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青岛原单外贸一条街 外贸店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贸企业进出口和全球产业链不稳定性加大,外贸企业面临巨大发展压力和不确定因素。对此,青岛西海岸新区打出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引领外贸企业实现“破局”。

4月28日,记者从区商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西海岸新区进出口总额达275.1亿元,同比增长2.7%,进出口增速分别比全国(-6.4%)、全省(-3.6%)、全市(-0.4%)高9.1、6.3、3.1个百分点。3月份,全区进出口总额达113.3亿元,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86%。“这充分展示了西海岸新区外贸的强大韧性。”区商务局局长孙晓慧说。

精准施策保发展

“要全力确保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区商务局副局长徐祥森表示,西海岸新区主动出击,精准施策,推动外贸企业复工、开拓市场、抢订单。

疫情发生以来,区商务局实行专班服务,为外贸企业设立了稳定的服务单位。“有15个团队帮助160家重点外资企业建立‘点对点’联系服务体系。”徐祥森表示,专务班狠抓政策宣传解读,收集企业诉求,精准一企一策解决困难,有效服务外资企业,全力稳定外贸外资基础市场。“我们还研究出台了西海岸新区稳外贸鼓励政策和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加大对快速成长、贡献大的企业支持力度,增加对成长性较高的中小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支持政策。帮助他们开拓新兴市场,继续巩固西海岸新区外贸发展优势。”

一方面促进政策落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外贸发展模式创新。西海岸新区依托自贸试验区发展政策,大力发展“保税配矿”“保税调油调和”等新业务,一季度实现贸易增长3亿美元;加强跨境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跨境电商业务跨越式发展。跨境电商一线进口1.48亿元,二出口区累计订单103万单,货值3亿元。

创新模式寻突破

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西海岸新区工委管委会多次召开全区重点外贸企业座谈会,对企业提出的问题逐一研究、解决、反馈,与全区外贸企业共克时艰、共谋发展。

西海岸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大大提振了全区外贸企业的信心。在青岛金华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正在准备新订单。这家以生产经营户外运动器材为主的外贸企业,从2月10日开始复工。除了在今年春节前完成最终订单生产外,还承担了4、5月份订单量的三倍。

“在西海岸业务部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寻求新的销售模式,比如跨境电商。”刘说,疫情3月份在欧美等地蔓延,很多国家提倡在家工作,更多家庭购买了体育器材和娱乐设施。“我们在网上销售,短期内订单也呈现爆发式增长。”

统筹资源强优势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积极推进

“西海岸在开放和发展方面大有可为。受疫情影响,很多公司的国际业务无法开展,国际订单可能无法交付,但这是暂时的。“孙晓慧认为,经过这次疫情,可以看出中日韩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正在逐步升温。同时,西海岸承载着建设自贸试验区的国家战略,是山东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中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区域。同时,西海岸还有董家口港、前湾港等天然港口。孙晓慧对今年西海岸新区外贸形势充满信心。

2010-2010年一季度,西海岸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75.1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9.1、6.3、3.1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77亿元,同比增长20%,贡献增量12.6亿元,带动全区进出口增长5.2个百分点。

依托自贸试验区发展政策,大力发展新业务,一季度实现贸易增长3亿美元。

仅3月份,全区进出口总额达113.3亿元,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86%。(记者王雪)

(本文由青岛西海岸发布制作,摘自《西海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