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主要介绍了3 1项目和我在这个项目上的工作。今天,我将谈谈项目的生活。
和往常一样,我们从衣食住行和娱乐方面来谈吧
(1)服装
在水电十局,我去过2个国家,3个项目,一个国家是西非的尼日尔,另一个国家是老挝,我呆过一个项目,也就是这次录的3个1项目,所以可以知道各国都是又热又热的,所以当然短袖短裤拖鞋一年四季都要去世界各地,一般都是工作服,劳保鞋,安全帽,反光背心,安全带等。对一件事或一个人印象深刻,我就忍不住笑。他就是后来来到现场的大厨,周WY,周师傅周大厨。在我对这个项目的记忆中,除了他刚到项目的第一天,我给他拍了一张照片,做了一个项目身份证。2016年12月27日,我们的签证即将到期,我们去老泰边境办理手续的时候,他穿了一件外套,项目里其他人几乎都是赤膊上阵。
这是我们每天早上都会召开的安全生产晨会。SK安全员每天都会强调一些安全问题。看来SK安全员都是菲律宾人。说完一句话,哲夫的翻译美女们会帮我们翻译。由于本项目管道焊接的焊工均为泰国焊工,一名泰国监工Pong也会为他们进行泰语翻译。大家可以从晨会地图上看到我们的衣服;
(2)食物
每天吃的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我和焊工李FY于2016年2月20日到达现场。当时只有项目经理刘h,财务美女刘y,中国焊工马B,可能是外部铆接师傅王T,和我大学同年来公司的张SL,或者有铆接工人张h,大概也就几个中国人。当时很多设施不齐全,有些办公室没有配备空调,也没有办公桌。2月20日至4月13日,我们项目近两个月没有厨师,也没有负责后勤的人员。都是金融L美女和一个中年老太太,负责买菜做饭。这是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因为没有厨师,你知道我们吃了2个月什么吗?每天早上,我们自己去厨房下面吃饭,简单做了一些当地的调料,就凑合着吃了。我当时真的觉得我很想逃离这个项目,因为我不知道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每天,每天早上,我都很快吃面条。
吐了,

当时为了纪念这吃面快要吃吐的日子,专门叫室友王君给我拍个照,留作回忆。
中午的饭菜就是财务L以及其他几位当时在场师傅以及项目经理各显神通吧,吃米饭,当时人大概就7-8个人,反正每天中午大概就是三菜一汤吧,大家围坐在一个圆桌上,味道良莠不齐,凑合吃吧,也就这样持续了2个月左右直到厨师降临。


所以第二阶段,当然就是厨师和后勤到来的时候,加上4月份开始陆陆续续又来了一些工人师傅,看了下我当时制作进场人员ID卡的台账,4月份来了相当一大批人,中国人大概就来了13个左右,还招了很多当地劳工,大概11个左右,这个时候开始项目上才开始有点人气了,我看了ID记录,高峰期大概有40多个吧(很多中途焊工考试没通过又派遣到另外项目,有的这边干到一半又去了这边另外一个东沙宏项目),加上估计20个当地劳工以及泰国焊工团队大概11个人;扯远了,厨师来了当然吃的饭菜就会有所改善了,早上不再是面条,而换成了包子馒头,反倒吃面变得很少了,反正每次做了什么酸菜鱼或者其他汤汁不错的菜,厨师第二天早上都会安排煮面吃,之前吃到想吐,现在每天还挺想吃面的,我想主要还是吃少了,加上有汤汁,有挺不错的老挝调味料,特别是那个花椒油,哦,真是太爽了。太沙拜了,老挝语好吃的意思,如果没记错的话。


厨师来了,味道总体上会有一个提升吧,虽然每个人做的菜吃久了都会吃腻,但是我还是挺满足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项目其实挺小的,人不多,加上浙江富春江也就是我们业主的中国人也就坐个3-4桌人,所以都是小炒,而之前非洲的2个项目,项目人都好几百人,所以都是大锅菜,都是用餐盘打饭打菜吃,更难吃,所以这边我感觉挺好的,到了逢年过节,厨师也会做大餐,真的很美味,上个图让大家感受一下:




当然除了项目上厨房做的吃的,我们安装处的年轻小伙也常常和浙富的年轻小伙去阿速坡城里去吃当地的好吃的,几乎每次去城里必吃的肯定是老挝的新达,也就是老挝火锅,自我感觉比国内的健康好吃,上点图片给你们瞧瞧:



它的上面就是相当于烤肉一样,周围就煮蔬菜,虾,鸡蛋等等,看着好像很一般,但是我个人觉得很好吃,反正每次我们去阿速坡几乎必吃老挝火锅,搭配着老挝啤酒,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人生美哉!还有就是常去的一家船餐厅里面的传统老挝菜,老挝小吃,真的超级好吃,记得SK的韩国棒子请过浙富和我们安装处的人一起去那里吃过,算是这个地方相当有特色的一家餐厅了,把餐厅建在河中,傍晚还可以欣赏美丽的夕阳,小酌这老挝的享誉世界的老挝啤酒,别提多惬意了,关键是这船餐厅真的超级符合我的胃口,我觉得真的超级好吃;









