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审查公示,决定2021年批准设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优势产业集群50个、农业产业强镇298个。其中,上海有两个考生!
崇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园所在乡镇的区位条件、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确定“一核两带三区”的空间布局方案,统筹布局主导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旅游、文化、R&D、服务等功能板块。
一个核心是产业驱动发展的核心。该区位于工业园区中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通讯、供电、供水等设施较为齐全,集聚了科技、加工、会展等企业和平台,定位为集科技总部中心、加工集聚中心、商贸会展中心功能于一体的发展驱动核心。
两条腰带,即打造美丽经济展示带和民宿经济展示带。聚焦世界级生态岛,打造长三角中央公园都市休闲农业定位,按照好风景引领新发展的思路,努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展示带。
三区,即建设生态稻米、虾蟹水产、休闲观光示范区。
生态水稻示范区。位于产业园区西部,依托崇明大米地理标志认证标志成功注册,结合“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发展目标,崇明区主动对标“世界一流”标准,积极探索研究产业园区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的崇明大米生产模式,推动绿色大米产业升级。形成了以北湖公司为代表的资源循环利用的养殖模式和以春润合作社为代表的稻虾蟹鳖等种养结合模式。
虾蟹类水产品示范区。位于产业园区东部,以商品蟹、白虾高附加值养殖为导向,充分利用该区域的环境优势,以规模化养殖与治理保护相结合的方式界定养殖区、限养区、禁养区范围,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全面推进生态绿色健康养殖,重点推进池塘工程循环水养殖模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稻蟹综合养殖模式、多营养水平养殖模式等。充分发挥蟹虾产业体系的技术支撑作用,以崇明清水蟹(崇明老大闸蟹)地理标志为抓手,推动优势产业带地方区域品牌建设,提高绿色水产品认证率。通过进排水改造、生物净化、人工湿地等措施进行养殖尾水处理,实现虾蟹类水产品均衡和谐示范区。
休闲观光示范区。主要位于工业园区中部,花卉生产和观光集中。充分利用该区生态环境和花卉园艺集聚优势,紧密整合稻虾蟹产业,推动崇明花卉品牌发展;扩大黄杨木等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推动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促进休闲观光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
金山区廊下镇
农业产业强镇
金山区夏朗镇面积46.87平方公里,是上海的西南门户,金山的生态绿心,长三角五乡镇的核心区。全镇人口3.1万人,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万元。
作为首批蔬菜保护试点地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廊下种植食用菌,多为双孢菇,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上海食用菌主产区之一。目前,夏朗镇共有28个香菇生产单位,包括15个合作社和13个农户。香菇生产主要有工厂化种植和传统种植两种模式。截至2021年3月,已有4个工厂化种植基地投产,另有4个在建。2020年该镇香菇年产量9299.73吨,年产值10205万元,二次产值28205万元。主要产品有双孢蘑菇和平菇,其中双孢蘑菇产量占上海生产蘑菇的90%。
鉴于蘑菇发展势头良好,蘑菇产业促进菇农增收,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夏朗镇提出全面创建“蘑菇之乡”。通过打造“良种培育、工厂化栽培、精深加工、多渠道营销、多元化拓展”的全产业链模式,实现食用菌产业“一产”增效、“三产”联动。
为打造食用菌产业强镇,夏朗镇以“一核两叶三蔓四片”的镇域空间结构整体构建为发展蓝图,按照构建具有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着力把食用菌全产业链做大做强做优,促进初级、 二三产业,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生态化、农民专业化,努力寻找具有夏朗特色的食用菌产业融合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