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际茶园面积
茶文化的起源是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至少有47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汉人仍有以茶代礼的习俗。在这种习俗和传统的推动下,中国茶园的面积一直在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实际茶园面积为310.48万公顷,比2018年增长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产业研究院
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西南地区,2019年实际茶园面积最大的三个省市是西南地区,分别是云南省、贵州省和四川省,实际茶园面积分别为48.09万公顷、46.44万公顷和38.70万公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产业研究院
第二,今年采摘的茶园面积
随着实际茶园面积的增加,可供采摘的茶园面积也在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我国今年茶园采摘面积为157.796万公顷,到2019年,我国今年茶园采摘面积增加到246.98万公顷,十年增长56.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产业研究院
2019年,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今年采摘茶园排名前三,面积分别为43.65万公顷、31.27万公顷、29.5万公顷。2019年云南省茶园利用效率最高,今年云南省采摘茶园与实际茶园的比例达到86.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产业研究院
第三,茶叶生产
yle="color: #000000; --tt-darkmode-color: #A3A3A3;">随着我国茶叶需求量的不断上升,以及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我国茶叶产量逐年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茶叶产量为297万吨,相对于2019年上升了6.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茶叶制品行业发展前景及行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0年中国茶叶产量最高的省份为福建省,茶叶产量达到43.99万吨;其次为云南省,产量为43.72万吨;第三为湖北省,产量为35.25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茶叶出口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的推行,我国茶文化逐渐被全世界所接受,使得中国茶叶出口量不断上升。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茶叶出口量为36.66万吨,相对于2018年仅上升了0.5%,出口量上涨较小,主要是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中国出口美国的茶叶减少。2020年中国茶叶出口量为34.88万吨,同比减少4.9%,出口量的下降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国际贸易萎缩,茶叶出口量降低。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分茶类来看,2020年,除普洱茶外,其余茶类的出口量均有不同幅度减少。2020年中国绿茶出口量为29.34万吨,占比为84.1%;红茶出口量为2.88万吨,占比为8.3%;乌龙茶出口量为1.69万吨,占比为4.9%;花茶出口量为0.61万吨,占比为1.8%;普洱茶出口量为0.35万吨,占比为0.9%。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出口金额来看,2019和2020年中国茶叶出口金额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因为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出口金额上升。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茶叶出口金额为20.38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中国茶叶深加工技术与产品发展趋势
1、技术发展趋势
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要突破瓶颈,获得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应用是重中之重。因此,茶叶深加工理论与技术创新需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1)以提高茶叶提取物的安全性、高效性为目标的高效安全分离纯化技术研究;(2)以改善茶叶提取物的稳定性、溶解性、生物利用度、剂型为目标的茶叶功能成分利用基础研究;(3)基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茶叶功能成分作用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4)市场规模大、附加值高的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研制。
2、产品发展趋势
随着茶叶有效成分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深入,使得茶叶功能成分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依据所开发新产品的功能、特性、消费人群不同,对茶叶提取物的质量规格要求越来越精细化、特殊化,越来越多的溶解性好、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生物利用度高、功能独特的茶叶功能成分制品面市,以满足来自天然药物、健康食品、功能茶饮、个人护理品、植物农药、动物保健品等终端产品开发的个性化需求。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