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创新中国银行走进济南,济南中关村协同创新论坛在济南举行。济南与北京中关村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47家企业入驻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目前,济南阿里巴巴、百度、Inspur、中关村等巨头运营的孵化器,都在正轨上。除了载体大、起步晚的中关村信息谷,其他三家孵化器更是爆满。
随着行业巨头纷纷在济南布局孵化器,孵化器为创新创业者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专业化,这不仅改变了济南的创新创业生态,也改变了年轻一代的观念。久而久之,这些龙头企业带动的孵化器很可能为济南培育出新的经济企业甚至独角兽企业。
行业巨头纷纷布局孵化器
目前,产业竞争格局已经从企业间转向产业生态圈,这已经成为共识。即便是阿里巴巴、腾讯、Inspur这样的巨头,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于是,很多龙头企业开始布局孵化器,打造自己的产业生态。
2018年11月23日,阿里巴巴云创新中心(济南高新)基地揭牌。当时基地已经100%落户。园区内创业团队涵盖云计算、AI、智能制造等领域,其中70%为高科技、准高科技企业,海归等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众多。
2019年2月,由高新区管委会和Inspur集团共同成立的济南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开始运营。今年4月,数据应用、数据采集、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28家厂商让载体爆满。
2019年2月,在山东省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济南市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下,济南高新区联合莱芜高新区、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公司共建中心、共建基地。其中,第一个中心是科技创新中心,位于济南高新区药谷;第一个基地是创新示范基地,位于莱芜高新区。
2019年4月18日,百度(济南)创新中心揭牌。当时中心已入驻27家企业,入住率达到95%;共举办了15场研讨会、培训、路演和沙龙。该中心新注册40家公司,完成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申报50余项,1家入驻企业获得1000万元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关村信息谷位于史静东路外,其余三大巨头的载体都聚集在齐鲁软件园附近。其中,阿里巴巴云载体位于新生大厦,Inspur孵化器位于明升大厦,百度创新中心位于奇胜大厦,大家在同一条街上守望相助。目前,齐鲁软件园周边共有各级创意空间22个,孵化器9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个,国家级创意空间9个。齐鲁软件园正在整合资源打造双创街。
各展所长助力创客成长
为了解决Maker前期资金短缺的问题,在政府的支持下,这些孵化器几乎以零成本为Maker入驻。为了帮助Maker尽快成长和发展,孵化器将展示自己的优势。
结合自身优势,Inspur在大数据领域打造了国家级专业创作空间,将Inspur运营的1500家大数据应用企业的所有数据、Inspur自身数据、32个城市的政府脱敏数据全部开放给制作者。
阿里巴巴云整合了全国1000家投融资机构,帮助创造
客获得融资服务。每年,阿里云还联合36氪、创头条举办培训会。每年举办的双创大赛则给企业亮相分享的机会,优异者可以直接获得资金支持。中关村信息谷除了实现国内26个项目的信息资源共享,助推协同发展之外,由于集团总部位于北京,一方面帮助济南对接京津冀,一方面可以帮助创客获得北京的人才、金融等方面资源。
据了解,这几家孵化器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对于孵化器内的优异项目会首先纳入麾下,成为自己的供应商。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创业团队而言,可以通过巨头的背书,在创业初期即拥有较高的品牌公信力,同时解决初期资金紧张的问题。
“济南高新区创新创业氛围浓郁,软件园周边这几栋大厦很抢手。可以说,不打造成孵化器,创客也会聚集到这里。”阿里云负责人徐超认为,阿里、百度等行业巨头之所以布局孵化器,除了大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外,最大的好处是发掘“金种子”。
讯鸣物联网是浪潮孵化的一家智能物联网产品研发企业,创始人于建洋从浪潮辞职后又到老东家的孵化器内创业。“物联网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风口,可物联网的服务模式是怎样的,大家都还在探索中。”于建洋说,在大公司,启动一个项目的资金经常是千万级甚至上亿元级的。毕竟,创新就有失败的可能,相比而言,孵化小的创业团队试错成本很低,而一旦创客取得成功就可以立即招募为供应商,或者进行融资、收购。这也是龙头企业纷纷运行孵化器的原因之一。
还留意到,2018年9月,济南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在齐鲁软件园附近布局孵化器。作为一家创投公司,济南创投打造银河数创空间,也是为了挑选“种子选手”,继而提供资金支持,自行孵化“金蛋”。
▲年轻人就业观念在改变
在泉城数以百计的孵化器里,这些双创团队一般只有几个人、十几个人,大都非常年轻。不难看出,如今“95后”的就业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
高新区龙智信息的创始人是山东大学团队,均毕业于自动化、法律等名牌专业。大学毕业后,他们选择自主创业。目前,他们开发的微课传奇APP已拥有百万注册用户,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家庭教育互联网平台,公司员工数百人。“创业初期,我们每个人月薪都是固定的600块钱,家里人很不理解,担心我不务正业。”公司一位创始人说,当项目做起来了,父母看到孩子在认真做事,观念也就改变了。
迷你信息CEO蒋梦梦是个青岛姑娘,在济南读的大学。毕业后,她参与过创业团队,也进过大公司。2018年,她加入了迷你信息。她说,“在大公司,我的能力可能只发挥出80%,但在创业团队,我能发挥到100%甚至200%。加入这个团队,说不定有一天,我们就成了房地产领域的‘滴滴出行’。年轻的时候如果做成一件很牛的事、实现了梦想,我觉得比进入一家大公司更有意义。”蒋梦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