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何小华 朱 瑾 记者富庆熙 袁羽钧报道's“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党的十九大部署的重要任务。
法定医疗机构审批原本需要75个工作日。浙江省桐庐县破解民营诊所审批难点,探索民营内科诊所、民营中医(综合)诊所、民营口腔诊所等执业许可证。这可以说对私人诊所投资者大有裨益。桐庐如何在5个工作日内取得民营诊所牌照?
放宽准入,取消前置
为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桐庐提供了一波又一波的政策优惠,其中民营诊所获批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支持社会医疗服务发展、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要举措。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桐庐需先向卫生健康部门提交《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8份申请材料,其中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14项规模,设置医疗机构审批有4个环节:受理审核、设置医疗机构审批材料、设置公示、现场核查、审批设置;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开始筹建工作,筹建工作完成后申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需要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材料进行受理和审查,进行现场检查,审批通过后方可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桐庐对个体诊所的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实行“两证合一”。除三级医院、三级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测中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和港澳台独资医疗机构外,卫生部门不再发放《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只在执业注册时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桐庐还取消了《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这是落实“精简行政、下放权力、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的具体举措,将开诊所审批的四个步骤缩减为两个,这是整体流程再造的前提条件,并创造了5个工作日内办证的可能。
串联事项,并联审批
桐庐加强跨部门审批流程的工作衔接,将开办私人诊所涉及的开业登记、执业许可、环境评估、消防审查等所有环节衔接起来。要成为“一件事开一家诊所”,并实行“一窗受理、一站服务”。审查、公示、备案、登记等程序并行进行,公示期间同时进行申请材料的书面审查和现场调查。同时,医疗机构规章目录和医疗废物处置协议将由“申请环节提交”改为“事后监督核实”;将环境评估和消防审查的结果从“申请环节提交”改为“部门间信息交换和获取”。通过一系列流程优化和材料精简,文件办理截止时间由法定的75天缩短至5个工作日,减少93.3%,提交材料由18件减少至5件,减少72.2%。大大提高了处理文件的效率,有效减轻了申请人的负担。
我送服务,你守承诺
在降低了临床申请的程序和门槛后,如果盲目投资未能通过公示或审核,无法拿到执业许可证,会不会增加风险?为帮助申请人降低投资风险,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桐庐县提前介入提供咨询服务,制定了内容详实的《开办民办诊所一次性告知单》,详细告知了“一件事办一个诊所”各环节的具体操作标准,并对主体区域命名原则作出明确要求
申请诊所时,申请人无需提交资信证明、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等。但只需以书面形式承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标准设立诊所,且在未达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条件前不开展医疗经营和服务活动,并能在五个工作日内无异议后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承诺制引入了信用机制,明确了申请人的诚信守信义务,也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具体体现。
/>事中事后,监管到位
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承诺制的实施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促进政府加快向服务型、监管型转变。桐庐县为承诺制配套建立了医疗卫生诚信档案,在预定时间内经事后核验未达到审批条件的,不良信息记入诚信档案;另外还将诊所资质情况、执业人员资质、背景、信用记录,诊所投资人个人背景、借款、信用记录,员工社保缴纳情况,否存在套保行为、有无医疗诉讼、抵押担保情况等等都纳入诚信档案内容,定期向社会公布并通报其他相关部门。此外,桐庐县还积极探索以信息、税收、评价、激励等机制组成多元化的监管方式,采用日常监管、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综合监管、行业自律等形式,甚至引入保险机制,对民营医疗机构经营进行监管,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浙江桐庐“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相信在政策的推动下,社会办医将迅猛发展,民营医疗市场将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