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便宜的饮料能喝吗 哪里买饮料会便宜

即将过期的超市该怎么办?如果你注意到了,就会知道每个大型超市都有专门卖临时产品的货架,常年打折,价格便宜很多。有些人认为这是“新世界”,有些人则带着担忧转身离去。

据央视报道,中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超过40%的受访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和推荐临期食品。《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临期食品的主要消费者是年轻人,26-35岁年龄段的占47.8%。在过去的一年里,210万人在一个宝藏上购买了临时食品。

价格五折以下,购买者各有考量

7月5日,上游记者来到重庆高新区龙湖U城永辉超市,看到收银台一侧有一排货架,上面写着“出清区”。记者从超市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超市的清货区货架上不仅有待售的临时食品,还有不少“缺货”商品和已清货。从老人到年轻人都买。

记者在结算区货架上看到,2022年3月保质期的某品牌椰汁原价为16.9元,现价仅为8元;某品牌的地瓜干和芋头零食,原价16.8元和14.8元,现在只有8.4元和7.4元。燕麦片、菊花茶、紫菜、薯片、调味料、饮料、干果、糖果等价格都在50%以下。

市民薛女士早上来超市买菜,第一时间发现了“禁区”的存在。经过一番检查,她买了一瓶烤西红柿和豌豆,一盒染发套装和一张入境垫。

“基本上是打五折,而且比较便宜。这块饼干原价17.8元。现在只要5块钱一盒,两个月后就过期了,但是我怕饼干不好吃,所以犹豫了。不是我买的。”薛女士说,她买的豌豆是罐装的,就算到期了,也不应该影响口感。染发剂是她原本打算买的。“这款染发剂保质期半年,价格便宜一半。”

薛女士认为这里所有的临货应该都没问题,因为有些食品买的时候“快过期了”,所以应该是“没问题”。

在“初晴区”,小姜挑选了一袋进口矿泉水和一些保质期几个月的进口零食。“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我已经买了很多次了。”小江说,这些进口零食平时买起来还是很贵的,现在几个月就半价卖了,还没过保质期,味道也差不多。

市民顾大姐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些坚果,比如开心果,还有饼干等商品,到最后味道不太好,会有‘哈嗓子’的感觉。”

食品的临界期到底有几天?

过期食品是指即将达到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早在2012年1月2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发布文件,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向消费者作出醒目的提醒。也就是说,已经达到保质期关键期的食品需要告知顾客,单独销售。

食物的关键期是几天?具体要看情况。

标有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关键期为保质期前45天,如常见的罐头、糖果、饼干等食品;

如果保质期标注为6个月到1年以内,关键期为保质期前20天,如经常备货的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等;

对于保质期在90天到不到半年的,关键期是到期前15天。这一类是一些真空包装冷藏的熟食和方便米饭;

第四类,标注保质期为30天到90天以内,关键期为保质期前10天,主要是一些灭菌的包装肉制品和新鲜鸡蛋;

如果保质期比较短,从16天到不到30天,关键期是保质期前5天,像酸奶和零食;

最后一类,标注较短的保质期,如

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 1-4天,例如新鲜牛奶、现做现卖的主食、未灭菌的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等。


“这里一般是带有包装的临期食品,像是蔬菜、水果、面点、酸奶等食品则是每天晚上都在打折促销。”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临期食品到了“非常临近保质期”的时候,超市就会鼓励员工购买,并给出极低的价格,“大家会买走很多。”


临期食品市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如果你在电商平台上搜索“临期食品”,你会搜到很多结果,商家大多会标注有“临期捡漏”“清仓甩卖”等字眼,也有临期食品“福袋”“盲盒”可供选择,月销量从几十到几千不等。临期食品究竟有“多香”?各大社交平台上答案十分明显。


在豆瓣上,一个成立仅半年的临期食品分享小组粉丝数累计超过3万;在B站上,多则临期食品开箱测试的视频播放量超过10万+,并且也有不少人盯上了临期食品生意这片“蓝海”,一则讲解怎样做临期食品小生意的视频,在B站上达到了接近20万的播放量;在微博上,临期食品的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过6500万……


如果你在微信上搜索也会发现,名为“临期食品”的小程序、公众号早已被人捷足先登,据媒体此前报道,2015至2018年期间,某微信临期食品小程序电商共卖掉约2000吨零食,2016年6月份上线的“好食期”,迄今为止全网有超过1亿的注册用户,还成功获得阿里巴巴的1.1亿元融资。


根据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如果按照5%的库存沉淀来算,临期食品的行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利润空间甚至高达50%。


那些人是临期食品消费主力军呢?调查显示,我国临期食品的消费主力军为年轻群体,年龄为26到35岁的人群占比高达47.8%,将近一半。


那么,找到了临期食品货架的你,会选择购买吗?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