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1一3岁托儿所收费标准 0到3岁托儿所品牌加盟

快乐陪伴创始人廖

文字|铅笔路记者郝桃蕊

导言:

“在感情方面,愉悦和陪伴可以满足我的理想。在商业模式上,不仅颠覆传统,而且试错成本低。”中国巴西人廖说。

2015年夏天,山姆想起了美国比较成熟的办公室日托模式,也就是办公楼里的托儿所,决定在中国付诸实践。

之后,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准备和梳理商业模式:通过与联合办公空间的合作,打通了育儿、亲子课程、衍生产品等环节。父母可以在孩子上班的时候,在办公场所照顾孩子,让孩子接受相关的游戏、课程等教育,下班后可以带走,闲暇时可以去参观。

今年2月,裴乐第一间教室正式开学,月成本不到4万元,当月达到收支平衡,次月开始盈利。

目前,裴乐已有15名儿童入园看护,开园第一个月流水4.6万元。

注:缪廖承诺文中数据正确,并对其真实性负责。铅笔轨道支持录音和速记,以证明内容的客观性。

规模困境促进转型

一个周末的下午,阳光温暖地照在绿草上。在公园里,小男孩停下自行车,叫他爸爸去踢足球。不远处,他的母亲坐在午餐篮旁,对着这对父子微笑。

足球滚动,你来了又走,笑啊笑。这是山姆最难忘的童年场景,也是他创立音乐公司的感受。“我希望孩子和父母之间能有更多的亲子互动。”

萨姆出生在巴西。在北京大学读完本科后,他获得了杜克大学的法律硕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华尔街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在资本市场工作。

在高薪工作了一年半之后,山姆开始有些不满意。“华尔街的工资还没说,但我心里有一个更公平的世界,希望能实现。”

他想做一份至少能影响一群人的事业。

山姆记得他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在学校里办了一个少儿剑道班。从此,他意识到教育不仅有社会效益,还有商业价值。

他决心在教育方面取得一些成就。于是在2013年,山姆回到北京探索具体方向。

讲座结束后,他遇到了邱曼轩,——,朝阳教委感官教育特聘专家,主要从事教师培训工作。邱持有一套完整的体能评价体系(身体对生活、工作、运动和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可以通过游戏过程判断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体的教育方案。

随着相互了解的加深,山姆向邱提出合作创业,为孩子提供高端定制教育服务。他们从咨询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直营机构,开始在全国推广品牌加盟。

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山姆发现了模型的不足。不仅定制服务本身无法完成模式复制,在突发情况的风险控制上也处于劣势:由于租金高昂,机构不得不扩大场地、拓宽招生来源、分批出售课程,“就像健身房一样”。

规模发展非常困难。但山姆期望完成的是系统地改变一群人,“真正影响成千上万的家庭”。现有的商业模式显然无法承载他的理想。

享受团队组织的沙龙活动

>

2015年夏,一架从西安飞往北京的飞机上,Sam苦于业务规模化困境,便和同行的Lilian聊起此事。


Lilian是哥伦比亚大学教学设计硕士,和Sam一样,有美国留学的经验。二人谈着谈着,说到了美国的办公楼DayCare(日托)服务模式。家长可在上班时将孩子带到办公楼,并托育在教育机构设立的专业场所,接受相关的游戏、课程等教育,下班后即可带走,闲暇时还能过去看看。


如此,一方面孩子可获得专业教育机构的帮助,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家长不但省去请保姆、参加社区日托幼儿园的高昂费用,还能随时了解孩子的表现,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Sam想,中国类似的需求更大,为什么不能在中国落地推广?


