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星沙广场工程围护结构标准化。图片由县住建局提供
星沙时报记者熊通讯员何小龙
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省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满足中秋国庆期间质量安全排查、畅通要求,深入开展“质量月”“聚焦优质、星沙在行动”等活动,认真做好县区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控, 企业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夯实,督促项目部关键岗位履职尽责。 为有效遏制质量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根据《关于联合开展县、区2020年三季度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执法大检查的通知》号文件(长先住建发〔2020〕65号)要求,近日,长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长沙县行政执法局在局领导带领下,组织专业人员分14个检查组,对全县(含经济开发区)在建工程(含市政工程)进行质量安全检查
大检查共检查建设项目56个,对存在质量问题、安全隐患、违法违规行为(其中有不良行为记录的企业3家,项目经理7名,总监理工程师5名,其他管理人员1名)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47份,机械设备限制令10份,停工整改通知书9份,不良行为通知书16份。19个违反质量安全的关键岗位共得分43分。本次检查发现的相关问题已整改并重新检查,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已按程序处理。
根据此次检查,全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形势保持稳定。项目责任主体单位大多能够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履行施工程序,加强施工现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努力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涌现出一批质量安全施工相对规范的项目。其中,建设工程质量、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实名制农民工工资支付等问题较为突出。
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现浇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控制较好,节点处理到位,混凝土整体观感质量较好,如9万吨/日兴沙水厂改扩建工程、CCCC美居(二标段)工程;砌体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对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落实到位,如广飞科小区达星沙广场工程、4号楼、5号楼、9号楼、10号楼及地下室工程等。责任主体质量行为规范,严格执行样板先行制度,落实好可视化技术交底措施,如福田之星中心(二期)1#、6-14#、幼儿园及地下室项目、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员工生活配套园PPP项目等。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方面,现场文明施工达标,降尘措施落实到位,如9万吨/日兴沙水厂改扩建工程、金地怡景花园项目;长沙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一期)门诊技术病房楼、感染楼、附楼工程、新城悦君商住社区项目等现场脚手架规范、临时用电线路布局合理、“四港五境”设置标准、防护严密,信息化安全管理
(一)建设工程质量
在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整治中,对部分工程常见质量缺陷的防治措施不到位。如中南汽配城4区5-9号楼、恒泰风格城市商业建设项目等。
从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来看,部分项目关键岗位人员表现不佳。如房略城市广场二期项目、翔宇国际广场项目、湖南顺丰电商物流园(二期)第一配送中心项目;监理单位关键工序现场记录不全,材料进场验收记录签字不及时,负责分部验收的主体单位签字不及时。如河套李淳风项目、晶科集美兴福一期项目;部分项目材料签名不完整或代他人签名。如恒泰风格城市商业建设项目、星城星座二期项目。有些项目,如恒泰式城市商业建设项目,存在重大设计变更未重新提交图纸审查的问题。
此外,
工程实体质量情况部分项目混凝土现浇构件观感质量较差,局部存在错台、漏筋、走模、麻面等现象。如中南汽配城四区5-9栋、楚天世纪城西苑1-3#栋及地下室、明城中央广场(铂瑞酒店、明城创业园)项目、中部智谷产业园三期工程等;钢筋绑扎、箍筋设置等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恒泰风格城市商业建设项目、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实训楼建设项目、九玺.铭城商住楼项目等。而在工程质量保证资料、过程控制资料方面,部分项目质量保证资料缺失或过程控制资料收集不及时,如星湖湾住宅小区二期项目、长沙经开区黄花及大众片区PPP项目龙峰北路(长峰路-长永高速)道路工程项目、金科亿达科技城六期项目等。
(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
建筑施工企业在贯彻落实上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及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文件要求方面,部分项目贯彻落实上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及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文件不到位,未按要求组织相关文件学习或学习记录不齐全。如长沙经开区黄花及大众片区PPP项目龙峰北路(长峰路-长永高速)道路工程、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实训楼建设项目等。
在现场文明施工及“蓝天保卫战”、扬尘治理方面,部分项目文明施工较差,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堆码杂乱,建筑垃圾清理不及时,裸土覆盖不到位。如恒泰风格城市商业建设项目、雅居乐.新地Z3、Z5住宅、垃圾站及地下室(一期)建筑工程项目等。
在现场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方面,部分项目外架、支模架搭设不规范。如湘域国际广场项目、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实训楼建设项目、黄花生产基地标准化厂房及配套用房建设项目(5号地块)等;起重机械设备维保不到位,如星城·星座二期、中南汽配城四区5-9栋项目等;楼层临边及洞口防护不到位,如恒泰风格城市商业建设项目、中南汽配城四区5-9栋项目、长沙新阳光创智园项目等。
