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怎么做艾灸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发生于青壮年,严重影响人们的活动和健康。艾灸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简单、副作用最小的方法。那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做艾灸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腰腿痛证的范畴。95%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腰4、5椎间隙和腰骶1椎间隙,因此坐骨神经痛常见。患者有腰痛,向下辐射到大腿后侧和腿外侧,甚至脚后跟或脚趾疼痛或麻木。风寒湿患者疼痛剧烈,天气变化剧烈,脉弦紧,血瘀患者刺痛,夜间疼痛剧烈,脉弦涩。
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舒筋活络为主。
当然,腰椎病的主要穴位主要在腰部,很多腰椎病患者不仅在腰部,还压迫臀部和腿部。下面艾灸兄弟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对症艾灸穴位。
艾灸怎么调理腰间盘突出呢?
【取穴】
1.阿是穴(痛点)
痛点,腰部的局部压迫点,会因为压迫而感到疼痛。这个穴位以痛为重,也就是常说的“痛为穴”,有痛的地方就是阿是穴。
2.腰夹脊穴
【标准定位】夹脊穴位于后腰,距后中线0.5寸,第一胸椎棘突下侧至第五腰椎一侧有17个穴位。
【快速找穴】自拟门至腰阳门1.5寸区域两侧开放。
3.腰阳关
【标准定位】腰部,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凹陷处。在生命之门下方2英寸处。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痛、类风湿、脊髓灰质炎和盆腔炎。
4.成府穴
【标准定位】足太阳膀胱经穴。大腿后部,臀下条纹的中点。
【适应症】通便消痔,舒筋活络。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下肢瘫痪。
5.银门穴
【标准定位】大腿后侧,支架与委员会连接时,支架低6英寸。
【适应症】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6.卫中穴
/>【标准定位】位于腘窝横纹正中。
【主治疾病】腰背疼痛,下肢痿痹,转筋等。
7、环跳穴
【标准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主治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
灸法
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每日一次,每次每穴15-20分钟,腰部灸或局部疼痛部位延长至30分钟为宜。7日一个疗程。中间间隔2-3天。女性经期停。
腰间盘突出的表现
1、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时出现。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后刺激了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所产生。疼痛部位较深,难以定位,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先有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传电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
3、麻木及感觉异常:腰椎间盘突出后,可造成神经根接触区域的局部性压迫和牵扯性压迫,使神经根本身的纤维和血管受压而导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出现疼痛、麻木等异常感觉。
4、肌肉瘫痪: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时间较长者,可造成神经根缺血缺氧变性而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腰4、5椎间盘突出,可引起腰5神经根麻痹所致胫前肌、腓骨长短肌、伸拇长肌和伸趾肌瘫痪。腰5骶1椎间盘突出后,骶1神经根受累麻痹而出现小腿三头肌瘫痪。
5、间歇性跛行:由于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的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和缺血,当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充血,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扩张,同时也加重了神经根的压迫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及疼痛。
6、脊柱姿势改变:腰椎间盘突出后约有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侧凸,多数凸向患侧,少数凸向健侧,主要视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侧弯能使神经根松弛,减轻疼痛。如果突出物在神经根前外侧时,脊柱则凸向患侧。突出物在神经根内侧时,脊柱则凸向健侧。侧弯是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压迫的一种保护性措施。
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措施
1、减轻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
2、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要有规律,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心情愉快。
3、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要注意持之以恒。
4、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病人应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
5、禁烟酒,忌食肥甘厚味,苦寒生冷食品,多食滋补肝肾的食物如动物肝、肾,羊肉、大枣等。
如何预防腰间盘突出
1、饮食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
2、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不宜久坐久站,剧烈体力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
3、卧床休息,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4、避寒保暖。
5、腰椎间盘突出是运动系统疾病,预防原则要求减少运动,放松休息。
6、平时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椎稳定性。
7、在此,推荐一套简单易学的腰背肌锻炼操:
7.1、仰卧,两腿伸直轮流抬起,动作轻松稍快,以不引起疼痛为度,连做8-10次。
7.2、仰卧、屈膝、大腿贴腹,两手抱膝、腰背贴床,使腰肌和下背部肌肉放松,然后分开两手,两腿伸直,连做3-5次。
7.3、仰卧起坐,若起坐动作困难,可用两手扶床协助,坐起后身体不可前屈,连做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