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山西证券宣布将于6月16日开始配股,配股比例为10:3,配股价格为5元/股。本次配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含发行费用),募集资金将用于资本中介业务、债券自营业务及子公司增资。
山西证券的前身山西证券公司成立于1988年7月,是中国首批证券公司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一家经营稳定、管理规范、资质齐全、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创新型券商。通过本次再融资,山西证券有望进一步增资扩股,优化业务布局。
业内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去年底明确指出,要多渠道充实证券公司资本,支持证券公司在境内外多渠道、多形式融资,优化融资结构,增强资本实力,支持行业做强做优。随着再融资新规、新三板深改、创投新规等利好政策的不断实施,山西证券的配股正处于证券行业的发展期,提升其综合竞争力的时机已经成熟。
FICC 业务顺应资本市场大势发展 成为国内券商创新业态核心突破口
所谓FICC业务,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固定收益业务,将传统固定收益业务中的债券、利率、信贷、外汇、商品等业务和产品线有机融合,对完善券商全产业链、拓宽业务边界、推动行业高水平转型具有积极影响。
当前,经济环境处于快速变化时期,资本市场的战略地位前所未有,为证券行业的创新改革提供了良好机遇。随着传统业务的瓶颈和牌照红利的商业模式,尤其是佣金率的相对自由竞争,券商被迫探索新的盈利路径。以FICC业务为代表的新业务模式逐渐突破了过去单一经纪业务收入的限制,结合做市商差价、风险敞口管理、结构化产品设计等高附加值业务,成为券商拓宽业务边界、创新增量业务的重要环节,在券商收入结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根据国际市场的经验,FICC业务一直是国际投资银行收入占比最高的部门。其中,来自固定收益的收入占FICC子业务的绝大部分:
资料来源:联盟
国内本地券商受直接融资比例低、衍生工具少、汇率市场化、监管牌照限制等限制,FICC业务以固定收益为主。
山西证券作为证券业协会公布的29家证券行业创新型证券公司之一,对FICC业务的布局更具前瞻性。近年来,固定收益产品和特殊产品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金融业务影响力不断提升。
根据山西证券2019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的FICC及期货业务成为其业绩的重要支撑。其中,固定收益业务客户覆盖率不断提升,品牌效应增强,交易活跃,业绩大幅提升。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评为2019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活跃交易商。反映在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到,近三年山西证券固定收益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17年的5.29%提升至2019年的13.89%,复合年增长率达75%,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同时,山西证券凭借前瞻性的战略定位,在债券交割量方面享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数据,2016年至2019年,
tock-word">山西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交割量高居行业第6位,与华泰证券、中信建投以及招商证券,享有同样的市场份额。数据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 华泰证券研究所
据山西证券的本次配股资料显示,本次发行拟利用不超过2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债券自营业务,其中就包括了扩大固定收益证券投资业务。公司表示,在债券市场深度调整,收益率不断走高的背景下,公司未来将继续在注重资产安全性的前提下,扩大业务规模,布局FICC全业务链条,进一步发挥债券投资能力的优势。
注册制推进券商业进入大投行时代 业绩有望超预期增长2019年我国债券市场平稳运行,呈现窄幅震荡格局。债券发行量大幅增长,存量规模稳步增长,交易结算量增幅扩大,市场流动性有所提高。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27.04万亿元,同比增长19.65%。预计2020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环境下,债券市场将继续稳健支持中国经济发展,深化融资功能。
长期来看,证券行业享有明显领先其他金融子行业的政策面利好。年初至今,以全面注册制改革为核心的行业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方案“出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了“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等内容。同时,新三板精选层也将持续利好券商投行业务的增长。更加层次分明、分工合理、高效互补的资本市场结构体系,将使券商的其他业务也间接受益。
先从备受市场关注的注册制改革来说,首先,注册制下IPO将明显扩容,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监管机构对发行人只作合规检查,不进行专门核查,有利于缩短证券发行的时间,提高发行效率。以科创板为例,科创板IPO从受理到完成审核的平均周期仅在140天左右,而传统的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的审核平均周期为400天左右,时间缩短效果明显。随着注册制改革后IPO审核效率的提升,创业板IPO会有明显的扩容。
其次,注册制发行下券商投行将从通道发行回归定价与销售本源,相应地承销费率不会下降,甚至会出现上升趋势,也就是说,发行审核的放松并非降低、反而提高了发行费率。根据华西证券研报,发行审核较为宽松的创业板发行费率持续高于中小板,中小板发行费率又持续高于更为严格的主板。此外,在各家券商对科创板IPO企业“争夺”的背景下,其IPO平均承销费率仍高于5.5%。再次印证了发行审门槛的放松后,发行费率不降反升的情况。
除IPO扩容及发行费率的提升对全行业的利好提振外,日前上交所在回应两会代表委员意见时表示,将在科创板适时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单次“T+0”交易,保证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保证价格发现功能的正常实现。“T+0”交易,对券商行业无疑又是一个利好因素,最显性的是能够增加证券经纪和信用业务收入。同时,从近期金融委和上交所的表态看,后续资本市场深改政策有望超预期,包括长期资金引入、以及上述提及的创业板注册制进程和市场基础制度等多个方面,利于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和券商盈利增长。全年看,券商盈利增长有望超预期。如果市场情绪改善,券商的业绩和股价弹性将更为显著。
以注册制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全面深改,叠加两融扩容、股指期货松绑等放松交易管制政策,以及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的转移等利好因素,券商行业高基数下业绩仍有望超出预期。
本文源自挖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