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消费者爆料称,端午假期期间,国内高铁站、热门景区租用的充电宝一般收费1小时6元。近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走访北京部分商业区,发现1元、4元/小时每15分钟共享充电宝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在一些特殊场景,则涨到6元/小时。有消费者惊呼,“上次收费才1-2元/小时,怎么涨这么多!”
有女网友发微博说:“在机场租充电宝半小时5块钱的费用,教会了我很多。现在出门不带口红,就带个充电宝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潘鹤林在接受北青-北京头条记者采访时表示,共享充电宝市场本质上已经饱和,未来是一场股票游戏。通过提高小时租金来提高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利润水平是不可持续的,价格超过10元/小时需求就会退潮。
调查
京城知名商圈充电宝密集扎堆
4元/小时已经成为常态个别地点涨至6元/小时
北
清京记者在西单、三里屯、大王路合生汇等商圈发现,共享充电宝随处可见,怪兽充电、街电、Calling、小电、美团的柜机交换都非常方便。定价方式和价格略有不同。4元/小时的出租价已经成为常态,有的地方已经涨到了6元/小时。
运营共享充电宝的企业客服人员解释,充电宝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收费规则,按扫码显示的价格收费。
西单拉斐特商场一进门,上午10: 00开门,服务台后面有三个美团充电宝柜台,扫码显示定价规则为2元/30分钟,即4元/小时,每24小时封顶30元;大楼二楼的收银台也设有美团充电宝;充电柜,一个庞然大物,放在一楼中书阁,价格4元/小时。
西单商场、君泰百货、西单欢乐城等商圈共享收费宝藏,个别租赁点的小时收费甚至高达6元。君泰百货三楼摆放的怪兽充电显示器3分钟内免费,2元/30分钟,24小时28元封顶;西单商场地下一层,美团在真功夫餐厅的收费规则为前5分钟免费,1.5元/30分钟,20元每24小时封顶;旁边还有一家餐厅十三烧烤馆,收费规则是前2分钟免费,4元/小时,每24小时封顶20元。大望路合生汇6楼美团收费定价方式,前5分钟免费,1.5元/30分钟。
在北京R&F广场购物中心,美团充电和街电共享充电宝设备,其中美团共享充电宝的充电规则为前5分钟免费,3元/30分钟,相当于6元/小时,每24小时封顶20元。
吐糟
网友:出门不带口红也要带上充电宝
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共享充电宝涨到6元/小时。有消费者惊呼,“上次收费才1-2元/小时,怎么涨这么多!上次在上海迪士尼租了充电宝。一小时6元有点贵。我买了10次全新的充电宝。”
有女网友发微博说:“在机场租充电宝半小时5块钱的费用,教会了我很多。现在出门不带口红,带个充电宝就行了!
”消费者王女士告诉记者,中午吃饭时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机没充满电只剩20%电量,原本以为共享充电宝价格很便宜,第一次使用就“惊到了”,充满电大概需要2小时,花了8元钱。她自家的电动汽车慢充10小时才要30元。
解释
共享充电宝商家:和商户逐一洽谈定价 不存在垄断

几家共享充电宝厂商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表示,“共享充电宝企业启动新一轮集体涨价”这类说法并不准确,收费没有统一标准,不同区域、不同场景、不同商家门店有不同的运营策略,商家需求不一样,运维成本也不一样,收费标准也会不一致。共享充电宝每个点位共享充电宝的定价都是和商户逐一洽谈的,甚至同一条商场、不同商户的价格都会有所区别。
业内人士介绍,过去,共享充电宝涨价主要推动者是平台;现在,随着共享充电宝定价机制变化,店铺也有了一定的定价权。例如,如果商家要求更高的分成,共享充电宝后台对免费时长和收费价格等进行调整。
以中国最大的移动设备收费服务提供商怪兽充电为例,该公司占据共享充电行业34.4%市场份额,位居第一,2020年累计注册用户2.19亿,同比增长47%。
怪兽充电招股书显示,2020年,其向合作商家支付费用(佣金、入场费)占当期移动设备充电业务收入的58.1%。怪兽充电2019年营收20.22亿,2020年营收28.09亿,同比增加38.9%,不过经调整净利润由2019年的2.07亿变为1.13亿。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一方面共享充电宝的成本居高不下,共享充电宝对站点位置要求较高,站点多设置在大型购物中心、餐饮娱乐场所以及医院、火车站等人流量较大、停留期超过1小时的场所。共享充电宝站点设置需要向商户缴纳一定的入场费,同时站点产生的收入还要与商户分成约50%,运营成本不断上升。
另一方面,共享充电宝的收入方面堪忧,现在涨价幅度过大还会导致用户倾向于自带充电宝或者降低租赁时间,因此共享充电宝公司无法无限制的将运营成本转嫁到租赁费用上,导致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困难,净利润率偏低。
观点
专家:本质上共享充电宝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有机构测算,2020年全国在线共享充电宝设备量已超过440万,用户规模超过2亿人。今年以来,“共享充电宝”不断传来涨价的消息,从1元/小时涨到6元/小时,甚至有些景区已经涨到10元/小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接受北青-北京头条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质上共享充电宝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靠小时租金涨价提高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盈利水平不可持续,定价10元/小时以上会使得需求退潮。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我们想请问下“共享充电宝”是如何定价的?什么原因推动“共享充电宝”涨价?这种定价机制是否合理和可持续?
盘和林:共享充电宝涨价是共享充电宝企业急于在IPO之前证明自身的盈利能力,另外,共享充电宝参与各方普遍认为培养用户习惯的过程已经结束,用户已经对共享充电宝产生了使用依赖,此时提高收费,在增加利润的同时不会影响到用户数量。
这种电价机制不合理,但可持续。不合理是因为充电宝单价很低,租金过高的情况下影响使用频次,不能光看热点区域的充电宝需求,大量长尾场景下充电宝会被闲置。可持续是因为现阶段用户对共享充电宝的依赖性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出门不带充电宝的用户习惯已经形成,说白了,顾客怕麻烦可能使得共享充电宝的模式得以持续。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通常使用“共享充电宝”的用户都是“刚需”,很显然用一次充电宝6元/小时的价格超过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您认为共享充电宝市场有可能因为更多的企业入市带来降价吗?
盘和林:本质上共享充电宝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线下的店铺很多都配备了共享充电宝,未来是个存量博弈,所以投资人关注的焦点不是共享充电宝单个业务,而是共享充电宝能否通过其他领域,来实现流量变现,提高用户粘性。预期投资人还会进入共享充电宝行业,但主要投向在二级市场。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能否预测下,“共享充电宝”价格走向?
盘和林:共享充电宝面对的是刚需,但10元以上会使得需求退潮,个人认为共享充电宝应该在未来达成价格平衡,大约在5-10元/小时之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