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雅图/网络来源:中国教师研学旅行特刊
北京市第十一学校龙跃实验中学在传统的每个学期都削减了两周的小学时间。在小学,学校为学生安排了为期一周的游学课程。所谓游学,就是边旅行边学习、边研究,“旅行”与“学习”密切相关、深度融合。不同的游学资源与不同学科的内容相关:
比如在南京读书的时候,融入了相应的历史、政治等内容;
在Xi安读书时,我融入了相应的历史、地理、生物等内容;
我在绍兴读书的时候,主要融入了语文科目的内容。
初中生物很大一部分与自然环境、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单纯依靠课堂上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很难给学生带来深刻的认知体验。
研究活动的最大价值在于其实施的空间不在课堂,而在真实的情境中。
情境教学专家李吉林老师曾说过:“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情境,最终应用于情境”。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生物知识,我校生物组以初中生物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地游学资源,设计开发了一系列研究性学习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尝试以类似科研的方式积极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能力。
一.生态学研究课题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关系的领域。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编写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都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生物圈中的人要对生物圈负责,我们设计了以下题目(表1):
表1生态研究主题
第二,动植物观察类课题
动植物分类知识是生物学中传统而经典的内容,在整个生物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学生了解生物圈生物的多样性铺平了道路,进而形成“生物进化适应观”,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的重要知识载体。学生要想学习相对复杂的动植物分类知识,平时要有意识地观察动植物,积累和丰富动植物的观察实例。游学使学生离开熟悉的生活场所,进入陌生的地理环境,同时周围的动植物也会发生变化,这正好为学生观察动植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以下研究主题(表2):
表2动植物观察主题
三、生物技术行业话题
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政治经济学博士潘爱华预测,2020年世界将进入生物经济时代。可以说,在不久的将来,生物技术产业经济将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例子,比如食品工业带来的各种美味发酵技术,生物医药行业的胰岛素合成和抗生素生产技术,以及为农业服务的基因育种技术。结合研究场所的生物产业资源,我们设计了以下课题(表3):
p style="font-size:15px;">表3生物技术产业类课题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是:确定研究课题;搜集资料,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撰写研究报告。由于初中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需要教师在各环节上分别给予指导。

研究课题主要由学科教师开发后公布在学校的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也可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经与学科教师讨论确认其可行性后正式开题。
在游学活动实施的前一个月,开发课题的各学科教师会先后开设讲座,为选择相应游学课题的学生进行辅导。如生物组开设讲座《告别花痴一春日识花指南》,为学生进行植物分类、检索相关知识与方法的介绍。此外,本校游学项目组自编《游学课程指导手册》,包含对各游学地点的自然、文化、历史等资源的介绍:如《个园》一节,对竹亚科植物进行了简介,并为学生列出了个园竹子品种的名录;《瘦西湖》一节,对瘦西湖主要观赏类植物进行了介绍。
游学活动中,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相应课题的学习与研究。游学活动结束后,学生要提交课题成果,并在班级进行交流与分享,对研究成果进行巩固与反思。
由于有课题研究的任务,一周的游学活动对学生来说是忙碌而充实的。游学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思维得到了启迪、能力得到了锻炼。尽管很多时候,学生的课题成果并不尽如人意,但重要的是学生在课题的学习中已经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除自己所选课题的学习与研究,学生在游学过程中根据所见所闻还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激发了他们课内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是学生下一次游学活动的课题重要来源之一。
版权归作者所有,研学头条整理
作者: 林亚,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文章来源于中国教师研学旅行特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