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按揭贷款并不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产品,而是进口产品,是房地产的衍生品。1998年房改,商品房踏上征程,随着房地产的兴起,引入了抵押贷款,其本质是一种信用贷款。众所周知,普通人去银行申请贷款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任何实物资产,银行绝对不会这么轻易给你钱。但是抵押贷款是可以做的,买房的人可以在没有任何资产的情况下从银行取钱,这就是抵押先于信用关系的效果。
在办理按揭贷款的过程中,有几对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按揭贷款的时机(也就是一年中买房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按揭利率的选择(银行不是开发商说不能选的,而且他们有招数)、按揭贷款方式的选择(本金和利息还是本金,这里60%的人赔钱)、按揭贷款期限的选择(这里50%的人赔钱)。一篇文章介绍不了那么多内容,那我们就来说说如何在选择贷款期限时最省钱。抵押期限“越长越好还是越短越好”?一位辞职的银行经理透露:不要白扔钱。
一、我们先通过字面含义,对比下银行给出的10年和30年贷款期限的成本差距。
1.贷款本金为人民币100万元。通过等额本息,贷款利率为4.9,期限为10年。本金、利息和每月付款如下:
2.本金仍为100万元,贷款期限为30年,利率仍为4.9%。具体详情如下:
可见,一套房子贷款30年的总利息远远超过一套房子贷款10年的利息,这也是父母总是不愿意我们借钱买房的主要原因,因为光是利息成本就很高,有房贷生活的压力也不小。30年总利息比10年高70多万元。
二、选择10年真的就比30年要划算吗?
不一定,没人知道30年后钱会不会不值钱。因此,要综合评价这两种贷款期限的优劣,还应参考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
我国的M2增长情况与货币贬值速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国家的价格迅速上涨,这是有目共睹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基础设施和房地产。这种发展模式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所以,过去10年,中国M2的增速远远大于GDP的增速,两者的关系就像超市一样。
entity-word" data-gid="13024133" qid="6595553348131230980" mention-index="3">M2是所有的钱,GDP就是超市里所有的货物。双方需要在一个平衡线上共同增长才行。
所以过去十几年,商品价格一直表现出平稳上涨态势,原来一个鸡蛋1毛钱,现在一个鸡蛋要1.5元,上涨了接近15倍左右。用另一种说法就是,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那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钱的贬值速度有多快呢?根据统计局数据,22年来商品价格水平上涨达到了原来的1.88倍!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年涨幅是2.9%。(很多小伙伴表示不可信,我们看另外一组数据)。
2017年国家广义货币增速为8.2%,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当年我国GDP增长率大约是6.9%,按照这个比例来算的话,在2017年我国的实际通-胀率是1.3%。这还仅仅是一年的而已,如果把过去的22年的所有通Z率加起来,那么当下实际的价格应该是1995年的5.44倍,也就是说每年上涨8%左右。

看到这里,你应该清楚了吧,俩数据,一个是增速2.9%,一个是增速8%,哪个更可信?拍拍脑袋估计都知道,我们暂且取一个平均值(2.9%+8%)/2=5.45%(估计还算低了)。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价格是按照这个比例上浮的,如果你手头上的钱没按照这个速度增值的话,那就是亏本了。
那么,贷款利率是多少呢?如果低于5.45%这个指标的话,那你就是赚的,因为100元放在你的手上,如果白放一年不升值的话,就损失掉了5.45元。但是如果你通过贷款方式向银行贷了100元,并且偿还的利息少于5.45元(例如你一年还了银行4.9元利息),其实相当于你赚了0.55元。
看到这里,你还认为贷款10年就比30年还划算吗?

三、举个例子。
下边是一份来自1989年2月份的报纸:
报纸上赫然写到“房价猛涨,百姓望楼兴叹”,上海市推出的11000多套住房,到现在为止成交量不足1/10,主要原因就是房价太高了,导致大家都买不起房子。现在的房价已经到了2300元/平米,北京的房价也涨到了1600元/平米,一套两居室的小房子,至少需要6万元以上,一位大学生节衣缩食能省下50元/月,需要花上100年才能买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但是,如果这位大学生在当时咬咬牙买套6万元房子,贷款30年,月供60元。在当时60元几乎占到月薪的80%比重,但是30年后的2019年,这位大学生依然在偿还60元巨款。虽然依然是60元,但岁月早已带走了大部分的价值,现在的60元连一顿好饭都吃不上。
房贷期限“短期好”还是“长期好”银行经理:选择已变,别白送钱。这样讲,相信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