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7点,文化早餐点击阅读历史关注/登顶微信官方账号
伯恩|常识|知古|鉴今 |有趣。
亲戚朋友聚在一起,难免要喝酒。喝酒必须竞争。有竞争就一定有排名。为中国这么多省市安排一场火中饮酒涅槃会是什么感觉?
“四川人不喝酒是为了放松,这往往是竞争。这些人互相敬酒,一口就把他们杀死了。”美国作家何伟在《江城》中的这段话,相信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男人看了都会义愤填膺。——喝酒几乎是全中国的特色,不是一个省一个市的专有名词。更重要的是,无论哪个“中国最能喝酒榜”,四川人都排不上前列。
一般认为北方比南方能喝,山东、东北、内蒙古、新疆、河南都有足够的资格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也有一句顺口溜说: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江苏小绵羊。是真的吗?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酒文化和习俗各有特色。让我们来看看不同地方的饮酒者是如何饮酒的。
北京
北京人喝酒,一碟葱拌豆腐和一瓶二锅头就能聊半天。劝人喝酒时,懂得甜言蜜语的诱惑,懂得甜言蜜语的刺激,懂得豪言壮语的自我表达。最后,当每个人都喝醉了,他还在自言自语,和侃侃说话,直到他喝醉了。
天津
天津人爱白干。学历越高,越有活力。他们拿着一袋混合酱、大坚果和牛筋,尽情畅饮。天津人酒量不差,但更喜欢享受其中的滋味。
河北
河北人喝酒讲究排场,就是说参加的人越多越好。一个人喝酒喝酒,两个人却喝不饱。他们必须分成小组,甚至聚集一群人大声喊叫。酒的品种不是很讲究,只要是纯粮就不劳而获。
山西
山西人很讲究待客之道,主人要表现出热情和大气。因此,充分尊重是必要的。客人应该举着杯子表示感谢,而主人则劝酒。客人应该抿一口杯子以示礼貌。
内蒙古
劝酒是内蒙古人的习惯。内蒙古喝酒的规矩是每个人按照一定的顺序带一次酒,“带酒”就是携带自己的酒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意思和感受。每个人都端上来之后,每个人都要喝自己杯子里的酒。多少人带酒,每个人要喝多少杯。往返一趟后,大家都快吃完了。
山东
饮酒时间一般较长,宴会时间一般在3小时以上。所以在山东,除了有少量酒精的人,大部分人都要喝半斤。宴会结束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必须有大舌头和弯曲的脚步。
江苏
酒桌上有句话:东北虎,西北狼,江苏羊不能喝!这里的江苏羊是指徐州人。丰县人可以直接和内蒙古的大人物抗衡,战斗力惊人。徐州人喝酒
酒喜欢一口闷,不管大杯小杯。徐州人劝酒的功力也十分了得,目的就是喝倒对方。不过大部分江苏人酒量不大,喜欢喝绵柔一些的酒。安徽
安徽人喝酒喜欢炸雷子,关于“炸雷子”有两种说法,一是把一小杯白酒沉到一大杯啤酒里然后喝,这种饮法比较独特,在家里面喝酒时多见。二是指两杯相撞发出的“铿锵”响声,习惯是只要是听过响的,就得喝干喝净。“炸雷子”这种本来盛行于安徽淮北一带的喝酒风格,现在则蔓延至全省很多地区,蔚然成为一种饮酒之风。
浙江
浙江地处沿海又是黄酒故乡,所以向来是葡萄酒和黄酒的消费大省,白酒消费相对较低。浙江人喝啤酒都是海量,开始喝的时候,不是一瓶一瓶的拿开的,而是箱(6瓶),一般要喝个3、4箱才是兄弟。东线一带的地区,例如万宁、琼海和文昌,那里喝酒的风气不是很浓,民风清爽,温和,酒不是主要的饮品,东线市县主要以茶为主。
福建
福建每个地方喝酒很不同。泉州人喝酒喜欢喝群酒,就是群PK,一堆人在一起分成2边,互相较劲;龙岩人喝酒,讲究单挑,今天就是我跟你的战场;厦门人喝酒很文明,只敢坐在小店门口喝个几瓶,点到为止。

