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南京免押金手工活外发,正规圆珠笔加工

10月7日,向公众开放的重庆大学博物馆展出了大量文物。然而,昨天,一篇来自收藏家的《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文章引发了文化界和文化界的巨大反响。报道称,“吴教授向重庆大学捐赠了数百件赝品,但这是一个耗资数百万美元的赝品博物馆。”一位曾在中国某知名博物馆工作过的文物专家今天告诉本报记者,从已出版的藏品来看,“绝大多数已出版的展品都造假到了荒唐的地步。”重庆市文物局博物馆处一名工作人员当天上午也向《报纸》透露,重庆大学博物馆未在局内上报审批。目前,重庆市文物局已介入调查。

重庆大学博物馆陶俑展(局部)被指“这个大型三色女俑不仅挂蓝色,还挂现代海洋蓝,比圆珠笔画还蓝。那张柿子脸,那双斗鸡眼,也大大突破了唐代审美的下限。”

此前有报道称,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吴应骑向博物馆捐赠了数百件文物,“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典造型艺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魅力。”然而,一位曾在中国知名博物馆工作的文物专家今天告诉《华尔街日报》,在大学建立博物馆应该确保文物的收藏。大学是学术机构,收集和展示大量伪造品意味着认可伪造品。

文物专家:这样的展品堪称“荒诞”

“吴应骑教授捐给重庆大学的东西原来是几百件赝品,建一个假博物馆要花几百万?”署名“姜尚”的观众昨天通过微信公众号“姜尚烁藏”发表了一篇名为《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的文章,介绍在参观了新开放的重庆大学博物馆后,质疑藏品中有大量文物是赝品。

各大博物馆展出的铜车马被称为“改装铜车马,体型巨大,呈银色。”

文章说:“展厅里人很少。青铜车马的改装版体型巨大,而且全是银色。在马的造型和车的标准上,完全模仿了秦始皇陵的青铜车马之一。虽然模型有些笨拙,但做工相当粗糙,细节也不是很讲究。”“用人造绿松石镶嵌的电镀金和用未知的人造宝石镶嵌的海龟,使电镀工艺和人造宝石的历史前进了2000多年。”“三种颜色挂蓝色,这值得很多。展览中的三色女俑之一(唐代),大到没有朋友,不仅挂蓝色,还挂现代海洋蓝,比圆珠笔画还要蓝。那张柿子脸,那双斗鸡眼,也大大突破了唐代审美的下限。”

在各大博物馆展出的海龟被指责“将电镀工艺和人造宝石的历史推进了2000多年”

同时,文章质疑博物馆内还有“商代兽面人牛鼎”,模仿后妈武丁;形制来自平朔秦汉墓葬或海月侯墓,“汉代禹岩铜灯”高达一米多;模仿南京博物馆的元青花梅瓶罐;模仿国家博物馆宫廷墓葬中的陶俑和其他收藏的骆驼驮乐俑。

今天上午在接受《The Paper》采访时,重庆某知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有这样一个展览,他的同事也是重庆大学的校友,专门去看了,说他“想不通”为什么会在一个大博物馆举办这样的展览。

主要博物馆开幕仪式

主要博物馆的展品

gc-image/RewRAQRDI8Dr3E" />

重大博物馆展厅中的“迷你版轺车”


重大博物馆的三彩挂蓝俑展品


重大博物馆的展品


重大博物馆的开幕式一位重庆大学的校友表示,“我当时参加了重大博物馆的开幕式,从开幕式的各种细节,就觉得完了博物馆悬了。后来一进展馆,就知道重大博物馆会‘出名’了,因为我们普通人都发现了这些展品是‘哄鬼’的。作为重庆人,很是郁闷!”


曾供职于国内知名博物馆的一位权威文物专家今天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不能说重庆大学博物馆展览的展品百分百是赝品,但至少从公布的展品图片看,可以用“荒唐”二字作为评价,“这几年不少大学都在建设博物馆,这本来是好现象,但博物馆有着严格的专业标准,比如,就接受捐赠而言,必须要过文物鉴定的这一关,因为博物馆的收藏品必须是经得起推敲的,以故宫、上博等知名博物馆而言,也向社会接受过捐赠,但如果鉴定是赝品,则一般不会接受,如果有收藏家坚持把整体收藏捐赠博物馆,而且其中含有赝品,那么,这些赝品在展出时会进行学术标注,或者作为一种参考资料。”这位知名文物专家表示,作为博物馆,有时也收藏的藏品也有真赝争议,“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但那种争议是相距不大的争议,比如到底是明代还是宋代,而就重庆大学博物馆这样的展品,这就不是争议了,而是假得离谱。所以,大学办博物馆在接受民间藏品时特别要当心,之前北师大的六千件古瓷捐赠等都是前车之鉴。”


上海一位文物收藏界人士对澎湃新闻说,“国宝帮”收藏展示赝品比较猖狂,但这样的展品连“国宝帮”的水平都不如,从北京师大的陶瓷捐赠、浙江师大的文物捐赠到这次重庆大学博物馆接受的“文物”,赝品堂而皇之地走进大学校园,也说明了部分大学的学术眼光与水平存在一些问题。


一位读者留言说,这种展不看也罢,“这种人只会把人引入歧途,中国的文物,中国的文化是靠有识之士去保护的,而不是靠那些个资本,那些个心怀叵测的人,在那里腥腥作态,花着不知道从哪儿来的钱买一堆假货,背地里却在干着一些什么见不得人的勾搭,这才是我最痛心疾首的,还拉着那么多专业人士,博物馆的专家去站台,这哪里是什么展览?这就是一场闹剧!”


