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桑黄菌回收的是骗局 致富经cctv17种植山葵

打着弘扬传统文化、传统孝道的旗号,给老人讲课洗脑,借机将低价产品“包装”成能治百病的保健品,高价出售,获取暴利.《新华视点》记者调查了解到,此次名为“长寿工程”的老年人营销活动在全国多个地方开展。记者进入营销活动现场进行暗访,以揭露骗局的内幕。

会销现场:连哄带吓,老人5天花8900元

日前,记者进入位于中富力宫品牌基地的“长寿工程”会场,作为合作伙伴经销商进行暗访。在营销活动开始前,老人们首先接受了“传统藏膏按摩”的免费体验活动。会上工作人员表示,这种药膏可以治疗各种关节疼痛和风湿性疾病,老人正在排队等待按摩。

半小时后,营销活动开始了。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活动持续了10天,期间主办方邀请讲师授课,安排了3次产品销售。现场有老人表示,前几天一直在这里参加课程。

据记者观察,有200至300名老人参加了此次活动。组织者通过歌舞表演、教学课程等吸引老年人。现场,老人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感动落泪。

记者发现,为了获得老人的信任,主办方会先要求老人支付现金换取产品券,有的人支付了100元,有的人支付了8000元。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者首先将现金返还给老人,并送给他们昂贵的礼物,降低了老人的防范心理。最后,他们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再次把钱拿到了老人手里。

一位连续5天参与营销活动的老人告诉记者,现场讲师先是给每人赠送了一款自称价值12600元的“青藏一号”产品,现场只卖了7000元,说这款产品可以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讲师还现场播放了心脏搭桥手术的视频。在场的老人都很害怕,几乎买了产品。”她说卖产品的时候,讲师说第一个免费赠送,第二个需要购买。在营销手段的引导下,很多老人把退回的7000元交给工作人员购买第二款产品。

她告诉记者,过去5天,她一共花了8900元,其中青藏一号花了7000元,其他名字花了1900元。

记者注意到,“青藏一号”没有保健食品认证标志或批号,只有食品批号,其配料只有白刺、枸杞、番茄、香菇。

现场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在卖货的时候,即使卖高价产品,签约率也在50%以上,而如果新来的老人参与活动,签约率几乎在80%以上。

利益链条:经销商拉人头、会销方忽悠,双方五五分成

据记者调查,在“长寿工程”组织的营销活动中,公司负责邀请讲师、销售产品、录制视频,合作方负责组织老人现场听课。多日活动期间,主办方安排三次“销售”,福利与合作伙伴对半分。

一位曾与“长寿工程”合作过的经销商告诉记者,这些合作伙伴都有自己的线下直营店,销售保健床垫、高潜力治疗仪等产品,光顾的多是中老年人,这使得合作伙伴拥有众多的老客户资源。"但是直营店的利润远没有卖出更多的钱,也没有快速到来."

他告诉记者,他在与“长寿工程”合作时,卖了一台价格2380元的负离子驻波机,也就是一台净水器,四五百个老人有一半掏钱买了。事实上,这款净水器的成本只有200元左右,根本起不到宣传的作用。

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长寿工程”营销中销售的产品“桑黄肽胶囊”高达1980元,与成本相差甚远。

卖负离子驻波机的原经销商告诉记者

br />

记者了解到,去年7月,国务院食安办等九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在全国开展为期一年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此后,针对保健品公司借会议营销坑骗老年人的情况,全国多地掀起整治风暴,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顶风作案的情况仍有发生。


记者在此次暗访中发现,为躲避打击,会销手法更加隐蔽。知情者告诉记者,“长寿工程”从7月份开始在中福丽宫品牌基地进行了多期会销活动,其间有一些老人及其子女因组织方拒绝退款或发现情况不对而选择报警。此后,会销活动转至度假村中进行。“在哪开、几点开,组织方要到前一天晚上才会通知合作经销商,怕走漏风声。”


公安部门一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由于一些商品“食药同源”的特效,为逃避法律处罚,不少商家用药物效果骗取消费者,但在注册产品批号时使用的是食品批号。多数会销人员要求老年人以现金形式进行交易,无形中减少了交易痕迹,增加了打击难度。


法律人士认为,监管部门掌握的一些案件线索证据,往往因达不到立案查处标准而无法处罚到位,建议对相关法律法规中虚假宣传及欺诈的定性进一步明晰,同时行政机关应从重从严处理违法经营者。


执法人员建议,应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对产品来源、宣传行为、营销手段等的合法性进行核查,及时固定证据,形成打击合力。


(“新华视点”记者邰思聪、鲁畅、马晓冬)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