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暑假已经开始,孩子们一年一度的盛大假期又要来了。父母该着急了。孩子们已经在学校学习了四五个月。如今,教育和学习的压力很大。一方面,他们想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他们在暑假期间休息、玩耍,释放天性;另一方面又害怕孩子落在起跑线后,不敢放松教育。所以很多家长会选择送孩子去各种培训班,让孩子在暑假继续上课。近日,宁波一位家长为孩子制定的暑期计划在网上曝光。紧张的课表让老师看完之后感到窒息,头皮发麻。现在的孩子真的要这么努力吗?
这个暑假计划安排,孩子还能喘口气吗?
看到这个时间表,成年的边肖几乎无法呼吸。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施,对孩子来说会有多难。现在的孩子从小就面临着沉重的教育压力,还有补习班、兴趣班等。几乎普及了大多数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父母不顾一切地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随着初升和5: 5升学率的初步提高,高考难度越来越大。教育体制变革的方向是让孩子的教育压力越来越大,这让每个孩子从小就被迫负重前行,无法呼吸。
回想自己的童年,是怎样的?
边肖作为90后,一直承受着巨大的教育压力,但他从小到大还是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和朋友一起上山下水,爬树遛狗,满大街跑。周末,我可以看电视,完成作业后和同学出去玩。当时小学补课的学生很少,但是到了中学以后才开始逐渐有学生出去补课,但是不多。然而,当时我们大多数人都能上高中,很少有学生上职业学校。高考的时候,我能够选择一些相对可以接受的学校。但是现在多了一条线,我只能选择一些向后兼容的前两个学校,教育环境太不一样了。
只有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减负。
“减负”的口号每年都在提,但实际上,学生面临的教育压力越来越大。如今,体育科目在中考分数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美育科目也会加入中考。所谓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很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如今,教育压力是由整个社会环境给予的,而不是由个人或组织给予的。只要社会对人才和教育的需求不变,教育评价体系不变,那么减负未必能根治现在的教育问题。
孩子暑期到底该不该参加补习班?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但大多数情况下,参加暑期培训班对孩子有帮助,但事实不应过分。一般的补习班,文化课,持续半个月左右。以小学到小学的衔接班为例。一天15节课,一天3科。如果只上一个补习班,压力在孩子的承受范围内。如果假期时间过长,知识容易遗忘,家长无法科学引导教育,参加补习班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凡事都要有分寸,不能让孩子过多的上补习班,没有时间休息和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是对他们个性的抹杀。
“一起考教师”立志为在职教师提供职业提升和沟通功能,成为专业教师的命运共同体。如果你对老师的日常故事有更多的了解,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