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促进节约用餐的打包饭盒,已经成为一些餐厅的盈利工具。近日,记者发现,大连部分餐馆悄悄提高了一次性饭盒的收费标准,从过去的1元钱提高到每盒饭盒两三元的要价。根据饭盒批发商的说法,一次性饭盒的价格近年来没有明显上涨。根据市物价部门的规定,如果餐厅没有明确标注包装费,顾客可以拒绝付款并向酒店报告。包装费相当于一个菜。近日,大连市民隋女士在西岗区一家川菜馆与朋友共进晚餐。饭后,她习惯性地叫服务员打包剩菜。但付账单时,隋女士被上述数字吓了一跳,水费单上注明“包装费12元”。"包装费相当于一个菜的价格."隋女士质疑包装费高,餐厅解释店内包装费为每箱,大箱3元,小箱2元。隋女士打包的几个菜太大,都带了汤,所以她用的是大盒子。餐厅还表示,如果隋女士对餐盒收费不满意,可以更换塑料袋,塑料袋可以免费提供。但隋女士认为塑料袋直接接触食物不卫生,水煮鱼、毛等蔬菜油脂大、温度高,不适合使用。无奈之下,隋女士不得不以高价“买”她的剩菜。隋女士说,她是这家店的常客,这家店以前提供免费打包服务。后来每次付一元。没想到现在价格这么高。大堂经理告诉她,涨价主要是因为饭盒“买价高”。大堂经理说,这些饭盒是环保饭盒,可以用微波炉加热,也可以回收利用。购买价格高,餐厅打包服务无利可图。环保饭盒的售价是进价的6倍以上。自2012年底全国“光盘”运动启动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养成了打包剩饭剩菜的习惯。市民隋女士表示,如果酒店出于成本原因收取打包饭盒的费用,似乎高达三分之一的饭盒与成本不符。这种包装费成了餐馆牟利的手段,让一些原本有打包意愿的客人放弃了打包,不仅不能省钱,反而“助长了浪费”。真的如大堂经理所说,一个餐厅的环保饭盒卖3元“不赚钱”吗?记者调查饭盒批发环节,发现要价是进价的六七倍。在双兴小商品城的杂销区,一家专门批发餐盒的店铺老板孙先生告诉记者,自从发泡餐盒被取缔后,该店只批发环保餐盒。虽然泡沫饭盒从去年开始被取消,但大多数酒店都不使用泡沫饭盒,因为担心顾客不喜欢。大连餐厅最常用的环保饭盒是透明塑料带盖饭盒,主流规格有500ml、650ml、700ml。一般普通规模的酒店购买数量从35箱到10箱以上不等。记者注意到,这个透明饭盒正是隋女士花3元钱买的包装好的饭盒。它的批发价从131元到140元/件不等,有300件,相当于单个饭盒的价格在0.44元到0.47元之间。如果批发量大,还有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按批发价0.47元计算,酒店每份盒饭收费1元,是其成本的2.13倍;收费3元是其购买成本的6.38倍。因为大连一次性饭盒的厂家很少,所以双兴小商品城很多批发商都来自浙江和福建。目前这个市场上最贵的环保饭盒是不透明的塑料四格饭盒,容量约1000 ml。这种饭盒的批发价在0.95元到1元之间。在淘宝上,很多网店专门批发一次性饭盒。对比价格,记者发现价格略低于大连实体店
大连市价格监督检查局局长宋告诉记者,根据规定,所有酒店收费都必须明码标价,否则将违反价格政策。“如果酒店按照规定在店内显眼位置或菜单上标注了打包饭盒的费用,并在实际服务过程中提前告知,那么就可以收取打包费。”宋说,但是,商店在消费结束时只通过口头通知收取包装费,而不标注此类收费内容,这是不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保留账单,拨打12358投诉。半岛晨报、李海网记者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