头头是道,其实她们根本就没有开药品处方的权利,说白了就是什么赚钱,什么提成高她们就推什么。
第五、药房经常会举办一些诸如会员日大折扣、免费送鸡蛋、买足金额送好礼的促销活动。便宜谁都喜欢占,但是还有一句话叫羊毛出在羊身上,你领的奖品可能就来自于你的消费本身。况且,药品是有效期的,对于保管也有严格要求,为了领个奖买一大堆根本不需要的药品,到最后扔掉的比你占到的那点小便宜多得多。所以不管药房举办的促销活动有多吸引你,相信我,进店后只买自己需要的,买完就走,不要多看,特别是中老年人。

羊毛出在羊身上
第六、药房搞的免费检测千万不要去。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放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理。一旦当你坐到凳子前接受所谓专家的检测时,你已经成为别人眼里待宰的羔羊了。“专家”会抓住病人贪生怕死的普遍心理,无中生有,蒙哄吓唬,最后经不住“专家”的恐吓以及不知道准不准的检测结果,你会乖乖掏钱买药。此类骗局以检测心脑血管疾病居多。
第七、不论任何时候,不论店员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不要去买药房的保健品。说真的,保健品这东西真的挺悬,你说一点作用没有,它能给你一点心理暗示,起到安慰剂的效果;你说它有效果,实际它真的没有什么效果,如果遇到不合格的产品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不过这类产品是药房的主要利润来源,她们会热衷于推销这类产品。你好奇利润到底有多高?这样给你说吧,我朋友合作的某药房一盒肾宝片进价30多,卖100多,这还不算最暴利的。药品和保健品可以通过看批准文号来区别,药品是“国药准字”,保健品是“健字号”并有蓝帽子标识;还有一种“食字号”的,这个就和大家平时吃的辣条、薯片没区别了,都属于食品,药房里许多爽喉糖就是“食字号”。
第八、当你刷医保卡结完账时,收银员可以通过后台看到你卡上的余额。对于那些卡上余额比较多的客人她们会非常热情的给你做额外推荐。比如女士一般就给你介绍补气血的产品,或者美容养颜的产品;男士一般都是补肾壮阳类的产品。这个时候她们给你推荐的产品一般都是保健品,利润极高,至于效果,自行脑补。总之,把你医保卡里钱套出来为原则。
第九、来自笔者的忠告。千万不要用自己的医保卡去刷普通日化品以及油盐米酱,更不要去试图套现。医保卡里的钱只有一个用途就是买药治病,如果挪为它用一经查实将面临相关部门惩罚。

药房经营套路多
结语:各位病友在药房买药时注意以上9点不说完全杜绝上当,至少可以避免90%以上的冤枉开支。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被别人轻轻松松套了去实在可惜,就算是医保卡里的钱也要尽量花到实处,花得明白。
各位网友如果有幸看到这篇文章是大家的缘分,但是我相信更多的病友无缘看到这篇文章,希望看到的朋友相互转告,能少一个人中招便是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