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上市公司融资盘要求 融资分期靠谱吗

教育信贷市场纠纷的再现。

最近,一篇名为《大学生报英语班欠下16万贷款,父母被逼卖房——华尔街英语到底忽悠了多少人?》的文章引起了关注。一位大学生说,他曾在北京华尔街英语崇文门中心分批报过课,每个月学费16.33万元,贷款6600元。由于经济压力,他无法继续学习,但华尔街英语不愿意退款。目前信用还款逾期,即将上报征信局。

事实上,由于教育信贷市场还不成熟,本应是教育机构、金融机构和消费者三方共赢的生意,但可能会受到各方利益的驱使,导致乱象频发,从而陷入三方纠纷。

除了教育分期,医疗美容、装修、旅游等各种创新消费金融产品也层出不穷,消费金融发展迅速。但就像其他行业一样,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过程。

教育分期变味

教育分期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持牌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巨头正在涌入这个蓝海市场。根据百度钱花、南京大学紫金传媒研究院、Jiji.com、青岩智库联合发布的2017 《新蓝领教育消费行为调查报告》,95后新蓝领无论是在学历层次、重视技能培训、先进消费理念等方面,都较传统蓝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蓝领参加职业教育的意愿高达86.5%,近50%倾向于分期缴纳学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律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说:“教育信贷产品的设计非常好。消费者(借款人)可以获得低成本的培训方式,培训机构可以扩大规模,金融机构可以获得低风险资产(学费由消费金融机构直接支付给合作培训机构,规避消费者潜在套现等风险),实现三方共赢。

纵观整个行业,在合作模式上,提供教育分期的消费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分期产品的利息、培训机构招生、返利等方式盈利。

第一财经记者从一位华尔街英语销售人员处了解到,华尔街英语的课程费用根据个人语言的不同,从几万、几十万甚至几十万不等。该销售人员表示,华尔街英语正在分阶段与百度金融、招联消费金融、中国银行三家金融机构开展教育合作。

例如,在华尔街英语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中,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签订分期还款的贷款合同后,金融机构将一次性向华尔街英语提供学费。尹振涛介绍,“正规情况下,教育分期应该是两个合同,一个是与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借款协议的内容是一次性或分期,并且(如果分期)约定每月还款金额。”

从行业目前的发展来看,三方共赢的商业背后有一个黑洞。金融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学生之间的纠纷和乱象层出不穷,退费难就是其中之一。

“金融机构一次性给教育机构交学费,金融机构也会担心如果学生提前还款,会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所以要看金融机构和教育机构的具体合同条款。”尹振涛说。

据记者了解,大部分消费者对签订的合同内容不了解,培训机构回避重点、不给出明确信息,市场规则不明确,是产生纠纷的主要原因。“对培训机构、金融机构有利,对消费者可能不利。”一位行业专家告诉记者。

以消费者与百度华友签订的借款合同为例,合同显示:“借款生效后,您与教育机构发生的任何纠纷,包括接受商品或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质量问题),均不会影响到yo

“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合同不能终止的情况。除非合同中对预付款有约束性要求。确实有些金融机构不允许提前还款,但商业活动要明确告知。”尹振涛也说。

当然,更极端的情况是,除了退课难、退课难,教育机构的办学也是教育的分期市场

在的另一个问题。上述业内专家表示,即便合作的培训机构跑路,但由于借贷双方(消费者、金融机构)的债权仍然成立,消费者仍需按时还款。“出现第三方跑路等情况,从目前的规定来看,消费者仍需照常还钱。当然也要看金融机构与教育机构具体怎么签订的合同。这在目前属于监管盲区。但严格意义来说,不能退课是属于违规的。”该专家称。


消费金融乱象频发


居民消费需求旺盛,随着超前消费意识的增强,负债消费正在形成趋势。在此背景下,各类创新的消费金融产品也层出不穷,消费金融掀起热潮。除了教育分期外,医美分期、装修分期、车贷、租金贷、手机贷等各类消费场景正日渐丰富多元。


上述专家表示,消费分期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有实物的,例如,分期买手机;一类是无实物的,比如教育、旅游、医美等。“通过贷款买的是服务,消耗的是未来的无形的产品也算消费金融。但服务质量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特殊的金融分期业务,暂时也形成了一定的乱象。”


2015年11月,原银监会就对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出过罚单。原因是北银消费金融的业务模式之一,是和担保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等中介合作去拓展客户,其中有部分中介以“拉人头”(中介借个人用户的名义,从北银消费申请贷款。但这些款项最终并没有进入借款人的账户)的方式,从中套取资金。


近日,根据“新华视点”调查发现,用户以为办的是车贷,却掉进了“套路贷”的陷阱,涉贷金额高达9.37亿元。名为汽车销售公司,却从没卖过一辆车、一个配件,以协助办理贷款为名进行诈骗,揭开了“套路贷”的新手法,从汽车经销商到中介公司再到银行,“套路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由于消费金融机构竞争激烈,场景端机构成为较为强势的一方,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出于利益的驱使,场景端机构自然会选择风控相较宽松的机构合作,使更多的消费者可以通过信审;金融机构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降低对培训机构的风控力度等。如此,场景端机构、金融机构、消费者三者之间构成的商业闭环有可能从良性发展走向畸形发展。


消费金融的井喷发展,特别是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居民消费需求的旺盛增长,导致行业盲目扩张。但是正如其他行业一样,良莠不齐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也有业内人士建议,监管部门应对各种市场行为制定明晰的规则,以避免出现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