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新规,创业板股东减持公告规定

2017年5月27日晚,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号公告(证监会公告[2017]第9号,以下简称《减持新规》),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以下简称大股东)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的减持行为,并于当日实施。

据业内人士分析,新规填补了此前减持规定中未提及的诸多“漏洞”,包括固定减持和大规模交易减持。

同日晚间,沪深交易所相继发布相关细则,完善配套业务规则。

据接近监管部门的分析人士表示,减持新规和规则弥补了证监会2016年1月1日公布的诸多漏洞,能够有效遏制非公开发行股票减持、大宗交易、股权质押以及董辞职等行为。

“本条及细则实施后,减持行为将更加适度。不利于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如果股权质押不补仓,触及强制平仓线,在质押协议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诸多法律纠纷。”那人说。

堵漏大宗交易“过桥减持”

2015年7月8日,因a股市场大幅波动,证监会发布临时措施“18号文件”,规定大股东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

2016年1月7日,在18号文件半年“有效期”届满前,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重点对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具体方式减持股份作出详细要求,限制范围不包括其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的股份。

但事实上,2016年1月发行的《若干规定》为大宗交易留下了“后门”,此次发行的减持新规填补了“后门”。

沪深交易所发布的《实施细则》指出,大股东减持或特定股东减持并采取大宗交易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大宗交易的转让方和受让方应当明确其买卖股票的数量、性质、类型和价格,并遵守本规则的相关规定。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转让的股份。

一位券商负责人向《www.thepaper.cn日报》解释称,限制减少大规模交易增加了大规模接收资金的“过桥”成本。“这种情况下,在收到原股东的筹码后,大宗也会想方设法维持股价或抬高股价,给自己出货的空间。”

这位人士表示,目前的情况是,一般的大宗交易打九折,转让方原本有10%的利润率,所以收到后会直接抛出,让散户接手报价,“但这在未来是不可能的”。

堵增解禁后减规

根据减持新规,持有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这部分股票的,除符合前款规定外,减持金额自解除限售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超过该股东所持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50%。

根据上述券商分析,减持新规进一步细化了大股东减持的时间和数量限制,短期内对市场有利。“这相当于吃了一颗缓释胶囊,因为它驱散了市场对大大小小股东的担忧,以及解禁减持的增加。”。消息人士称,“减持的股东仍会减持,但根据新规,90天内竞价减持不能超过1%,持股5%以上的股东至少要在5个季度内减持。”

不过,这位人士认为,新规可能会改变参与机构的交易行为

该券商解释称,为了弥补这一机会成本,大股东可能会通过两种方式让股价走高:一是缓慢抬高股价,将解禁后12个月至24个月的股价维持在高位;第二,有可能在减持50%的年份先提价,这样12个月内解禁的50%股票就可以覆盖所有成本。

“不然会增加资金去炒固定股

作力度。”该人士称,减持新规对定增还未发出的股票可能会造成利空,由于找资金将更麻烦,因此未来资金对参与定增可能会更谨慎,因为(定增期)时间越长,不确定性越长。


不过,该人士同时表示,以后真正能够发出定增的股票,未来的机会可能会很大,尤其是项目较好,对上下游产业链有促进的项目。


未来将更注重公司业绩


减持新规还规定,因司法强制执行、执行股权质押协议、赠与、可交换公司债券换股、股票收益互换等方式取得股份的减持,适用本细则。


此外,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被质押的,该股东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2日内通知上市公司,并按本所有关股东股份质押事项的披露要求予以公告。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出资方也要受新规限制,所以出资方为了自身的安全,会降低强平风险,降低折算率。如此一来,质押的折扣率或继续降低。


“总的来说,至少从短期来看,减持新规对A股还是有正面的利多效应的。”上述券商人士分析称,长期来看,减持新规是个“缓势”,等于拉长了资金做空的时间,也就是说从“急跌”变成“慢跌”。


而从二级市场投资看来,就要更注重于公司的质地和业绩了。“质地好的公司减持出来的筹码可能就会被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接手,公司质地不好的话可能就会被一波波往下砸,只是延长了下跌时间。”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未来大股东配合游资炒作股价的方法难度将越来越大,忽悠式定增也会减少,大股东要靠运营好公司赚钱了。“因为想要靠题材消息拉升股价配合减持赚钱的路多了不少障碍,而对于蓝筹股业绩好的股,资金会不断流入;没业绩、经营不善的个股可能会慢慢变成仙股。”


业内人士:完善减持制度及时果断


对于二级市场来说,业内人士认为,减持新规有利于减少大股东减持对市场的冲击、提振市场信息,促进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澎湃新闻表示,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对上市公司更了解,也具备较大的信息优势,如果不对大股东减持的现象进行规范,可能会出现一些大股东利用信息优势“精准减持”,侵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大股东减持,也会给市场形成强烈信号,即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并不看好,会形成不好的示范效应,对公司的二级市场股价造成影响。


杨德龙对证监会完善减持制度“点赞”称,证监会完善减持制度是非常及时、果断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举措。在海外成熟市场,对上市公司股东减持都有明确规定,对违规减持、恶意减持都有相关规定进行约束和惩罚,中国市场完善相关规定是非常必要的。


证监会在当晚发布的“答记者问”中指出,随着市场情况的不断变化,一些上市公司股东集中减持套现问题比较突出,市场反映强烈。


其中,上市公司股东和相关主体利用“高送转”推高股价配合减持、以及利用大宗交易规则空白过桥减持等行为时有发生,等等。这些无序减持、违规减持等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中小股东对公司经营的预期,也对二级市场尤其是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同时,产业资本的大规模减持,不但会令股市承压,危害股市健康发展,也会给整个宏观经济带来危害,使实体经济面临“失血”风险。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存在,将会严重扰乱市场正常秩序,扭曲公平的市场交易机制,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利于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依法予以规范。


证监会指出,修改后的减持制度将更有利于引导产业资本专注实业,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对投资者预期的影响,应该说皆是正面的。


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贯彻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的要求,加大对违法违规减持行为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于减持过程中涉嫌虚假信息披露、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法,从严惩处,确保市场主体严格遵守制度规范,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效维护市场秩序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