在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方面,存在部分项目楼层部分灭火器失效、民工宿舍灭火器配备不到位、消防栓无水枪等问题。如国科军民融合产业园项目、华远·海蓝郡1-5#、G1公寓式办公、幼儿园、地下车库工程、盛地东方之芯(一期)住宅项目等。
在工地食堂卫生方面,部分项目食堂卫生条件较差,如长沙水渡河农副食品配送中心7栋建安工程项目、弘坤东昇项目、恒泰风格城市商业建设项目等。
(三)建筑施工专项整治方面
部分项目未严格开展建筑施工专项整治,或排查治理流于形式,安全隐患未及时消除,如黄花生产基地标准化厂房及配套用房建设项目(5号地块)、龙峰大道(空港城段)道路工程等。
(四)新型墙体材料与散装水泥的应用方面
新墙材推广应用情况良好,无违规使用粘土实心砖现象。预拌砂浆使用情况较好,厂家资质和质量证明资料齐全。极少数项目存在现场搅拌砂浆行为,已下发整改单,责令整改落实。
(五)农民工实名制开展方面
部分项目农民工实名制落实不到位,存在无专户资金进账凭证,无专户按月发放凭证等问题。检查组对英维特(长沙)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部)项目2-3#栋、消防水池及泵房工程和湘江电缆铜业总部项目的施工单位及项目经理签发了不良行为告知书。
二 摆事实,追责任
(一)对此次检查中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做得较好的6个建设项目,予以通报表扬。通报表扬的项目是:
1.由湖南鹏程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湖南青竹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湖南鸿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的“福天·星中心(住宅二期)1#、6-14#、幼儿园、地下室工程”。
2.由长沙星沙供水工程有限公司建设、湖南望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施工、湖南和天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的“星沙水厂9万吨/天改扩建项目”。
3.由长沙县医健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湖南和天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的“长沙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一期)门诊技病房楼、感染楼、附属楼项目”。
4.由长沙泰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湖南兴湘建设有限公司施工、湖南华兴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监理的“运达星沙广场”。
5.由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开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建设、湖南省沙坪建设有限公司施工、湖南大地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的“广菲克住宅小区4、5、9、10#栋及地下室工程”。
6.由长沙经济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湖南长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的“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员工生活配套园PPP项目”。
(二)对此次检查中发现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问题较多的4个建设项目进行通报批评。通报批评的项目是:
1.由湖南格瑞特置业有限公司建设、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湖南省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的“中南汽配城四区5-9栋项目”。
2.由长沙筑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恒泰风格城市商业建设项目1-6#栋商业及地下室工程”。
3.由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湖南楚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实训楼建设项目”。
4.由长沙中冶凯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建设、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湖南省经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的“长沙经开区黄花及大众片区PPP项目龙峰北路(长峰路-长永高速)道路工程”。
三 定重心,锁目标
(一)高度重视,认真整改。
各建设、施工、监理企业要高度重视此次检查中暴露出的问题,认真梳理,对照规范要求,逐条逐项进行整改落实,坚决不留管理盲区;要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
(二)落实责任,加强履职。
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各方的主体责任。建设单位要明确工程第一责任主体意识,加强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履职管理;施工、监理企业要落实责任,建立工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统一认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各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
(三)加强质量管理及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各企业要严格按图纸及相关的规范施工,狠抓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和通病防治,不断加强对住宅工程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的管理,进一步改进施工工艺,全面减少渗、裂、漏等工程质量通病;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严格按照规定做好项目管理人员的配备、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培训和持证上岗以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四)强化督查,建立长效机制。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经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将提高质量安全突击检查的频次,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日常巡查、季度定期检查、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等有效机制,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