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销售团队,创业之星 销售报价

“你来自八闽之地,

伴随着海风,

带着温暖;

几梦回六盘山,

福建和宁夏的友谊不断被割断."

感人的《花儿》

歌唱山海情

讲述闽宁缘

从1996年到2021年,

25年来,

一批继续奋斗,承担责任的人

福建省在宁夏的援助团体

从巴敏大地汇聚到宁夏

竭尽全力,对口帮扶

铮铮誓言,山海为证

每个尽全力的人

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固定的

在促进扶贫合作方面,

在决战扶贫的征途上,

更多无数女性

贡献了智慧、汗水和努力

甚至是宝贵的生命

今天,宁夏妇联和福建省妇联继续

把巴敏的土地和长江以南连接起来,

探索几个参与过、亲历过、见证过

这段脱贫攻坚奋斗史的女性,

听听他们的真实感受!

余华:

两年援宁路,一生闽宁情

裕华

福建省委网办党委二级调研员曾担任福建省第十批援外工作队队员、宁夏固原市政府副秘书长

我是2016年11月福建省委办公厅派来的。两年来,我们团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闽宁合作,认真开展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劳务合作、社会帮扶等各项工作,为脱贫攻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们

深刻感受到了宁夏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环境变得更加宜居,这些变化就是对我们闽宁协作工作的肯定。同时,我们也和宁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闽宁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要战略决策,为福建和宁夏架起了对口扶贫协作的桥梁,山和海通过这个桥梁紧密相连,共同谱写决战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


两年援宁路,一生闽宁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心向宁夏,关注固原,也祝福宁夏的未来越来越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马学智:


愿做山里山外那座桥


马学智


宁夏妇联妇女发展部部长


我是闽宁两省区合作的见证者、组织者和受益者。上世纪90年代,我在同心县工作期间,就切身感受到福建对宁夏的关爱之情,同心县石狮镇的建设深深嵌入了福建元素。2010年考入自治区妇联后我一直负责闽宁妇联合作事宜,10年多的时间,两省区妇联一直把对口协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姐妹手拉手,巾帼脱贫快步走的情谊始终相连。


2020年6月14日,闽宁妇联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座谈会在宁夏固原市召开,会上,两省区妇联签订《2020年闽宁妇联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协议书》等


“发展是最好的脱贫”,10多年来,福建省妇联为宁夏妇女儿童献爱心、动真情、办实事,为宁夏提供了大力而无私的帮助,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培训我区各级妇女干部500多名,贫困妇女、留守妇女近千人,资助300多名失学、辍学女童重返校园,资助400名回族贫困女童完成高中学业,连续4年向200名贫困女大学生发放助学金,为1500多名宁夏“两癌”患病母亲、贫困妇女、单亲母亲等群体提供救助帮扶,实施“母亲水窖”和小额循环帮扶等项目,切实帮助贫困妇女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2020年1月9日至10日,福建省妇联副主席陆菁(左一)与宁夏妇联发展部部长马学智(右一)等人共商帮扶困难妇女脱贫项目


通过这么多年的对口协作,无论是福建省妇联干部还是企业家姐妹们早已把宁夏当成第二故乡,视贫困地区的妇女群众为亲人,将智慧和心血播撒在宁夏南部山区,让宁夏广大妇女感受到八闽姐妹的深情厚谊。这一点一滴、一寸一缕,我们妇联干部都深深铭记于心,感念于心。


虽然福建与宁夏两省区相隔2000公里,但是25年的寒来暑往,两地之间早已经形成了一座“看不见”的桥梁,我作为具体工作人员,也是这座桥上一颗石子。我们每年要为两省妇联具体开展哪些合作项目进行协调沟通,也知道福建省妇联筹措每一笔资金的来之不易,从合作协议的签订到每一个项目方案的预算、实施、总结评估,都要再三斟酌,力求用足用活帮扶资金,也见证了每一项举措为妇女脱贫发展带来的实效。


宁夏妇女参加巧手脱贫暨“闽宁协作培训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东西部扶贫协作必须长期坚持。闽宁两省区妇联将继续携手并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而努力奋斗。


叶子:


