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
除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特殊项目和重大项目外,所有新建和续建项目均应全程网上审批;全面加强联合服务,联合测绘、联合验收、联合审查、联合审批、联合核费、联合踏勘等服务比例不得低于80%;积极推进取消建筑垃圾清运审批等事项,全面推进城市挖掘道路审批等事项简化办理措施。
……
审批效率能否提高,关系到“配送服务”改革能否有效推进。2021年,经开区将着力提升项目审批便利性,全面推进全流程网上审批,突出流程优化和部门协同,降低项目办理成本,持续提升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对于我市一个寒冷期长、建设期短的北方城市来说,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强项目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尤为重要。”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做好“便”字文章
区域竞争不仅是企业、项目、资本的竞争,更是营商环境的竞争。今年,经开区将脚踏实地推进全流程网上审批。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区内所有新建、续建项目(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专项工程、重大项目除外)均实行网上办理,涉及行政审批、备案、评估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共服务等事项,标准和收费实行公开办理。除复杂事项和需要现场踏勘、听证论证的事项外,加快推进从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到证件制作全流程网上办理。对工程建设项目从勘察、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实施数字化图纸闭环管理。各部门在线使用“一套图纸”,并按照电子档案的要求实时收集、动态维护、安全管理。精简明确联合检查所需测绘成果,推进联合测绘成果在线共享应用。加强审批全流程在线监管,落实审批环节预警管理,及时分析判断审批运行情况,有针对性地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全面提升项目行政审批便利性。简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优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精简审批申请材料,实现数据信息共享,降低审批成本。
做好“合”字文章
全面推进项目办理“六联服务”。对土地验收、竣工规划核实、人防工程验收、房屋面积确认等实行联合测绘。并共享测绘成果;实行土地核查、竣工规划核查、人防工程验收、消防验收和竣工备案联合验收;对项目建设设计方案实施联合审查;对办理中涉及的事项实行阶段性联合审批;对行政配套费等收费事项实行联合核费;对需要现场踏勘的事项进行联合踏勘。“六联服务”比例不得低于80%。
优化“一张蓝图”,全面发展协同服务。加快“一张蓝图”建设,优化完善“一张蓝图”编制,制定时间表和责任分工方案。改善我的长期管理
简化和标准化技术审查和中介服务。完善技术审查和中介服务管理制度,公开办理(服务)指南,并明确适用范围、服务标准、工作程序、服务收费和承诺时限。依托中介交易服务平台,为工程建设领域中介服务交易提供注册、信息发布、公开遴选、结果反馈、合同管理、服务评价、监督管理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在中介服务平台上实现展示、服务委托、成果提交、监督评价等全流程管理。
细化项目类型分类,制定审批流程。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进一步细化本辖区工程建设项目
分类,对工业、仓储、居住、商业、市政、教育、医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制订“主题式”“情景式”审批流程,按照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区域位置等情况,制订更加精准的分类改革措施和要求,实现精细化、差别化管理。建立健全基于工程风险等级的监管机制,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推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加快对一般社会投资的工业类项目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根据项目特点和风险等级,建立并公布不同类型项目的审批事项清单和告知承诺制审批事项清单。对于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的事项,审批部门制订并公布具体要求,申请人按照要求作出书面承诺,审批部门直接作出审批决定。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对社会投资低风险新建、改扩建项目,由各审批部门发布统一的企业开工条件,企业取得用地、满足开工条件后给出相关承诺,审批部门直接发放相关证书,项目即可开工。对于规划建设条件明确、建筑结构相对简单或采用标准化方案设计的建设工程,探索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合并办理。实现一般社会投资低风险工业项目审批“拿地即开工”建设,制订“拿地即开工”实施细则,优化“拿地即开工”办理流程。在今年年底前,实现20%以上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建设。
做好“减”字文章
进一步优化流程、减事项,破除各类隐性门槛。进一步压减审批事项和条件,精简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涉及的技术审查和中介服务事项,无法律法规规定的一律取消,推进压缩审批时间。积极推进取消建筑垃圾清运审批等事项,全面推广城市挖掘道路审批等事项简化办理举措。优化市政报装中外线施工办理流程,对涉及的工程规划许可、绿化许可、路政许可、占掘路许可、物料堆放许可等环节实行并联审批,探索实行接入工程告知承诺制。
进一步降低办理成本。相关单位要对水土保持补偿、人防易地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用道路挖掘修复、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资金占用期间的贷款利息等费用进行重点研究,推进采用政策性减免、以保函替代保证金、政府购买服务并统一计入土地出让成本等方式降低企业办理成本。
做好“帮”字文章
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程序。全面推进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对纳入征收范围内的地块,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管网及市政道路主体建设;根据拟出让或出让后地块的建设项目,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管网及市政道路建设,将管网建设至项目红线外。全面优化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网络通信、排水、吉视传媒、市政道路等报装、接入、验收办理流程,可将市政公用服务报装提前到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或施工过程办理,推行“一站式”集中服务、主动服务。规范市政公用行业管理,公开服务标准和服务费用,加强服务质量监督和用时管理。
加快完善和优化工程审批系统功能。按照吉林省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2021年工作要点要求,充分发挥共享平台效能,整合部分自有系统,完善特殊情形事项的系统对接,联通社会信用综合服务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和软环境平台,持续对接一体化平台,进一步完善工程审批系统功能等改革工作。结合审批办理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对吉林省工程审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完善技术支撑功能、审批服务功能、操作使用功能等。
加强政策宣传。各部门要及时梳理总结上级和本级印发的各项相关政策措施,通过制作发放申报流程手册、录制申报操作视频等方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使企业可以多渠道、更便捷地了解、用好政策。
深化落实领办协办员制度。政务(公共)服务大厅深化落实领办协办员制度,进一步强化领办协办员对报建单位的服务和辅导,领办协办员应做到能帮办、熟政策、懂流程、会协调。强化对领办协办员的培训,使其充分熟悉掌握业务知识和系统操作方法。
强化窗口人员受理业务培训。切实提升窗口人员接件、初审能力,提高申报信息填写和材料提交质量,并加强前台窗口人员和后台审批人员的工作协同,避免出现项目名称错误、材料信息错误、面积规模与实际申报情况不一致等问题。 (撰稿/宋莉)
本文来自【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