重大博物馆的展品,被指“这种彩绘俑,称之为地摊货 ,产地河南,硅胶模做的,模具太软,所以脸都变形了”


重大博物馆的展品


反思:大学博物馆接受捐赠必须进行真正的鉴定


据澎湃新闻调查,向重庆大学捐赠这批“文物”的是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吴应骑教授,在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官网的介绍中,吴应骑曾是原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长期从事教学、编辑、研究、创作工作,历任中国期刊学会理事、长城学会会员、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高级职称评委、重庆市教委系统职称评委中的新闻系列评委。青年时就嗜收藏,精于鉴赏,喜爱书画和瓷器,并专攻中国美术史。为专业研究,曾远涉天山,去过广袤无垠的浩翰戈壁,深人到新疆腹地的克孜尔石窟、克孜尔汞哈石窟、森木赛姆石窟、怕兹克利克石窟;西去敦煌、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北上云岗、晋祠;逐鹿九朝古都洛阳的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及汉唐大本营的西安碑林、乾陵、茂陵、长陵;南下云南丽江东巴文化、元谋人的发祥地及大足石窟等,并对中国的各主要博物馆进行了考察。直接受业于启功、徐邦达、谢稚柳等名家,又与李可染、刘开渠等大师交往甚笃。曾在美国、香港、马来西亚、意大利等国家及地区举办展览。主要著述有《怎样鉴定当代中国画》、《怎样鉴定中国古代瓷器》、《怎样鉴定中国古画》、《在大师的巨构前--吴应骑美术论文集》等。


重大艺术学院官司网关于捐赠者吴应骑的介绍


澎湃新闻记者今天上午致电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时,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吴应骑教授已经退休,目前无法联络上他本人。澎湃新闻致电重庆大学宣传部,宣传部接电话者表示,她是学生助管,因宣传部的正式工作人员不在,她无法就此回复。随后记者多次致电,均无人接听。


不过,据华龙网2016年报道,吴应骑教授退休以后,一直致力于文物的搜集和研究工作,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重庆大学筹备建设博物馆,他将捐赠300余件收藏的宝贝和文物。吴应骑当时告诉华龙网记者:“这些文物都是经过相关专家鉴定的,非常珍贵的文物占到60%以上。我希望重庆大学的博物馆能建设成全国高校中一流的博物馆。”


上海文博界一位专家对澎湃新闻表示,“民间收藏者将赝品文物捐赠给博物馆,有的是有意为之,目有是为他的赝品收藏背书;而有的未必是有意,只是他自己眼光不好,而捐赠给大学或许也是出于一番好心,但由于是非常离谱的赝品,这样的捐赠其实既伤害了大学,也伤害了他本人,关键是,大学博物馆接受捐赠,首要还是必须要请真正的国家文博单位的文物专业人员进行鉴定。吴应骑之前所说的鉴定不知请的是什么样的专家进行鉴定?”


重大博物馆的展品


澎湃新闻获悉,2015年6月,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在该校图文信息中心(图书馆)开馆。据报道,这是国内高校首个陶瓷主题艺术馆,180多件藏品中,大多数都是浙师大美术学院退休教师、收藏家李舒弟的个人捐赠,然而其中的收藏品也被文物界人士质疑大量赝品。浙师大图文信息中心主任丁杨广当时则认为,“所有展品的标签都标注‘未鉴定’(实际展出时担心引起误会去掉了),馆门口也有相关说明文字,捐赠证书也写明‘未经鉴定’。另外我们官方公布的信息特意加粗突出‘未经鉴定’。我们还规定,相关人员不允许打着艺术馆的名义在外面搞鉴定活动等。”


2016年,北师大校友邱季端将其收藏的6000件古陶瓷捐赠给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校方就此宣布成立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然而,当时的捐赠却引发了文博圈和历史学界的质疑,据当时的北京媒体报道,部分业界人士质疑这6000件藏品为“赝品”。有专家和学者指出,大学建博物馆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建议在收藏与展出上述捐赠之前应严格把关。“获捐前,应有第三方且具公信力的鉴定单位参与,大学建立博物馆,应到文保单位进行备案。”而北京市文物局相关人士当时表示,并没有收到北师大对博物馆的备案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