飞机降落后,他直接跑去嘉里中心询问房租地价。结果却很尴尬,每天租金20多元/平米,“没有一个幼儿教育机构兜得住这样的费用”。


既然传统的租房、装修、招生、售课的模式无法适用,他转变思路,想从联合办公空间切入。


首先,联合办公空间本身就是通过空间利用而盈利的机构;其次,从其经营角度而言,多样化的福利更有利于创业者入驻;再者,这样的机构在支付手段上比较健全。


于是,他开始收缩并逐步暂停原有业务,为启动乐陪项目做准备。


构建单店模型


2016年春节后,Sam着手调研北京的多个联合办公空间。


经过几个月的观察,他总结出选址模型:一个有350个工位的联合办公空间里,约有20~30名0~6岁儿童,足以支撑小型教室的运营。


9月,Sam与梦想加联合办公空间达成合作意向。此外,他还针对场地、规模等条件,建立起3种大小不等的教室模型:


20172月,乐陪首个教室开业,当月即达收支平衡。“还没开业时,空间里就有一堆人在问了。”


教室位于联合办公空间内,面积约50平米,可容纳10~15名儿童,配备2~3名老师、一位阿姨以及一位保健医生。其装修标准由乐陪制定,并交由梦想加负责实施。室内有蹦床、涂鸦墙、图书角、玩具区、午睡床、手工桌、多媒体等设施。教室每月总成本低于4万元,其中,房租费用为2万元,人力成本为1.5万元。


从开业的第二个月起,乐陪开始盈利。乐陪以点数作为付费单位,2个点数相当于3小时托育时长。在实际销售中,项目按照托育时长和模式区分不同价位,并面向企业和个人推出不同的收费标准,点数的使用期限为1个月。其中,最便宜的是388元6个点数的价位,家长购买后,可将孩子在乐陪托育9个小时。


◆ 乐陪的首个教室。除圆角装修设计外,其木质床铺均被团队用细砂纸打磨过,并在连接处用胶带进行包裹。


Sam算了一笔账。一个月收入3万元左右的双职工家庭,如果选择请保姆在家照顾孩子,每月要花费7000元以上。即便不请保姆,选择由爷爷奶奶代为看顾,房租成本也会上升3000元左右。同时,每个月在早教课程上的开销也需3000元左右。


他们如果购买乐陪5888元版本,除每周工作日早八点至晚七点可将孩子就近托育外,还可获得专业教育机构的早教课程。即使当月点数消耗不完,家长也可将其兑换为线上课程、母婴产品等。


其中,乐陪课程由团队内部专人设计,同时还利用了Sam上一次教育创业所积累的资源。


早教课程以量化测评的形式记录儿童的表现,并对比世界卫生组织的成长指标,提供针对性培养。比如,儿童可连续跳蹦床50下,团队会根据其年龄、发育情况等,判断其体适能指标,并进行培养辅导。


而线上课程主要针对父母。课程时长在6~10分钟左右,每集课程针对一个知识点,以“讲解+案例”的形式阐述。“现有很多育儿知识是不专业的,”Sam举例道,“为什么家长不能打骂孩子?心灵创伤不足以说服父母,更有力的解释是:人的智商与大脑神经连接数呈正相关,而打骂行为由于对大脑造成毒性刺激(Toxic Stress),会直接导致神经连接数减少,从而降低儿童的智商。”


Sam由此总结出单店模型,并准备开始规模化推广。


据他介绍,乐陪的核心团队成员均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4位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5人有教育学背景或教育从业经历。另外,乐陪还独家聘请邱曼轩为首席教育顾问。


“这是我们核心壁垒的一部分。”Sam说道。他在过去的教育创业过程中,积累了不少专家资源,因此,乐陪除了有课程研发能力外,还可从台湾、各教育学院对接早教资源。


◆ 乐陪将于5月7日举办的合作活动


此外,乐陪还与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伴随成长专项基金达成合作,并将于57日正式授权挂牌。基金会将在乐陪教室设立儿童实训基地,企业与个人可通过公益捐款,获得实训资格。


据悉,乐陪将于本月拓展5家分店,其B端服务包也将于月底前后完成标准化,并已有央企咨询合作意向。


目前,乐陪有15名儿童入园托育,朝外MEN店开业首月流水4.6万元,次月即产生盈利。


项目现正寻求300万元~5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主要用于拓店。


/The End/


编辑 邱晓雅 校对 毛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