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黔西县自主创业补贴申请表 江阴创业政策

近日,国务院第四巡视员表扬江苏“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考察期间,江苏在营商环境三项重要指标中排名第一。江苏的“分配服”改革措施也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督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江苏省委、省政府坚持把“配送服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第一步,把“审批不开会(服务)”作为改革的重要抓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不见面”做事,赢得人民的赞扬

10月17日,家住镇江新区的朱美琴亲身体验了“不见面”的便利。她通过江苏省政务服务网登录镇江市电子服务平台,根据网上提示上传执业药师注册申请表等7项材料。短短9分钟,工作人员就完成了从后台受理到审核电子材料,再到打印执业药师注册证的领证流程。第二天,朱美琴收到EMS江苏政务快报发来的执业药师注册证后,忍不住感叹:太方便了!

目前,镇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开会”审批事项占全部审批事项的97%以上,各审批事项整体办理时限较法定时限缩短60%以上。

近年来,我省在“网上办理、集中审批、联合审查、区域评估、代理制、不开会”的指导下,以“不开会”为原则,以“开会”为例外,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进“不开会审批(服务)”,首先要明确哪些事项可以“不开会”。今年7月13日,江苏首批11458项“不符合审批(服务)”事项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公布,涵盖教育医疗、农业生产、企业登记、税收征收等与人民群众和企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领域。相关审批(服务)事项可以通过网上申请审批和快递服务轻松快捷地解决。

目前,我省正抓紧印发第二批省级“不再审批”项目清单,修订完善《责任清单》,重拳管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坚决斩断“伸向企业的手”,让企业和群众尽可能做到不见面就办事情。

多方联动打造服务品牌

线上运营是“不见面”的前提。6月28日,江苏政务服务上线,创造全国“四个第一”:

首个按照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建设标准建设的政务服务网络;首个政务服务网络实现政府权力清单“三级四同”全覆盖;首家政务服务网开设综合旗舰店;首个在同一网络上开展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12345热线服务的政务服务网络,实现网上服务平台与实体服务大厅的融合发展,支持统一身份认证和网上支付。江苏12345网上功能不断拓展,EMS投递服务已实现省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全覆盖。按照“应一路走线上”的要求,10月底前,我省80%以上的政务服务将在网上办理。

“不开会审批”已经顺利实施,部门之间的协调非常重要。6月初,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全省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审批不开会”几乎涉及全省所有职能部门。省编办负责加快推进改革的日常工作。省发改委率先改革优化项目投资网上审批。条款

事后监管,加快“不见面”落地

“江苏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落实非会议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中央行政体制改革精神。”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不见面”让人们少跑腿,也消除了面对面审批可能产生的寻租和腐败。“不见面”是一个标签,它提出了政府工作的一个目标,即通过信息化和现代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切断不必要的审批环节。

前置审批简化,事后监管责任更大。根据“谁批准,谁负责?”

”“谁主管、谁监管”“谁行权、谁担责”原则,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确保“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举措落地生效。各市县政府和省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承担改革的领导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对一些难度大的改革亲自推动,对重大问题敢于拍板。


鼓励基层创新。在法律法规许可的条件下,只要有利于就业创业、有利于为市场主体减负、有利于促进社会投资、有利于改善营商环境、有利于增进群众福祉,都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信用信息平台,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统筹利用执法资源,推动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全省推广南京栖霞区网格化管理和江阴徐霞客镇乡村治理“一张网”经验做法,形成有效监管的合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推动监管更加精准有效。(黄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