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秋天,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的启动仪式在深圳五洲大酒店举行。今天,2019年10月23日,将是十年。
随后的几天,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上市,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锣鼓声响彻深交所大楼。全天,“28星”录得平均涨幅106.23%,最大涨幅209.73%,创业板一战成名。
当时,无数人欢欣鼓舞地称之为“创富板”。没有人知道新板会带来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
第一天成功之后,接下来的十年将是创业板的艰辛,其中有无数次创造财富的故事,也有踩中LeEco、面临退市危险的案例。赔钱,对牛和熊流泪,很尴尬。
(创业板指十年走势图)
近十年来,创业板的诞生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入了无数新鲜血液。我们也一起来看看,普通人正确上车创业板的姿势应该是什么?
01 创业板第一个十年:茁壮成长
2019年金秋,创业板成立十年,a股投资者见证其从28家公司变为775家;它已经从一个市值1000亿元的小板块成长为总市值5.6万亿元。十年内需要十倍多的牛股。创业板开市十年以来,很多股票走出多头多头的走势,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不仅有爱尔眼科、亿维锂能等首批尖子生,还有迈瑞医疗、(当代安普瑞科技有限公司)、文股份等众多优秀公司,见证了无数由此产生的财富故事。
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10月23日,创业板上市的775家公司中,有19家公司上市以来涨幅超过10倍。的大部分是医药、科技和金融服务领域的公司。
自2009年创业板开市以来,关于“一哥”的争议从未停止,来之不易的创业板就是一哥在水中流淌。
数据来源:选择,财经早餐图
首批创业板公司上市当天,乐普医疗市值达到257.4亿元,成为创业板市值最大的公司。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年左右。
2011年以来,创业板连续下跌,乐普医疗的龙头地位被碧水园超越。
在2015年的牛市中,指数疯狂上涨期间,很多公司争夺创业板“一哥”的位置。当年东方财富和乐视都成为创业板市值最高的公司。
2015年11月2日,中国水产养殖龙头——
ck-word">温氏股份上市,它创业板“一哥”地位保持了三年之久。2018年6月11日,中国动力电池独角兽——宁德时代登陆创业板,在连续收获六个涨停板后,市值一举超过温氏股份,成为创业板的第一市值公司。
2018年10月,素有“医械界华为”之称的迈瑞医疗登陆创业板。上市至今,一路上涨超过200%,6月26日收市时,它以1924亿的总市值超越温氏股份。
创业板十周年,曾经的一哥们,大都还在创业板市值TOP5的位置,只是乐视如今已面临退市。

02 创业板第二个十年:任重道远
2009年至2019年,创业板走过了砥砺前行、茁壮成长的十年,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依旧任重道远。
从支持新兴产业,到创新驱动发展,创业板将持续发挥着纽带作用,如何推动创新经济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发展。
从2018年并购重组等政策新一轮放松周期,创业板也不断迎来政策红利。


1)19年年初,《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重点提到“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交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
2)8月18日,发布的深圳先行示范区意见中提到,“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
3)10月18日,放开资产重组的限制,也表明监管将资源配置向高新产业倾斜。
4)10月20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将加快推进创业板注册制改革。
在2018年底的年度策略会上,中信建投丁鲁明当时就把创业板列为2019年最有投资价值的大类资产标志,并且预测了40%的涨幅机会(到目前已经上涨32%,小幅跑赢沪深300)。
丁鲁明认为,通过对康波周期和人口周期的全面类比,中国当前正处于库存周期见底回升和康波萧条周期持续的过程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创业板将开启10年上行周期,年内或将创出新高”。
除了政策红利,如一位少年,接下来的10年,正是创业板10岁-20岁的青年时期。青年时期,创业板孕育成长牛股的机会还有很多:
1、创业板股票的成长性好,未来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创业板因为汇集新兴产业,具有相对更高成长性,发掘戴维斯双击的企业可以带来丰厚回报。虽然短期内估值高于其他宽基指数,但创业板指数的成长性指标——ROE,远高于其他宽基指数。
谷歌、苹果等互联网巨头都是从美国创业板(NASDAQ)培育出来的,国内创业板也有许多科技创新型公司,成长性较强。
2、创业板公司赛道好。长期看,将受益于我国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
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有许多来自信息技术、医疗保健、消费、互联网和传媒行业,而这些行业正是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直接受益者,得到来自政策和市场的多重支撑,发展潜力巨大。

3、创业板块受商誉减值等因素干扰,经过一轮风险释放后,其估值已处于相对低位。

三季报上看,创业板已经扭亏微盈:剔除温氏、乐视、光线传媒后,净利润累计同比1.4%,结束了连续四个季度的累计同比负增长。

03 上车创业板,指数基金的正确姿势?
创业板虽是创新型、成长性公司的“集中营”,同样也是波动性非常大的一个市场。长期以来创业板有着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创业板尤其是科技类公司的选股难度极大,分散风险且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可成为投资创业板的理性选择。
那么创业板相关的指数基金哪只好?
目前跟踪创业板的基金产品,标的指数有三种:创业板指数、创业板50指数、创业蓝筹和创成长Smartβ指数。
总体上看,随着机构投资者入局、外资入局,A股投资风格和习惯在改善,鸡犬升天、炒概念炒壳的时代已过去。创业板投资,也在于精选企业。
创业板指数,这个不是创业板综指,而是精选了流通市值最大、成交最活跃的100只创业板个股。跟踪创业板指的基金最多,且规模最大,其中易方达创业板ETF规模最大,有约230亿规模。

创业板50指数,是则是由规模最大的50只创业板股票组成。目前华安基金的创业板50指数规模为近60亿。

今年,随着ETF的盛行,相较于传统被动投资,更聪明的Smart Beta策略指基进入市场视野。华夏基金与香港锐联财智联手,推出创蓝筹和创成长两只创业板Smart beta策略指数。
创蓝筹指数:更注重盈利能力良好、财务质量稳健、股价波动率较低的上市公司。
创成长指数:更关注成长能力突出、动量效应显著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来看看这4只创业板指数的历史表现:

从长期走势来看,Smart Beta策略超额收益明显,创蓝筹指数,整体表现更为稳健;创成长指数,则在基本面上涨过程中弹性更大。
再说一句,创业板投资,长期来看我们投资的就是企业的成长性,正如消费买龙头没错,但是科技等也买龙头我还是存疑的。
以上,对创业板指数做了梳理,希望下一个创业板的十年,我们能搭上对的高速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