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适合小县城创业好项目 木工创业项目

来自河北易县的青年景灵峰,老家在琅琊山脚下,所以从小听着“琅琊山五壮士”的故事长大。这些抗战老英雄弹尽粮绝,跳下几十座悬崖,陷入绝境。三名英雄烈士牺牲,其余两人被山腰树枝夹住幸存。这个挂在英雄身上的树枝就是太行山的金钟柏。

小时候,景凌峰没有想到金钟柏有一天会成为自己的事业。

2014年,拜亚被万文圈的人抬到天价。这一刻,景凌峰开始了拜亚的创业。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家乡黟县开了一家淘宝店。

现在,他雇佣了12名雕塑家将金钟柏羊毛雕刻成艺术品,在淘宝直播间出售。

疯狂的木头

景凌峰小时候,太行山区的农民有三种谋生方式:种地、放羊、外出打工。他有个叔叔在太行山脚下种地。2013年,他成了“柏农”,开始在太行山上开采金钟柏。

金钟柏太行生长在悬崖的缝隙中。早年,没有人关注这种“奇木”。景灵峰回忆,小时候,太行山下有很多放羊的人。他们经常遇到从山上自然脱落的金钟柏柏树,但他们没有捡起来。“因为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有什么用。”

前几年掀起了“万文热”,人们对紫檀、黄华丽、菩提等珍贵木材的需求激增。“有手镯几乎是必须的。”在这一波万文热潮中,曾经默默无闻的太行金钟柏价格翻了一番。

“这当然要归功于几位藏家的说教,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太行拜亚的品质,人们重新发现了它。”景凌峰介绍。

文艺界有句话叫“拜亚转一圈,一千年。”这种木材生长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所以生长非常缓慢,非常油腻。木头一切开,香气就扑面而来。这种香气是“千年沉淀”,所以金钟柏非常适合制作手镯和饰品。

更重要的是它的稀有和珍贵。金钟柏是一个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几千年的时间来生长和形成,而且极难开采。景灵峰曾亲眼目睹白农大叔采摘柏树,就像一个真正的空中飞人,沿着尼龙绳荡下几百米高的悬崖,煞费苦心地在悬崖间采摘柏树。下山后,他的手经常伤痕累累。

正是这种珍贵性和稀缺性,才使得之前只能卖到几十块钱的金钟柏手镯数量上升到了几千甚至上万。

风口上的生意

第一块献给凌峰的金钟柏木,是从白农大叔那里买的,不大,只有两三斤重。他把这块木头做成了几个手镯,在自己玩的时候,他把照片送到了万文邮政吧出售。然而几天后,他被一个上海买家买走,赚了800元,于是他从叔叔那里买了20多个手镯,分发给宿舍里的兄弟们出售。一夜之间,几个人赚了三四千元。

尝到甜头的景凌峰,从此开始了拜亚创业。因为家乡是金钟柏的原产地,他开始大量购买金钟柏羊毛,并和伙伴们一起驱车绕过太行山下的山路寻找货源。每次路过一个村子,我都会问有金钟柏的人。“几乎每个村子都有白农。”

拜访一位白农时,白农协会把仓库里收集的金钟柏排好队让他挑选。荆灵峰逐一看了货,谈妥了价格,然后把拜亚运出山外进行加工

成手串,在周末的时候去保定的文玩市场摆摊,卖给来自天南地北的客商。那段时间,他积累了不少客户。“几个手机微信都加满了”,因为跑了几十个村子,也认识了不少柏农。


这期间,他还开起了他的淘宝店,直接在淘宝上引导成交。


大学毕业以后,敬凌峰白天在保险公司上班,晚上则经营淘宝。


“办公室工作每个月能拿到三千多的工资,而淘宝店每天晚上差不多都有五、六千的营收。”


坚持了半年以后,敬凌峰在2016年的冬天决定放弃工作,回到老家专门做崖柏生意。


县城里的木雕直播间

敬凌峰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购了一个崖柏毛料店,囤积了整整六、七吨的毛料。把它们粗加工成手串,放到淘宝店里去卖。当时,大部分本地商家都是这么做生意的,没有人考虑过深加工。




易县当地有一家很大的木雕厂,闲暇的时候,敬凌峰经常带着“天然资质”比较好的崖柏去厂里,委托厂里的木工师傅做成木雕,自己收藏。一来二去,和厂里的两位大师级的木雕师傅成了朋友。


过年前的两个月,两位师傅突然找到敬凌峰,说是要回江西老家,和他道别。他仔细一问,原来当地的木雕厂倒闭了,老工匠们也都被遣散回家了。


几个人沉默地吃了顿饭。临别的时候,敬凌峰突然留住了两人,说可以让他们试试来自己这里工作。


两位师傅决定留下来试试,一个月里雕出了40多件工艺品,其中一个山水摆件卖出了11000元的高价。




敬凌峰是学油画出身的。每个摆件都由他亲自设计,在通过雕刻师的巧手雕刻成型。“每一款都是独此一件,要我亲自过手、过眼。”


考虑到要全方位展示这些工艺品,他开启了淘宝直播间。“这样不但可以全方位地展示产品,而且直播间的看客都是潜在的买家。”


每天三场的直播紧凑而充实。看的人虽然不太多,但都是“懂行的”。大家在直播间里讨论各种崖柏的材质、好坏,其乐融融。敬凌峰说,直播间好像是大学时代逛的贴吧的“互动版”。


通过直播,他卖出了许多价值极高的“珍品”,其中最昂贵的是一个形状天然的“飞天”崖柏,卖出了八万元的高价,敬凌峰甚至亲自千里迢迢地开车把这个崖柏送到了广东。“因为它已经风化了,一碰就会碎。”




易县有不少崖柏小卖家已经开了直播,不过都是买一些毛料。敬凌峰的直播间是当地唯一一家卖木雕艺术品的直播间。


如今,这个直播间每个月的成交额有四、五十万。而最让他骄傲的,是这个直播间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


风口过后的崖柏人

和敬凌峰紧密合作的柏农有7、8个,他们大多是敬凌峰大学创业时代就结识的,“自己跑出来的老交情。”


李根生是敬凌峰结识的第一个柏农,如今已经合作五年了。当年崖柏火爆的时候,他全家的男丁都上山采柏。如今,只剩老汉一人偶尔上山去采一趟。通过这几年的合作,李根生赚了上百万,给儿子在县城买了房、配了车。如今崖柏的产量比过去减少了,但每个月他依然会定时给敬凌峰发照片。敬凌峰选好以后,李老汉会开车送到他的仓库。


2016年以后,崖柏的产量逐渐减少。柏农们常常是每天上崖三四次,也采不到一株崖柏。


李根生说,虽然现在崖柏不好采了,但敬老板定时收货,不拖钱款,这鼓励着他给儿子多赚点钱。


当崖柏火爆的时候,木雕师傅身价倍涨,如今市场冷下来了以后,很多人都回了老家。




因为敬凌峰的直播间,他们在老家也能“云办公”。敬凌峰不但雇佣了12位雕刻师,还跟50多位全国各地的雕刻师有合作。他们有的在浙江东阳、有的在江西南昌、有的在福建福州。他们各有所长,有的擅长山水,有的擅长人物,有的擅长花鸟。柏农们采来的崖柏经过他们的深加工,经由直播间销往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