在老挝我最爱的美食包括老挝的米粉,老挝的国菜达摩哄,也就是凉拌木瓜丝,还有就是冬阴功或冬阴巴,不知道是泰国传过来的还是东南亚几乎都有这道菜,就连老挝的酒米饭我都觉得超级好吃,我觉得肯定是米的原因,加上他们煮的方式,很糯很糯,他们一般用那种竹子编制的小桶盛装,吃的时候用手抓上一小坨,反复捏几下,沾着老挝菜或者就是简单的凉拌木瓜丝,还有老挝啤酒,哇,我真的快受不了,真的好想立刻,马上飞到老挝去吃这些好吃的东西;
老挝米粉:给我们四川吃的感觉材料口感完全不一样,比较硬一点,不那么容易断,你去老挝米粉店叫上一碗米粉,老板会给你配一筐蔬菜,里面有生的青辣椒,生豇豆,薄荷草,切块的柠檬(这个主要带来酸味,相当于我们的醋的作用,只是好像他们没有醋)不同的店蔬菜可能稍微不一样,有的多一点品种,还有就是很多人都不敢吃的臭鱼酱,辣椒,生豇豆,这些既可以沾着臭鱼酱来吃,一口米粉一口生豇豆,辣椒;这个算是我的最爱之一了吧;


达摩哄,凉拌木瓜丝,真的也是我的最爱,我觉得这道菜的精髓在于他们当地人的那个作料,我知道有柠檬汁,小米椒,反正还有其他一些作料,吃起来辣辣的,很清爽,超级下他们的糯米饭;


冬阴功/冬阴巴,冬阴就是酸辣的意思,功是老挝语或泰语虾的意思,巴是老挝语或泰语鱼的意思,所以冬阴功,冬阴巴,就是酸辣虾汤,酸辣鱼汤的意思;可能很多初次吃的人觉得它有一股很冲的味道,因为它里面加了一种像什么树叶一样的,一种像麦秆一样调料的原因,但是我觉得这道菜超好吃,而且这个汤超级超级好喝,泡饭也超级好吃。



Beerlao老挝啤酒:这个是去了老挝必须要尝试的,有普通的,还有一种小瓶的更纯也更贵一点,都特别好喝,我想老挝如果少了老挝啤酒,可能就不叫老挝了吧,我估计老挝啤酒对当地GDP的贡献估计要占到50%的地步,beerlao牌啤酒几乎垄断老挝市场;口感也是相当不错;


老挝我肯定会再去一次体验他们的美食的,真的特别喜欢这种酸酸辣辣的东南亚味道,太符合我的胃口了。
对了在3+1项目是我们也吃了很多东南亚的水果,像火龙果,小芭蕉,山竹,龙眼,椰子,菠萝蜜(我吃不惯)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水果,反正几乎每次都是财务美女去城里采购的时候带回办公室的;那个小芭蕉,记得好像是浙富王买回来还是谁,买了很大很大一枝,很小很小的一个个,但是口感很不错,我们挂在办公室门口,谁要吃就去摘几个来吃,因为太多了,结果后来没吃完,就坏掉了许多,不过口感比香蕉好吃,主要很小很短一个个的,感觉每个都是精华;



(三)住
说完吃的我们来说住宿,这个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做工程,几乎90%都是住项目板房,其他的条件好的公司就是租当地的房子或别墅,也有的可能住酒店吧,反正我几个项目全是住的板房,不过这边感觉还不错,床是木床,一个寝室2个人,带有洗手间洗澡的,这个洗澡的热水器是那种电热的,感觉效果挺好,我感觉比其他几个项目的板房好很多;



(四)行
这个感觉没什么可说的了,办公区办公室就挨着寝室,寝室到工地就走路5-6分钟吧,很方便,从来没见过这么方便的,尼日尔伊姆矿项目从营区到办公区开车都是接近20分钟,办公区到各个施工面又是很远很远,必须得有车;所以这边算是很方便很方便了;
现在回想,这个项目虽然工资真的不高,给国内差不了多少,我记得每个月几乎差不多,7000左右,但是真的比较舒适,我自己一般上午花个2-3个小时就完成一天的工作,下午准备下第二天的验收申请及其他资料,可能我待的那段日子几乎都是预埋期,所以工程量很少,产值也上不去,所以工资也就上不去,高峰期后来听他们说,应该能拿到10000左右吧,或者更高一点;记得每天的日子就是晚上一般和室友玩手机玩的较晚,第二天一般闹钟要几次才能叫醒,很多时候都是外面开始开安全生产早会了才急急忙忙洗漱或者先开早会吧,开完就回来洗漱或者去食堂拿馒头包子去办公室吃,遇到吃面的时候就会起来早点,或者提前一天问好厨师第二天是否吃面,因为有汤汁,那个面真的很好吃,大家都不想错过,做工程的也就对吃的比较在意了。整个项目其实那段日子都比较闲适,每天工作都有,但是都不是特别多,做完了大家就都早早回到寝室休息,吃饭敲声音了拿着自己碗筷去食堂吃午饭晚饭了,对了,每次要吃中午或晚饭时,老挝帮厨小妹就会敲击悬挂在食堂房檐下的铁块发出撞击声,听到声音,哦,饭菜已经上桌摆好了,可以吃饭了,于是大家一个一个都从洞里,哦不,寝室出来了,走向餐厅,围着圆桌做好,人齐了就开吃;感觉挺特别的,回想起有种莫名的搞笑;

看吧,这个就是从工地现场看我们营区,就这么近,几分钟就走到了
(五)娱乐休闲
这个嘛就看下一篇吧,也是我觉得需要单独成篇的,很美好的记忆。
持续更新中。。
记得关注,点赞,留言评论
其他东南亚老挝系列文章入口(点击蓝色字体可跳转阅读):
2、 我在东南亚老挝一年的生活与工作(2)——项目工地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