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香包刺绣,山西香包代加工

(通讯员田华许梁文)金秋时节,陇原大地秋高气爽,瓜果繁多,耀眼芬芳。在红色革命根据地南梁镇——政府会议室,在县妇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由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左焕荣、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刘茜娥,借助2017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华池县南梁、山庄、柔源三乡镇示范项目,组织开展的残疾人、妇女红色旅游产品技能培训活动,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开展。左老师和刘老师非常感兴趣,耐心细致地给他们展示,手把手地教他们.直到每个学生都学会如何理解他们,他们才会放下心来。他们不仅教每个学生学习刺绣、丝巾、编织(拖鞋、棒针)、挂花等各种文化产品,还免费给每个学生发放10元的午餐津贴和崭新华丽的床上用品——新床单,让学生们个个开心不已,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温暖愉悦的笑容.

自2017年起,左焕荣先后赴仙胜乡、社舍乡、彭源镇、南街办事处、后官寨镇、南左村等地培训学员13期,650人次。无论她走到哪里,都受到当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说起左焕荣的刺绣技艺,也可以归功于她从小勤奋学习,刻苦练习。1961年6月,左焕荣出生在小金镇王米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为勤奋好学,勤奋认真,加上母亲的长期指导,她进步很快。十五六岁的她是村里有名的刺绣铰链花童。1979年正月经人介绍,她和新郎白若飞一起嫁给了后官寨镇南佐村的白庄组,在日出日落的乡村过着幸福的小家庭生活。转眼就到了1980年,农田分户,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因为家里又瘦又穷,生活贫困,没有收入来源,夫妻俩商量后决定丈夫出去打工挣钱。她用刺绣的技巧制作香包来补充家庭的零用。万事开头难。起初人们对香包刺绣行业的民间工艺产品并不了解和接受,只是遇到了后官寨镇文化站举办香包民俗文化产品展。左焕荣带着自己绣的《牧童骑牛》 《如意挂件》、《龙凤呈祥》等几件心爱的作品去参展。结果,这两部作品被选中并获得了一等奖。这为她长期从事香包绣花针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激励着她奋进。

次年初春,她精心绣制《喜福娃》 《十二相》和《龙凤挂灯》,以及各种民间刺绣件、吊坠等精美作品。2001年6月,“西峰区首届端午包厢民俗文化节”和后来的“中国(庆阳)端午包厢民俗文化节”,她的作品和艺术大师马秀荣的作品不仅受到省、省、市的影响。20年来,她的规模、厂房、车间、学员、影响力,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冰冷压抑到不断甚至无止境的客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年来,由于她吃苦耐劳的勇气、强烈的上进心、敏捷的双手和辛勤的工作,以及她过人的智慧、理解力、好客和平易近人的性格,在她的带动和支持下,不仅有刘茜娥、马小蓉、田巧兰、马丽萍等40多位来自家乡和乡村的妇女,长期来到她所在的香囊绣坊学习技艺。就连王娜、白慧萍、李彩玲等120多名贫困妇女,以及镇远、环县、长武、泾川、宝鸡、天水、陕北、银川等其他县、省的袁丹丹、孙永新等36名残疾少年,都克服了路途遥远、大脑反应慢、手脚不灵活等诸多困难因素,来找她学习。

习香包刺绣技艺,好为她们以后自己的人生道路寻找一条脱贫致富的生活路子。


面对这些单纯、幼稚、童真,又天生可爱的一个个都企盼着尽快学成技艺的身残志坚的残疾幼童,左焕茸格外的特意照顾她们,常常给她们“开小灶”,吃“偏心饭”,尤其是个别有智障的小学员在她耐心细致的教课后,还是不那么理解和画不来图样时,她就和蔼可亲地一遍两遍甚至三遍五遍、不厌其烦的手把手地给示范、讲解,直至彻底学懂弄通并且会画图样后,她才惬意的离开。近年来,经她扶持和带动的残疾幼童学员中,天生聪明伶俐、平时勤学苦练、肯下工夫、勇于吃苦的袁丹丹学员进步很快,她现在已经能在限定的时段里独自完成诸如《喜娃闹春》《花开富贵》等相对来说难度较大的精品香包刺绣作品了,2016年香包节会上,她独创设计并且一个人完成的精品香包——《金猴闹春乐陇原》不仅得到了众多客商们的青睐,而且还荣获了香包节组委会颁发的二等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的辛勤汗水和心血终于换来了今日丰硕的成果和应得的回报。20多年来,她销售的各种品牌的香包产品多达30多万件,总价值超过110多万元。不仅销往兰州、西安、银川、重庆、广州、深圳、天津、上海、石家庄、北京、三亚、桂林、长沙等国内大中城市,而且还销往韩国、日本、菲律宾、加拿大、港、澳、新、马、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她家由原来的贫困户变成了现在全村的富裕户。她富裕了不忘乡亲们,她常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啊!”据统计:这多年来,她先后扶持和带动本村及周边外省、县、乡、村的90多户160多名妇女和近40名残疾人学员们都不同程度地先后走上了富裕之路,分别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每人每年平均收入6800余元,个别好的在一万多元以上,累计达到20多万元。白庄组妇女刘喜娥起初家庭贫困拮据,近年来,在左焕茸的大力帮助、带动和支持下,由贫困户一跃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冒尖户,年仅香包一项收入就达到二万余元,如今家庭不仅盖起了一砖到顶的新农村式的四合头院新瓦房,而且还办起了香包刺绣加工基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左焕茸也先后被国家、省、市、区、乡党政部门和各级妇联组织评选为“三八红旗手”和“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庆阳市政协委员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等光荣称号,多次受到上级组织的表彰奖励。现在,她正在率领她公司的姐妹们精心、认真的制作《大唐迎佛图》《陇东风情》和长达25米长的巨幅长卷——《丝绸之路》,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和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及2017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献上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