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系列解读(二)
坚持工业强市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日前,《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实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从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旅游富市、人才开城活市、发展城市、统筹城乡、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等9个方面进行了明确。
即日起,日照公众网将推出解读《日照十三五规划纲要》系列报道,展现“十三五”期间阳光的亮点。
中新网日照6月6日电(记者赵宏志)坚持增量优化和存量调整并重,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日照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工业强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日照汽车装配车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1:产业转型升级
力争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850亿元,年均增长9.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1160亿元,年均增长12%。钢铁行业整体年生产能力2150万吨;重点加快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的R&D及生产,提升汽车制造整体水平;构建上下游产业融合的石化产业链;在我国沿海地区建设集粮油储备、中转、加工、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粮油产业基地;规划发展以亚太森博为龙头的浆纸印刷包装产业链;到2020年,水泥、石材产量控制在1200万吨、1亿平方米;纺织服装走个性化、智能化的高端服装制造之路。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生物医药。到2020年,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指数达到80,在汽车等行业建设10条“智慧生产线”“智慧车间”,完成10项众包设计;电商专业市场和制造企业实现年电商交易额1000亿元,年均增速20%;聚焦打造智慧城市新体系,强化“人人共创云托管”的制造者服务能力。
强化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安全生产、职业危害等标准约束,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防止新增产能过剩;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标准创新升级。
跨越时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高效发展
关键词2:服务业
顺应经济服务业发展趋势,推动服务业扩大规模、拓展空间、高质高效发展。主要发展方向是做大做强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房地产、文化体育、电子商务、节能环保、商务咨询、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养老、健康等新型服务业,优化升级住宿、餐饮、商务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提升服务业专业化水平。
主要服务项目如下:
物流行业。岚山化工物流园、石臼港区物流园、开发区物流园、岚山区物流园、日照港商品国际配送中心、华新日照石油储备项目、日照国家石油储备、粮油工业(物流)园区、莒县冷链物流园项目、农夫田歌冷链物流项目。
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园,五莲山佛教文化产业园项目,丹土遗址文化产业园,白鹭湾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太极文化体验区项目,花仙子生态文化创意园区项目。电子商务。以云管端为基础的互联网运营商及超宽带“互联网+”项目,优粮城惠农电子商务平台“智慧农村”项目,星河科技园项目。
养老产业。日照市老年康复护理院项目,莒县老年公寓建设项目,日照嘉豪银泰老年公寓,五莲县松月湖高端养老项目,阿里克养老养生综合体项目。
健康产业。市人民医院市北医养中心。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三:农业现代化
抓好莒中平原、莲北平原等主产区建设,推进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高产创建等增产项目,保持粮食百万吨左右年生产规模;深入推进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做强农业特色产业,进一步强化桑蚕、蜂业、中药材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强化茶叶、烟叶、油料在全省的优势地位,强化瓜菜、果品在全市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基础地位。桑蚕业重点培植15个年产茧过万担的乡镇和桑田标准化示范区;中药材产业重点发展在全国有影响的丹参、黄芩;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在更高层次上打造“北方绿茶之乡”;烟叶产业稳定7万亩种植面积、20万担产量;大力推进蓝莓、大樱桃、核桃、苹果等优质林果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木本粮油等新兴产业,畜牧业推进六大产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培植九条现代畜牧经济产业链,实施八项畜牧业转型升级重点工程,建设省级现代畜牧业示范市。
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物质技术体系,提高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建立农产品全过程监测、质量安全检测等平台载体;打造“中国农产品电商之都”;培育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健康、农业+文化等新模式、新业态;到 2020 年,全市发展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 200 家以上,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500 家以上。
山东省最大的远洋捕捞船队,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关键词四:海洋经济
加快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发展海洋离岸养殖、远洋捕捞、渔业深加工,建成一批海洋渔业生产基地、水产品冷藏深加工基地和服务保障平台;积极推进3大片区8461公顷人工鱼礁区建设,实现生态型人工鱼礁的转型升级;创建“山东省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基地”。
建设国内先进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现代海洋装备及配套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从海藻及海产品废弃物中提取叶面肥、缓释肥等海洋有机肥;加大研发形成船舶配套、海洋环保机械、大型海洋钻探设备等海洋装备产业;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海洋功能食品品牌。
启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日照国际海洋城“渔人码头”项目,打造旅游综合体;建成1处国家级和3处省级休闲海钓基地、11处市级休闲垂钓基地;创建海洋文化产业园。
日照海滨与城市,着力突破园区
关键词五:突破园区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健康食品加工、海洋装备、浆纸印刷包装、生物医药和现代物流等产业。
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服务外包、创业孵化和电子商务等产业。
岚山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钢铁及配套产业、石油储运加工、木材加工、海洋食品加工和现代物流等产业。
莒县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健康食品加工、环保装备、石油储运加工等产业。
市北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新兴地产等产业。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创意、总部经济、会展产业、健康服务业、旅游装备制造等产业。
五莲山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山岳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和禅修文化等产业。
日照国际海洋城:重点发展海洋、旅游产业。
航空产业园:按照“支线运输、通用航空、临空产业”三位一体的思路,重点发展通用航空设备及精密机械制造,飞机拆解、维修、组装,综合航展、航空培训等高端产业。
优化园区规划布局、增强园区发展活力,加大园区招引力度,特别是围绕主导产业集群“建链、补链、强链”,建立“三库一图”,瞄准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民营五百强、行业十强等大企业、大集团,努力策划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引进投资过 5000 万元的项目 150 个以上,过10 亿元的项目 10 个以上,新引进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民营五百强、行业十强项目 8 个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2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