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顺应时代的大潮,中国创业大潮时代

近日,上市公司发布了2020年年报。部分消费公司年报反映了“衣食住行”更新的大浪潮,消费升级潜力无限。同时,近日28部门联合发布《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将进一步支持新消费发展。专家预测,多项有利于消费升级的政策措施将密集实施,有助于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

消费升级势不可挡

消费升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国家统计局局长纪宁哲此前表示,2011年至2019年,中国的消费率平均为53.4%。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3%,比资本形成总额高11.2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表示,消费升级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知识支付、在线直播等线上销售,新潮鞋等个性化消费,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型大宗商品消费,脱脂奶、有机蔬菜等健康消费。

上市公司over the rainbow的年报显示,零售端的消费升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6年,公司推进门店品牌置换,积极发展全球直采业务,拓展自有品牌业务。2017年,公司开发了全新的超市品牌“sp@ce”,并开设了无人便利店等创新业态。2018年,公司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为客户提供零售和服务。2019年,公司通过业务业态升级,持续升级实体店体验,如在over rainbow购物中心门店打造特色主题街区,开发数百台free joy项目设备。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调整升级将带动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纪宁哲说。

消费升级给很多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在食品饮料领域,川财证券分析师欧阳遇见对新茶饮料市场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预测,2025年新茶市场规模将达到3400亿元。在纺织服装方面,郭进证券分析师李杰认为,受益于消费升级下人们对运动健康的更高需求,运动装有望成为服装板块的黄金赛道。

加快提高供给质量

“要抓住消费升级的机遇,企业不仅要抓住电子化、数字化带来的消费方式转变的机遇,更要着力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鹤林说。

不少上市公司积极探索线上销售,加强电商营销和直播带货。例如,超彩虹股份的线上平台销售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同比增长近300%。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灵活应对供给是扩大和增强内需的关键。比如菜刀、奶粉、马桶盖等日用品,很多人都倾向于买洋货,更不用说高档商品了。这不是内需的扩大,而是内需的流失。要释放潜在需求,并将其转化为真正的国内需求,供应非常重要。只有生产出合意的东西,消费意愿成为行为,才能真正形成内需。

潘鹤林表示,消费升级更多的是深化供给侧改革,企业要从主业出发,抓住新消费的窗口,聚焦零售业态、互联网医疗、数字旅游、在线教育等领域。

开辟更多消费增长点

纪宁哲指出,经济增长取决于内需。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在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供给。


展望未来,政策应更好发挥促进消费的作用。从供给端来看,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认为,深挖消费潜力,尤其要坚持公平竞争、守正创新。创新型产品、绿色产品以及服务消费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线上渠道消费潜力也有很大空间。


“支持消费的政策还需要更多细则,要将好处落到细节上,真正利好新兴产业。”在盘和林看来,新兴产业日新月异,很多模式、业态可能会在未来被改变和颠覆,要包容更多新业态产生。同时,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只有市场需要的、用户认可的业态,才是值得发扬光大的,这方面政策应该起到助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赵忠认为,更重要的是,应发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破除消费升级的障碍。一是抓住农民工群体,从户籍、土地、教育等多方面入手,促进农民工群体增收;二是保持收入稳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预防性储蓄从而促进消费;三是借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