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草根名人创业成功案例 创业有方才成功

在90后浮于风口浪尖、90后登上历史舞台的当下,80后越来越少被提及,偶尔提及也被贴上中年“油腻”的标签。如今,1989年出生的最年轻的“80后”已经29岁了,已经进入“跑三”行列。在有老人要照顾,有小孩要照顾,事业需要尽力,心理需要调整,到处都需要钱的阶段,正是人生在艰难的攀登阶段。以下三个故事可能对你80后的财富增长有所帮助。

“80后”女汉子创业 千亩“荒地”变示范“家庭农场”

在四川资阳安岳县镇子镇观塘村的山坡上,在几百亩的山坡上,纽荷尔脐橙和卡拉卡红肉脐橙的果树整齐有序地排列着,一只只野鸡在森林里欢快地奔跑着。这是饶在安岳县的四季红家庭农场。

六年前,饶放弃了城市医院的轻松工作,在家乡当起了农民,成为了村民眼中的“另类”。创业初期很难,饶春梅也不例外。2012年3月至今,她用自己70万元、80万元的积蓄,承包了安岳县镇子镇观塘村220亩“荒地”、90亩林权地,种植了纽荷尔、卡拉卡红肉新品种脐橙。

刚开始辞职时,她对果树栽培技术几乎一无所知,认为农业是低门槛行业。当她一头扎进乡村时,她意识到低门槛似乎让自己几乎崩溃。

更严重的是,2015年,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资本被打破,这让这个有创业梦想的彝族女孩一度进入人生低谷。她不得不含着泪卖掉了城里的房子,一家五口搬到了乡下一个简陋的房子里。

这些挫折都没有。这个“80后”女人是不是付出就有回报?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培训,饶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和种植经验,农场逐步发展壮大。近两年,流转土地已达1130亩。采用“坡上种果、林下养鸡”的立体种养模式,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每年出栏5000余只野鸡。2017年,园内果树第一次结果,每公斤卖到了15元左右。目前阿里巴巴、万达等知名商家都在求货源,园内水果供不应求。与此同时,森林中饲养的野鸡在多年前被卷走,在一家大型超市出售。一个只能买几百元。

如今,饶不仅通过创业实现了财务自由,还成为了知名的创业致富能手。荣获“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市级、县级妇女在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县级优秀家庭农场”等荣誉。

“牧羊女”不平凡的财富逆转人生

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孩。1982年,她结婚来到仓山乡彭家桥村七组。那时,家庭条件很差,他们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改变现状,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创业,搞农业。

动手吧。1993年,在耐心说服家人后,唐去亲戚朋友那里借了“启动资金”,从外地买了7只小黑山羊,在家里开始小规模养殖。白天喂羊、供水、扫栅栏、观察和喂药,晚上看书学习知识和技术。这些事情每天都在重复。当时,村民称她为“牧羊女”。

通过不断的探索,唐的养羊技术逐渐完善,总结出一套饲养黑山羊的方法。她养的羊肉质好,营养极其丰富,尤其是她的养殖技术,羊草食营养的饲养方案是山地

羊摄取多种所需能源,加之圈养与放养相结合,使得山羊长势旺,繁殖能力快,几年下来,她的羊群由200只发展到500只,名气越来越大,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6年,眼看自己的黑山羊事业发展越来越好,唐佳艳便成立了伟艳黑山羊养殖场。带着自己的养殖团队,她将以前的各类山羊品种优中择优,并进行改良换代,培育出了优良的黑山羊品种和黄羊品种,命名为“伟艳黑山羊”和“湘宴黄羊”,成为了湖南省特有的山羊系列。


如今,唐佳艳养殖的黑山羊走进了全国11个省市、29个地州市,共212个区县市。她的生态养殖技术和成果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中央党校教授和国内10多家知名企业、公司的负责人来到她的养殖基地调查研究和考察指导。她也通过自己的勤奋实干,开启了人生逆袭的财富之路。


贝壳淘金,农村小伙轻松赚千万



周益华出生在广东省清远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7岁的周益华中专毕业了。然而,他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时处处碰壁。几经周折,才在广州市番禺区东莞市虎门镇一家新开业的食品公司跑业务。


有一次,公司派他到海南出差,偶然去海边游玩时,周益华发现那里有很多奇形怪状的贝壳很是可爱。出于喜欢,他就随便捡了十几个带回去。回到办公室,几个要好的同事听说是捡来的,一拥而上,把周益华办公桌上的十几个贝壳一抢而光。


于是,周益华发现了商机,辞职来到海南,花500元请当地的两位老人给他捡了2000多只形状各异的贝壳。回到东莞的当天晚上,周益华就拿着一部分清洗好的贝壳闹市摆了一个地摊。谁知仅一个晚上,周益华就以3元至5元的价格卖出了100多只贝壳,赚了300多元。


普通的贝壳卖不上价,跟随模仿者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周益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冥思苦想了三天,终于他想到了用刀片把贝壳修成动物或花鸟的形状,有的还在上面刻上字,用油漆印上。通过反复实验,周益华在普通的贝壳上刻上了友谊天长地久、一生永恒、Iloveyou等多种代表友谊、爱情的字样,还设计出了情侣贝壳、爱心贝壳等多种款式。仅此一项,就为他带来了每月1万多元的收入。


后来,周益华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小本经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大商场的柜台租金又高,为何不在人流量大的商场超市外面租块场地,以摆摊的方式卖贝壳。这样只须交给商场超市一点租金,不需要办理营业执照,更不用交税。主意打定后,周益华很快在东莞市厚街镇的茂升商场前租了一个场地,摆起了贝壳摊位。由于借助了商场巨大的客流量,周益华第一天就进帐 800多元,而且还和当地的一家礼品公司签订了合同,每个月从周益华那里进50个成形贝壳制品。


经过几年的奋斗,时至今日,周益华已设计出了成型贝壳制品、风铃贝壳、挂链贝壳等近10个大系的50多个品种。他的流动贝壳工艺品店已涉足深圳、东莞、佛山等广东各大城市的万联百货、民乐福商场、国惠康商场等30多个很有名气的商场超市。靠卖贝壳周益华不但在家乡买了房,还拥有了千万的财产,周益华已成了远近闻名的“贝壳大王”。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于希望创业的人们来说,是很好的机会。以上三个农村朋友创业的故事,也说明了即使不在城市,只要用心观察生活,也能寻得商机,只要肯努力拼搏,也能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