上海
上海人喝酒讲究情调,上海男人喜欢喝小老酒。上海是南北文化交汇地,因此喝酒也融合了南北的特性,上海的正规应酬场合,通常不上白酒,最多是啤酒、葡萄酒以及各种非酒精饮料。即使劝酒也彬彬有礼,不强人所难,所以不会喝酒的人也无需惶恐。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东北人喝酒还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身体强弱,坐在桌上就得一视同仁,一起拼酒,比酒量。冰城哈尔滨有“啤酒城”的美誉,当地人的酒量常令外地人瞠目。三伏天,两个小伙子能在酒馆喝一箱24瓶的啤酒,如同喝白开水一般。
两广(广东和广西)
广东人性格比较含蓄,没有北方人那么粗犷,口味不及北方人重,喝酒不喜烈酒,洋酒在广东也是大行其道。广东人喝酒,讲究随意,举杯相碰后由着自己的意愿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只要你自己觉得公平和心里过意得去,彼此就很少强迫。
海南
没有酒就像没有海南人一样。喝了点酒就胡说八道,锅碗瓢盆满屋子飞;喝了酒,一个村子的人可以毁了另一个村子;喝了酒,妈妈都可以不认得。但海南人喝酒却很随意,也从不讲究到底什么样的酒是好酒,跟喝白开水似的,你拿酒精兑水他们都能当美酒喝。
湖北
湖北人极重感情,而且把喝酒看作是衡量友情深浅的试金石。谓之“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铁,胃出血”。湖北人的酒量比不上山东人、东北人和河南人,但是湖北人喝酒很实在,特别是湖北人给别人敬酒自己也喝这一点不同于北方人,这种劝酒的方式,一般客人不喝酒也会喝下去不少。
湖南
湖南人喝酒不需要理由。总是拿着自己面前酒瓶里面的酒往别人的酒杯里面倒,开始的时候不喝酒,打死也不喝,到最后开始发飙,把别人都灌醉,不喝酒的人在桌子上话很多不停的策着别人喝酒,比较喜欢几个人围攻一个。
河南
请客的喝一杯,被请的最少就得喝三杯,这就是河南人喝酒的习惯。更多的河南人是喝了酒以后不像其它省的人爱发酒疯,而是无论在哪儿喝多了,都要努力的回家,并且大部分人都能够自己回到家里,然后一头栽到床上呼呼大睡,至到酒醒。
江西
江西人整体不太能喝酒,整体在全国排名相对靠后,有一句顺口溜就能概括江西人喝酒的特点:喝一斤大步走(内蒙男人);喝一斤扶墙走(河南男人);墙走我不走(江西男人)。
甘肃
甘肃很多人都喜欢饮酒,但是在饮酒时能够注重文明、礼仪和娱乐,反对不文明的粗野行为。在聚会饮酒时,敬酒者一般都要唱着祝酒歌给大家敬酒。客人告别时,为表示挽留,并要敬上送别酒。在吉庆场合,一般都不会强迫客人饮酒。不会饮酒的人,只要说明理由,就可以少饮或者请别人代饮。

宁夏
宁夏人性格淳朴善良,为人正直,讲原则能喝酒的不多。酒场上,也讲究酒规。与人交往看重人品,喝酒还讲酒品。宁夏人喜欢用枸杞泡酒,宁夏喝酒高手多集中在银川、盐池。
青海
青海人善饮,豪饮,这在全国是小有名气的,婚丧嫁娶喝、添人进口喝,百岁满月喝、升官发财喝、乔迁搬家喝、动土上梁喝、耕地播种喝,开镰收割喝,朋友聚会喝、迎来送往喝、逢节遇假喝、初一十五喝,万事具备喝、只欠东风喝,愁眉不展喝,喜上心头喝,春来踏青喝、夏日乘凉喝、秋逢阴雨喝、东飘雪花喝。
新疆
新疆人喝酒喜欢喝大杯,吃大肉,开场每人先喝一大杯,喝酒不能站,站着喝了不算。新疆人爽朗好客,总觉得在饭桌上喝酒喝多了才算尽兴。因此不少人都喜欢劝酒,否则会觉得未尽到地主之谊。新疆喝酒多是喝水用玻璃杯。酒官倒酒一般是倒玻璃杯的1/4或1/5,递给上手第一人,此人接过杯子,敲击两下桌面,示意我喝啦!
陕西
陕西人喜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西凤酒有点偏辣,外地人喝不习惯),陕西人比较豪爽、粗犷,但同时又是礼仪之邦,所以敬酒时就有这样的特点:在聚餐时先敬老者,后敬有地位之人,劝酒时不能强行,只能随意,但你敬酒时就不能随意,必须一口干了,同辈间更不用说,必须满杯。陕西人喝酒谁直爽谁受人欢迎,痛痛快快喝酒下,忽然急刹车,“兄弟就是这些量”,众人都同意,不怕做作。
四川及重庆
这俩地方人喝酒也很豪爽,虽然偶尔会耍些花招,但追求的是主客同欢,如果自己倒了希望别人也别立着。
云南和贵州
一有酒便是宴,最能体现云贵人粗矿豪放性格的莫过于喝酒。云贵人爱酒如命,视饮酒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地有着不同的豪饮风俗。凡过节喜庆日子,如果不喝酒,那就是穷得实在没有法子弄到酒。宾客来了,无论男女老少,均以酒敬客,各少数民族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酒特点。
西藏
唱酒歌是藏族饮酒一大特点。每逢重大场合(如婚宴、村寨聚饮等)敬客人酒时,要先擎着酒杯唱酒歌,歌词多为即兴之作,内容都是赞颂、祝福之词。藏族善用譬喻来表达感情。唱酒歌时,身子要伴着节奏舞蹈,杯中的酒却绝不许洒出。客人有时也要唱酒歌回敬,此唱彼和,气氛十分热闹,把宴会推向高潮。
港澳台地区
喝酒不怕醉,真正的是喝酒图醉,和他们在一起喝酒,唯一能把他们拉下马的办法就是喝快酒,大杯喝酒,快刀斩乱麻。像台湾人一直喝高度的高粱酒,动则53度以上,很少有低度酒并且有着喝慢酒的习惯。时间越长功力越强。要是与台湾人拼慢酒,大陆人不会占上风。

接下来,咱们说说根据一些媒体最新统计的数据,得到的中国省市喝酒琅琊榜。
喜欢喝酒琅琊榜:(全国前十省市)
1、北京
2、山东
3、河北
4、辽宁
5、江苏
6、河南
7、山西
8、安徽
9、上海
10、天津
酒量大小琅琊榜:(全国前十省市)
1、山东
2、河北
3、江苏
4、河南
5、北京
6、辽宁
7、安徽
8、山西
9、吉林
10、湖北
最后还得补充两句,以上琅琊榜仅供娱乐。读史君提醒各位酒友:饮酒要适当,小酌怡情,大喝伤身,可不要贪杯哦。
. End.
精选好物
喜欢的朋友一定要 赞 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