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把水洒在豌豆苗上
绿豆芽,黄豆芽,碗豆芽.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铜鼓村后备干部不断学习豆芽种植技术,扩大豆芽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年收入20多万元,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豆芽市”。
4月27日,笔者在刘玲豆芽种植基地看到,30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摆满了一排排货架,每排货架上都摆放着一个育秧盘。秧盘里的豌豆苗是绿色的,快乐地生长着。刘玲一边用水浇湿豌豆苗,一边仔细检查豆芽的生长情况。
2013年,刘玲从外地打工回到家乡,投资2万元种植平菇。因为技术不太硬,他赔钱了。看到第七中央频道《致富》栏目播出的《人种豆芽致富》的报道后,她开始进行市场调研,发现豆芽成本低、见效快、产量高、市场前景好,于是决定种植豆芽。
2014年5月,刘玲租用民房种植黄豆芽和绿豆芽。白天泡在基地里管理豆芽,晚上在网上学习豆芽的栽培方法,严格遵循绿色无公害种植模式,只用清水“喂”豆芽。产品逐渐赢得市民和商贩的认可。
“生豆芽应选择颗粒饱满的豆类,用水洗净,放入水中浸泡10 ~ 12小时左右,取出铺在育秧盘内,每天按时喷水,1 ~ 2天左右即可发芽。一周左右就能收获。”刘玲说。
刘玲邀请权威部门对自己生产的豆芽进行检测,结果各项指标均合格,证明豆芽达到了绿色健康标准,进一步巩固了消费群体。2015年,刘玲尝试通过种植绿豆芽来种植豌豆苗。豌豆苗上市后,得到了顾客的认可,成为泸州周边农贸市场、餐馆、火锅店的热点。
每天可收获豆芽150多公斤,可销售1000多元,全部订单销售.这个数据让刘玲对自己的“生意”非常满意。
“听说刘玲种植的豆芽特别赚钱,规模特别大。今天特地来向她学习。”在刘玲种植豆芽致富的消息传开后,当地一些村民前来学习,互相学习。只要群众需要,刘玲就会毫无保留地教他们自己摸索总结的生豆芽方法。在刘玲的带动下,近十名村民加入了豆芽种植。
“下一步就是扩大规模,成立专门的合作社,发挥村干部的带头作用,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增加大家的收入。”谈到发展,刘玲充满信心。(王朝明、吴伟、刘军喜)
刘玲把水洒在豌豆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