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退役军人创业意向,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方案

近日,小海按:12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退役士兵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对于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措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如何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一个

完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培训体系

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纳入国家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依托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教育资源,促进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教育培训衔接,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相辅相成,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

2

开展退役前技能储备培训

组织退休前技能储备培训和职业指导,深入开展“送政策到军营”活动,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介绍、政策咨询、心理调适,以及“一对一”职业生涯规划。有条件的部队可以在军人退役前开展技能培训,努力把退役军人服役期间锻炼出来的素质转化为就业创业优势。

加强退役后职业技能培训

引导退役军人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退休后可选择接受免费培训(免学杂费、免住宿费、免技能鉴定费),培训期间享受生活补贴。教育培训期限一般为2年,最短不少于3个月。

督促指导培训机构突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按需开展实践培训,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推动培训精细化、个性化。坚持谁培训、谁推荐就业,压实目标责任,提高就业成功率。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将退役军人纳入国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和组织实施体系,鼓励用人单位定期组织退役军人参加岗位技能提升和知识更新培训。

下岗失业退役军人应当及时纳入失业人员专项职业培训计划和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补贴。

鼓励参加学历教育

鼓励各地将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退役军人纳入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范围。

参加全国高考、成人高考、研究生考试的退役士兵,符合条件的可享受额外照顾,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学院招收的成人高校免试录取,在职期间取得二等功以上成绩并符合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

退役军人可以报名参加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期间,按规定享受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退役一年以上、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考入全日制本科、高职院校的自谋职业退役士兵,在学历教育期间享受学费补贴及相关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退役士兵享受学生生活费补贴。


国家鼓励军人服役期间参加开放教育、自学考试等学历继续教育,退役后可根据需要继续完成学业,获得相应国民高等教育学历文凭。


6


加强教育培训管理


建立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承训机构目录、承训企业目录和普通高校、职业学校目录,及时向社会公开并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各类目录由省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每年发布。


经省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同意,退役军人可参加跨省异地教育培训。


加强对承训单位教育培训质量考核,建立激励机制。


如何加大就业支持力度?


1


适当放宽招录(聘)条件


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招收录用工作人员或聘用职工时,对退役军人的年龄和学历条件适当放宽,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聘用退役军人。


2


加大公务员招录力度


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士兵退役后可以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定向考录的职位,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共享公务员定向考录计划,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


各地特别是边疆地区、深度贫困地区结合实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战略,设置一定数量基层公务员职位面向退役军人招考,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以及新疆南疆地区县乡逐步扩大招考数量。


各级党政机关在组织开展选调生工作时,注意选调有服役经历的优秀大学生。


适当提高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定向招录退役军人比例,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后报考试点班的,教育考试笔试成绩总分加10分。


有效拓宽从反恐特战等退役军人中招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渠道。


3


拓展就业渠道


研究制定适合退役军人就业的岗位目录,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以及安保等岗位招录退役军人的比例,辅警岗位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退役军人。


选派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稳边固边、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鼓励退役军人到党的基层组织、城乡社区担任专职工作人员。


4


鼓励企业招用


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


对退役军人就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表彰、奖励。


5


强化就业服务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退役军人窗口或实行退役军人优先制度,为其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每年至少组织2次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为其就业搭建平台。


国家鼓励专业人力资源企业和社会组织为退役军人就业提供免费服务。


6


实施后续扶持


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台帐,实行实名制管理,动态掌握就业情况,对出现下岗失业的,及时纳入再就业帮扶范围。


接收退役军人的单位裁减人员的,优先留用退役军人。


单位依法关闭、破产、改制的,当地人民政府优先推荐退役军人再就业,优先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如何积极优化创业环境?


1


开展创业培训


组织有创业意愿的退役军人,依托专业培训机构和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网络平台等,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等培训,增强创业信心,提升创业能力。


加强创业培训质量评估,对培训质量好的培训机构给予奖励。


2


优先提供创业场所


政府投资或社会共建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可设立退役军人专区,有条件的地区可专门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和创业园区,并按规定落实经营场地、水电减免、投融资、人力资源、宣传推广等优惠服务。


3


享受金融税收优惠


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及其创办的小微企业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并按国家规定享受贷款贴息。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加大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


退役军人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


适时研究完善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4


探索设立创业基金


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扶持退役军人创业,鼓励社会资本设立退役军人创业基金,拓宽资金保障渠道。


如何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1


搭建信息平台


加强信息化建设,形成全国贯通、实时共享、上下联动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畅通信息渠道,促进供需有效对接,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精准服务。


2


建立指导队伍


组织动员创业经验丰富、关爱退役军人、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等人员,组成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团队,发挥其在职业规划、创业指导、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传帮带作用。


3


建设实训基地


依托现有专为退役军人服务的机构,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加快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专为退役军人服务的区域化实训基地,将其纳入国家政策支持范围,给予适当补助。


4


引导多元服务


积极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把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社会力量补充服务、退役军人自我服务结合起来,支持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的社会组织依法开展工作。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意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