带着寿山石,走向更广阔的山海


叶子


寿山石雕刻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一级/高级技师,中国玉石雕刻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2020年1月,我有幸参与福建省妇联赴宁夏调研慰问工作并开展扶贫协作工作调研,走访完几处非遗刺绣基地,同行的人纷纷感叹这些作品好美,想挑几样带回家。而我在想怎么能将寿山石雕刻与之结合,开发一些文创产品,带动当地刺绣产品“走出去”。


回去后我结合宁夏刺绣,创作了《福寿和美》香包和《婷婷欲立》压襟,很受市场欢迎。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合作,互相交流想法和灵感,把寿山石雕更多地融入到宁夏刺绣箱包、服饰、挂件的制作中。希望通过闽宁两地非遗技艺的紧密互动,能够与宁夏姐妹们形成一个长期的合作模式,用“非遗”凝聚起决胜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的精气神,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帮助宁夏姐妹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双向合作,实现共赢,闽宁姐妹的心贴得更近、手也牵得更紧。


赵继民:


闽宁协作情谊深 姐妹手拉手助脱贫


赵继民


宁夏西吉继民手工编织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是一名带着一双儿女的单亲母亲,遇到过很多坎坷。但幸运的是,在创业路上得到妇联组织的关爱。通过宁夏自治区妇联的牵线搭桥,福建省妇联先后为我提供“闽宁妇联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项目资金13万元,帮助我建立了“闽宁协作手工编织工作室”。自工作室成立以来,我在创业之路上更上了一个台阶,我的店铺从一个小作坊升级为手工工作室,后来成立了宁夏西吉继民手工编制有限公司,现在又创办了固原市继民手工制品培训学校。我也扩大了店铺,现在有两家实体店铺。


我曾经是一个贫困户、低保户,在福建省妇联的帮扶下,我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我又培训了二百多名贫困妇女,使姐妹们掌握了一技之长,有的姐妹也走上了创业之路,让更多的姐妹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9年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上宁夏固原的手工编织、甘肃平凉的麦秆画、内蒙古的牛肉系列产品,通过展洽销售进行扶贫帮扶


2019年在福建省妇联的邀请下,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期间,福建省妇联免费提供巾帼馆展位,在展会上,我们的产品得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喜欢,使我们的产品走得更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巾帼创业之星和固原市巾帼创业之星。在2020年3月被评为“自治区十大乡村致富能手”。我还带领我的团队参加区、市、县举办的手工技能大赛,使她们的一技之长得以发挥,解决了她们的就业难题。无私情谊,山海为证,携手并进奔小康的路上,闽宁姐妹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张秀丽:


做一粒幸福的种子,传递梦想与希望


张秀丽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辅导员,厦门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队长


1999年,作为厦门大学第一批赴宁夏的支教队员,我来到西吉县三合乡三合中学,成为了一名高中教师。


张秀丽支教期间照片


在那里,我感受到了这个被联合国称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环境的恶劣,感受到了淳朴的乡民对于教育的重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努力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付出的努力,捎来了厦门大学对西吉的深沉的爱。


首届支教团成员张秀丽再次回到海原时与当年受助学生合影


在西吉,我的学生遍布附近的乡村,每次家访都让我深深地感动,感受到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对于老师的尊敬和对孩子的期待。那时的三合乡受地理和科技发展的限制,与外界的联系很少,我收到了来自厦门大学对当地孩童的捐助,收到了大家邮寄给我的学习辅导材料,收到了陌生人邮寄的报纸。我也看到党和政府正在努力地帮助大家搬迁至更适合居住和发展的“红寺堡”。


作为一名高三的数学和物理老师,很开心看到自己教的学生考上了大学,有机会去接受更进一步的教育。回厦门工作后,我发起“情牵海原 放飞希望”大型公益活动,通过中山路的公益展览和募捐,让大家了解那偏僻的西海固;联系爱心人士进行捐资助学,组织社会实践让同学们去接近和关爱西海固的发展。我所做的,仅仅是闽宁扶贫协作中的小小努力。风劲好扬帆,西海固在大家的深情关爱和支持下,将会越来越好。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福建省妇联


编辑/全国妇联网信中心 张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