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部队训练标兵发言稿 创业标兵发言稿

陈贤强初入部队时的青春容颜。

陈贤强会坚持在部队学习。

现在陈贤强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在办公室工作。

红网益阳站记者刘慧婷报道

档案:陈贤强1964年出生于湖南益阳资江边的一个小村庄。他18岁参军,在部队待了14年。退伍后,他选择自己创业,从事石膏板生意,创办了金尚天和全屋吊顶。他开始独自在重庆工作,后来回到家乡开了一家公司。他在商业领域努力工作了21年。

全新的白衬衫系在裤子里,下面是一双闪亮的皮鞋。在陈贤强面前,他完全穿成了典型的职场商业精英,看不到哥哥的样子。

事实上,今天这个温文尔雅的商人,确实是一个敢于战斗、敢于冲的血性军人。1984年中越战争期间,20岁的陈先强曾写下一封热情洋溢的战争请柬:“应该上战场,死在冲锋陷阵的路上的人!”

“没有办法比当兵更能磨练人的意志了。没有什么职业能比军人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没有一所学校能比军营更好地培养人。”陈贤强经常用一个将军的话来表达他从军的收获。

在部队,他事事认真不服输

1982年秋,刚满18岁的陈贤强从益阳出发,来到广西参军入伍,面临着人生的困境,内心渴望走出山村。经过三个月的培训,他被分配到广西兴安油库,成为一名厨师。

这样的分配让陈贤江傻了眼。一个永远不会做饭的人负责一个排的日常伙食。从那以后,他开始边学习边住锅碗瓢盆。一年来,他从一个会被骂切菜的厨房新兵,变成了一个会炸油条、会做包子、有自己特长的明星厨师。他用黄色的蔬菜炒大肠,连离炊事班一公里的政府官员都会跑去用碗吃几口。

这一事件极大地触动了陈贤强:“你做事怕认真。认真是一种生活态度。当你专注于同一件事时,你可以努力燃烧自己,迸发出你的价值。”

在接下来的14年军旅生涯中,只要有学习的机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以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姿态奋勇拼搏。

他先是被部队的汽车连选中,成为当时一名时髦的汽车兵。后来,陈贤强通过考试,考入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学习。然后,他获得了汉语言文学和法律双文凭。这些都为他后来的经营策略和思维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商场,他敢打敢冲永不言弃

1996年夏天,陈先强放弃了部队转业安排的稳定工作,回到家乡发展。当他开始做石膏板操作员时,他决定成为他的同事。偏偏当年传出重庆要设立直辖市的消息,于是他选择北上重庆发展。陈贤江只身带着几件衣服和几个石膏样品,像刚入伍的人一样一头扎进了山城。

来到重庆两个多月,陈贤强一直在往前冲,但一无所获,连一块石膏板都卖不出去。看到自己带来的钱快花光了,陈贤强一家人每天就靠着湖南带来的一罐辣椒萝卜拌饭度日,无奈。

但他心里有一团火在燃烧:“你可以再充电了!如何才能成为职业逃兵?我不信我攻不下这个高地!”

“在和平年代,只有商场最像战场,也只有军事精神最像商业精神。只有勇往直前,才有出路和发展。”回顾创业之路,陈先强感慨万千。


凭着一股子执着精神,陈先强下工地,找商场,卯足了劲谈生意。去工地谈生意摔到沟里,石头划破脑袋磕了一脸血,去医院缝了七针,妻子心疼到泪流满面,而他只是擦了擦血,继续行程。


随着深入了解重庆的市场,渐渐地,他发现,在重庆当地的商场都喜欢跟风于百货业的龙头老大——重庆百货商场。陈先强每天花大量时间去商场调查吊顶装修,结果发现用的都是日本进口棉板。


这让陈先强很不服气,明明自己的产品并不差,为什么一定要用日本的呢?在约见负责人却被屡次拒绝的情况下,如当年写下请战书那般,他写了一封挂号信寄给了商场负责人,希望他支持民族企业,并展示了自己产品的质量和可信程度,还承诺了给新开的商场免费装修。


也许是家国情怀产生了共鸣,陈先强终于接到了电话预约,在沟通顺利,达成合作后,走出大楼一刹那,他开始沿着嘉陵江河堤狂奔大喊,我打胜仗啦!


就是在这样一场又一场战斗中,陈先强在重庆的日子有了起色。2002年,因家乡情结陈先强转战湖南,经过十年经营,从门面发展到公司,打造经营团队,锦尚天和成了他的招牌。


谈及这些,一个军人式的微笑浮现在陈先强分外刚毅的脸上,他的脑海里又在酝酿新一轮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