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预灌封注射器龙头股 国内注射器龙头企业

疫苗接种正在迅速普及!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消息,截至5月17日,mainland China累计接种新冠肺炎疫苗42199.1万剂,以每天1350万剂的速度递增。

这导致衍生消费品行业中33,354支注射器的数量增加。

由于疫苗接种导致的订单大幅增加,中国注射器厂商的生产压力前所未有。有从业者表示,年初他们的注射器价格从疫情前的每支0.1元人民币涨到0.3元人民币上涨了两倍多,订单要等到年中才能完成。

坐拥中国最大的预包装注射器制造商,山东高伟有限公司(01066.HK)成为注射器的大赢家之一。过去两个月,其股价上涨了40%,市值超过800亿港元。

高伟的创始人陈雪莉多次出现在财富榜上。在202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他以175亿左右的净资产排名第170位,为人非常低调。

高伟创始人陈雪莉来源:官方微信官方账号

令人惊讶的是,随着近年来频繁的资金流动,他的家族将有机会掌握四家上市公司,并成为一家银行的最大股东。

福利院起家

在陈雪莉开始并不容易。

1988年,37岁的陈雪莉在威海一家福利院做院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次性输液器的商机,创办了营业额2.5万元的“小作坊”——威海医用高分子制品总厂,当上了厂长,进入了医疗机械领域。

在创业初期,陈雪莉建立了一家工厂,为福利院的人们谋生。1998年工厂改制更名,开始走技术创新路线,扩大产品种类。其业务逐渐从输液器扩展到临床护理、创伤管理、血液管理等八大领域。高伟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基地之一。

2004年,其高伟股票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威海首家境外上市公司。当年营收4.08亿元,利润6588万。2020年营收增至113.54亿,净利润达20.3亿,16年来分别增长了27.8倍和30.8倍。

在精致而苛刻的医疗领域,它会一直持续下去,绝非偶然。

陈雪莉在管理上非常严格,一直有一个“10000-0”的理念,那就是产品十分之一的缺陷就意味着100%的失败!而且商业敏感度高,愿意花大价钱研发。

高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2002年,陈雪莉去美国谈判一个项目。谈判当天午饭后,美方负责人说要做心脏支架手术,5点以后才能继续。出于职业敏感性,陈雪莉和美国人一起去了。手术是在一个很普通的诊所做的,只用了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后,美国人可以自由行动,谈判如期进行。

陈雪莉震动很大。心脏支架通过支持心脏血管有效治疗冠心病,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在中国,心脏支架依赖进口,价格高达5000美元。中国人必须做这种手术

属不易。他就延揽人才,大胆研发生产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心脏支架,最终成功将费用降低到了万元以下。


至2017年,占据医疗器械15个关键的细分市场中,威高已布局了11个细分市场,单是威高股份即有8大核心产品线。


多元化的产品组合,也便于以一站式方案招揽客户,其渠道网络非常严密。


截至2020年,威高股份的国内客户总数高达6674家,包括医院2654家、血站414家、其他医疗单位985家和经销商2621家,海外客户总数为6032家。


注射器暴涨


2020年,陈学利控制的威高股份,未明显受益于疫情。


在其业务组合中,临床护理类产品(输液、注射、穿刺等血管输液器械以及其他)一向体量最大,不过,疫情下临床开放受限,表现平淡,销售额同比仅增长0.3%。


但是,新冠疫苗需求提升下,药品包装业务(包括预灌封注射器、冲管注射器)异军突起,大涨32.2%,以4.2亿贡献了最大的增量。


威高股份旗下的威高普瑞,是中国第一家取得注册证的预灌封注射器(预充式注射器)的生产厂家。公开资料显示,其年生产预灌封注射器能力达1.5亿支,国内规模第一,市场份额占比一度高达75%。


预灌封注射器


预灌封注射器是一种新兴的新型药包材,兼具储存药品和注射两种作用。相比传统冲管注射器,预灌封注射器注射效率更快,也不会有二次污染或混用的危险,常用于疫苗注射。2005年,陈学利领导开发了中国第一条预灌封注射器生产线。


根据“联合资信”2019年的一份评级报告,威高集团是国内最大的输液器、注射器生产商,今年的注射器销量表现将更值得期待。


威高集团3月末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海内外疫苗注射器需求量不断增加,订单量同比增长3-4倍,订单已经排到6月;1ml注射器(疫苗用规格)产量比重也由原来的30%增加到60%。


“1ml普通注射器总体呈现国外紧缺,国内量价齐稳的情况。”威高官方表示。


为了扩大产能,威高扩建了包括注射器车间、预灌封注射器车间等生产设施,以满足销售需求,有建成的新车间已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威高共为新冠疫苗包装制造预灌封注射器4500万支,今年产能将扩大到5亿支。


子承父业


2020年初,威高投资100亿元,在威海启动生物疫苗、血液灭活灭菌装备、感染控制系统工程三大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将带来260亿收入。


威高集团生物疫苗制药、X射线辐照装备、感控气体装备三个项目开工仪式


陈学利出席了开工仪式,公开致辞的却不是他。2018年,67岁的陈卸任威高集团董事长,转入幕后,但是,公司业务运作依然频密。


2018年初,威高股份以约8亿美元的对价,收购美国医疗器械公司爱琅,后者主要从事研发、制造和销售血管学、心脏学及肿瘤学介入手术器械。威高已公开表示,可能分拆该业务,完成独立上市。


2020年6月,威高发布公告称,建议分拆山东威高骨科,并于科创板独立上市。今年2月底,威高骨科IPO申请获得科创板上市委的批准,陈学利控制了约9成的股权。


其实,陈学利不只在医疗领域顺风顺水,同时以金融和建工两大方向进行拓展。


威高金控成立于2017年,下辖股权投资、融资租赁、资产管理、金泰小贷等多家金融类子公司。


尤其难得是,其参与设立了山东省首家、全国第12家民营银行——威海蓝海银行,威高持股30%,为第一大股东。截至2020年底,该银行的总资产为380亿,拨备前利润为8.53亿。


2018年,陈学利以2.83亿元控制华东数控,进入数字机床领域。如果威高骨科和爱琅顺利上市,其将坐拥4家上市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1月,陈学利之子、44岁的陈林接任威高集团董事长之位, 威高股份随后也进行了人事调整,外界猜测,其上任会为威高集团注入更多年轻思维。报道称,他将带领威高集团在2025年突破千亿营收。


威高集团董事长陈林 来源:威高公众号


即便如此,支撑这个千亿帝国最坚实的基础,恰恰是注射器、输液器这类看似不起眼的器械产品。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