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温暖的春暖花开的季节,走进上海金山区朱泾镇新井村,“一场五组”的五间农家乐屋,用白墙和小植物装饰,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农家乐中的闲置房间被出租并改造成田园民宿,形成了“田园天堂家园”的乡村休闲生活社区。
农家房子的主人庄晓迪算了一笔账:每月退休金1200元,家庭土地年出让金3500元,每月收闲置房租金2800元,这样年收入会多很多。他对此非常满意。
借助闲置的农房资源,能找到赚钱的门路吗?
中国农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玉说:我们村有很多资源,潜力很大。绿水青山田园风情都是极具商业潜力的资源。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资源,那就是农舍。
这几年大家都富了,很多人选择在城里买房,村里的农房都闲置了。农村不同于城市。这些闲置的房子不好租。借助现有的共享民宿模式,可以快速找到新的赚钱方式。
例如,现在是春游的好日子,许多人会选择和家人一起旅行。在一些地方,一些人把他们闲置的农舍变成了民宿。上海金山区的农民朋友算了一笔账,把农家乐租出去做民宿,月租几千块。这样,农家乐的年租金甚至可能超过土地出让金。
事实上,出租农房是政策积极鼓励的一种模式。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贯穿制度建设。要着力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发挥乡村资源、生态、文化优势,发展符合城乡居民需求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养生养老等产业。
这样,关于闲置农房出租的政策指引就很明确了,闲置农房从以前的大麻烦变成了现在的好资源。闲置的农舍数量巨大。据统计,2017年有7000万农村房屋处于闲置状态。如果这些农民房能够发展起来,不仅意味着大家的收入能够增加,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相关资源也能够进一步完善。
换句话说,乡村文化传承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在其中。通过把闲散的农民改造成民宿,乡村将有机会再次繁荣,乡村文化的发展将有更多的人气和潜力。
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农村资源,传承农村文化传统,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城市外出工作和生活的人多了,并不意味着农村人少了。通过市场手段,盘活资源,让城乡联系更加顺畅,可以看到农村更有活力。这种活力可以体现在农村人多,也可以体现在农村商业模式更丰富,创业机会更多。有了更好的知名度和更新的商业模式,农村可以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来源:乡村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