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编者按:,统计,在京的山东籍流动党员有22000多人,他们离开了家乡,从未离开过党。在北京创业期间,他们积极加入山东在京流动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首都和谐稳定和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7月起,中共山东省委驻北京人事工作委员会联合海报新闻共同打造“北京先锋”栏目,推出系列报道,呈现北京市优秀流动党员风采,助力家乡发展。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璐 北京报道
“目前,已有1456名在京泰安流动党员纳入组织管理,确保了党员出户离党不丧失流动能力。”山东省泰安市党工委主任时贞强介绍。自2017年8月中国共产党北京市泰安市委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市泰安党工委)成立以来,北京市共建立各级党组织59个,其中党委或工委5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52个。
北京市泰安市党工委主动带领在京流动党员为家乡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积极为返乡创业者搭建沟通桥梁;我关心家乡的人民,帮助来到北京的村民。
为家乡投资2亿元
1993年,19岁的高还是个少年。选择来北京是最后的手段。“我是泰安市东平人。那时我不得不出来工作。我在家无法养家。“我不知道前方的路在何方,但山东人敢于做事的精神是印在骨髓里的。尽管他们很努力,高还是在北京扎根了。
起初,他在一家国有建筑集团工作。他不屈不挠的性格使高马德永光默默地努力工作。下班后,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学习,晚上偷偷看图纸,把不懂的写下来,第二天问主人。一年后,高掌握了他所有的技能。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1998年,由于国企改制,高的劳动合同也面临被终止的风险。但是,由于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公司选择让他成立施工队单独承包工程。
有了展示平台,高的事业越做越大,人生道路也越走越宽。然而,高从来没有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2013年,他选择回国创业,造福家乡父老。
高告诉记者,一开始,是因为很多农民工在老家过年可以回家。为了挣钱,他们不得不让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乡,这让他感到不舒服。“为什么不能在家乡开工厂?工资水平虽然比不上一线城市,但是把额外的开支规划出来也差不了多少。在家乡建厂,不仅可以帮助老乡就业,还可以为当地创收。这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高在家乡创业至今,已在家乡投资2亿元。回国创业并不总是一条坦途,但高坚信的未来是可以期待的。截至目前,高在家乡投资的项目有山东莱文电力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莱文管业、西溪城堡餐饮公司。除了担任这三家公司的董事长,高目前还是北京东平县委书记。
“我没有向家乡银行借一分钱,也没有向政府要求任何相关优惠政策。工厂里的工人都来自周围的村庄。目前,我家乡每年有500人就业,支付给老乡的年薪超过3000万元。”高用实际行动回报了家乡对本
交臂,家庭条件不允许他复读,年仅16岁的雷明超便背着用化肥袋装着的铺盖卷走进了北京的打工大潮。进京后在工地打工,年龄小身体单薄,别人扛两根管子,他只能扛一根;别人挖沟10米,他只能挖6米。在工地住简易房,支个临时床就睡。艰难的生活让雷明超早熟,他知道唯有努力才能改变现状。
为了提升自己,工地干活期间他主动请教焊工师傅技术问题,利用空余时间练习焊活,学习看施工图纸。功夫不负有心人,18岁的雷明超开始在工地闯出了一点名堂。2001年雷明超开始承包工地工程,伴随承接工程越来越大,雷明超接手的项目逐渐从建筑工地施工向更高精的天然气管道铺设转型。
生意越做越大,雷明超想为家乡做点事情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由于老家肥城市孙伯镇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为家乡百姓铺设天然气管道的打算埋在了雷明超心里。2015年,雷明超独资成立肥城昌通燃气有限公司,孙伯镇天然气管道铺设项目上马。作为肥城市房管局招商引资项目,雷明超为家乡百姓铺设天然气管道的愿望实现了。
据了解,该天然气工程自2015年开工建设,累计实际投资超过4000万元,孙伯镇天然气的引入,为孙伯镇棚户区改造及招商引资带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肥城市现有天然气门站1座,燃气调压站30余座。居民、商服用户已开通3000户,孙伯镇驻地居民供气普及率达90%,后期总体将解决30万户居民的生活用气。
雷明超回忆,“刚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大家都在劝,因为老家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投资收回成本的可能性很小,但这是我家乡,我是党员不能后退,一定要改变家乡百姓的生活环境,解决部分就业。”
除了为家乡投入资本,引进项目,雷明超还关心着家乡教育。2019年7月,经雷明超牵线,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与肥城市教育局、体育局签订协议,每年将定期由两大高校教授到肥城市为化学老师、优秀学生授课。
据了解,雷明超2013年在肥城市孙伯镇孙西村支部加入中国共产党,2015年担任孙伯镇驻京党支部书记至今。
为家乡人撑起“避风伞”
2017年,中共泰安市委驻北京机构工作委员会成立,孙思昌第一批加入。作为一名在京流动党员,找到组织,就是找到了家。 “我是离开故乡在外漂泊的人,现在重回组织怀抱,感觉有了依靠。”在北京扎根三十多年,年少离乡,故乡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但对故乡的爱却从未改变。
找到组织后,孙思昌希望联络到更多泰安在北京的流动党员,除了帮流动党员找到组织,他还义务帮助在京流动党员和家乡来京群众解决困难。组织成为孙思昌的精神依靠,孙思昌也为家乡百姓撑起了一个避风港湾。“家乡人来北京有啥困难都找我帮忙,累是累,但老家人找过来就是看得起我。”
“两年前一名在科威特务工的老乡突发疾病在国外病故,派遣劳务公司总部在北京却一直推卸责任。有人找到我帮忙,我听了难过又气愤,这事不能不管,之后联系科威特的朋友,把病故的老乡遗体带回国,又帮助病故老乡的家人维权。”孙思昌回忆,维权经历了漫长的三个月, “劳务派遣公司的领导一直不出面,我们进不去公司,只能在公司外面等。”但皇天不负苦心人,事件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除了帮家乡人维权,孙思昌还帮来京的家乡人联系医院。“泰安在京流动党员微信群里,有个孕妇求助,人在北京医院挂不上号,但肚子疼得不行,我看到群里有求助消息,就联系了北京医院的朋友帮她。”孙思昌说,“被帮助的孕妇也是党员,经历了这件事,此后党工委有啥活动,她都积极参与,和党工委的关系更近了。”讲话的时候,孙思昌腼腆一笑,“这都没啥,谁都有难的时候,帮一把就过去了,我们是党员。”目前,孙思昌任泰安市宁阳县驻京机构党工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时贞强表示,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让在京流动党员“心中有党”, 泰安市驻京机构党工委按照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的要求,建立了党工委带头学、支部跟进学、党员广泛学的“三级联动”学习机制。全市1456名在京流动党员全部下载“学习强国”、“灯塔—泰山先锋”平台,开展党建在线学习。泰安全市各级驻京党组织已组织流动党员培训学习16次,受训人员达300余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余次。
同时,为着力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及工作人员,泰安市驻京机构党工委充分利用乡音、乡情等因素,着重遴选泰安优秀在京企业家、离退休干部等担任支部书记,聘请了合适人选担任专兼职党务工作者。
时贞强表示,下一步泰安市驻京机构党工委将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立足北京、服务泰安,在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强化在京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全面完成市委赋予的维护首都和谐稳定和促进服务家乡发展的两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