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离婚男生靠羊肚菌一年进500万,现在和小8老美牵手_腾讯视频
春天是吃细菌的好时候。这几天,嵩县德亭镇南台村附近的147个大棚里,细菌聚集得很热闹。经过一个冬天的孕育,形似羊肚的细菌破土而出,手柄上升撑开伞,散发出细菌的香味。
这些生长在深山里的细菌,不仅给张健带来了创业的希望,也为村里101户贫困户带来了增收的新途径。前几天,记者听了张健在南台村大棚种植细菌的故事。
游玩时结缘山中野生菌,生意失败的他萌生到农村创业念头
德亭镇位于嵩县西北部。目前,一场雨过后,在德亭镇周围的许多深山里,经常可以发现不同种类的野生细菌。表面凹凸不平,看起来像羊肚的羊肚菌就是其中之一。羊肚菌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菌后”的美誉。
三年前的春天,生意失败的张謇跟着朋友去南台村附近的张武山游玩时,意外地在山上发现了很多野生羊肚菌。
“听村里的老人说,南台村周围很多山上都有野生羊肚菌。早年食物青黄不接时,很多人上山吃这种菌类。”张健说,能发现大量野生羊肚菌,说明这里的水土适合它生长。听了老人的话,他有了在南台村种植羊肚菌的大胆想法。
“16岁的时候,我去修车厂当学徒。因为肯吃苦,聪明,21岁的时候自己开了一家车库。但后来因为盲目扩张,生意失败了,老婆跟我离婚,把儿子带走了。”张謇回忆,在山里发现羊肚菌的那年春天,是他人生的第一个低谷。敢想敢干,他决定卖掉城里的房子,在南台村创业。
种植羊肚菌一波三折,曾遭遇过80%的菌棚绝收
四月是羊肚菌生长和采摘的好时机。张謇温室里的菌田里长满了羊肚菌,上面是棕色,下面是白色。张健说,每天从这里,多达3吨的羊肚菌被送往全国各地。有土地138亩,大棚147个,亩产在400斤到500斤不等,年总收入500万元。
“别看现在的热潮,过程也充满波折。”张謇告诉记者,2017年秋天,在与国内知名食用菌专家朱斗溪学习后,他回到南台村,开始尝试种植羊肚菌。
“第一年租了10亩地,大棚很简陋。甚至菌种培养都是在我朋友的农舍里完成的。没想到第二年收益还不错,亩产300多公斤。”张健说,因为突如其来的喜悦,他迫不及待地想扩大种植规模。2018年秋天,在朋友的支持下,张建佳的羊肚菌大棚从10个扩大到84个。
正在期待羊肚菌收获的张健,没想到2019年春天,由于设备、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问题,80%的菌棚被拒收。
“多亏了县政府和镇政府的帮助以及省农科院的专家指导,我才得以渡过难关。”张健说。
在政府的帮助下,张謇与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签订了产学研协议,他的大棚也成为了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在我院科研团队的帮助下,攻克了羊肚菌杂交母种技术,同时在实验室出菇试验中获得了高产菌株。
出技术出菌种支持贫困户种植,他说一个人富不算富
“羊肚菌易碎,不能用刀切开,否则质量差会影响价格。”说话间,村民刘红珍一手拿着刀,一手提着篮子,迅速收割了羊肚菌。
刘红珍说,羊肚菌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成干制品。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细菌出来的季节。鲜羊肚菌用来炒菜,比海鲜好吃。干羊肚菌浸泡后可以用来煲汤。
刘红珍的家人
创业三年来,在县政府和镇政府的支持下,张謇先后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建成标准化羊肚菌菌种厂,以及300平方米的冷库和400平方米的专业化实验温室。同时还开展产业合作,在汝阳县大坪镇、黄庄乡、老县城、内峪镇建设羊肚菌种植基地.
今年,张謇想通过提供技术、大棚、菌种、管理经验、营销等方式,鼓励村里的贫困户学习羊肚菌。
“一个人不富有,但和每个人一起富有,他就富有而有价值。”张健说。(记者李玉玺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