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项目投资情况如何 项目资金规划怎么写

来源:经济信息日报

重大项目迎来建设黄金期。近期,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部署密集开展,年度和中长期投资计划落实,重大项目推进任务书敲定。不少地方还发起“项目大会战”,推动项目审批全面提速。分析指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启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既是疫情后经济稳定增长的需要,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

6月16日11时,“西电东送”国家重大工程——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成功并入南方电网。至此,乌东德水电站实现了12 85万千瓦机组全部按期投产的目标,全面进入运行管理新阶段。

最近,全国各地投资激增,重大项目如火如荼。6月15日,浙江首条自建自营电气化铁路——金台铁路试运行,距离正式开通又近了一步。

目前,全球在建的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也向7月1日前首批机组投运的目标发起了最后冲刺。中国能建葛洲坝机电有限公司负责右岸地下电站8台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调试。目前,已投产发电的第一批14、15号机组已完成水试和超速试验,方可进网。预计7月1日前实现并网发电,其他机组安装进度满足计划要求。

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继续发挥。国家统计局6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稳步回升,同比增长15.4%;以2019年1-5月为基期,两年平均增速为4.2%,比1-4月提高0.3个百分点。投资增长势头增强,先行指标持续改善。1-5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9.0%,年均增速8.4%,比1-4月提高0.9个百分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投资体系与政策研究室主任吴友红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1-5月,中国经济运行自去年二季度以来持续稳定恢复。然而,经济持续稳定复苏仍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国内外仍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国内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今年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在这方面,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做了一系列安排。6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最终确定了“十四五”重大项目推进任务书。会议要求,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在发挥好基本消费主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了一批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重大工程项目,涉及科技攻关、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民生补短板、文化传承发展等重点领域。要统筹中长期发展和年度经济运行,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合理把握今明两年投资强度,及时合理调整投资结构

地方政府也加紧部署,实施年度和中长期投资计划。5月17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纲要》。“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安排重大建设项目245个,总投资82637亿元。其中,实施项目235个,包括许多备受关注的工业、交通和社会民生项目。

河北省发改委近日表示,“十四五”期间,河北省谋划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项目,可显著优化生产力布局,形成带动示范效应。其中,在能源设施方面,我们将重点建设一批电力设施,升级煤矿,建设可再生能源基地,提高天然气输储能力

tity-word" data-gid="7340901" qid="6543192919254275335" mention-index="0">氢能应用示范项目;到2025年,河北省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4300万千瓦、5400万千瓦,努力建成绿色清洁高效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和消费体系。


为加快重大项目调度和建设,从6月1日至9月10日,黑龙江省开展百大项目“夏季大会战”,要求逐项目分解月度投资目标,按月对标落实。会战期内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资金到位率、按期竣工率分别要达到90%、80%、80%、100%。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要全面启动落实“十四五”规划设立的重大工程项目,尽可能早地形成实物工作量,既是对疫后稳定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配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梳理筛选出有效的投资项目,以此作为财政资金发力的重点方向,同时还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通过PPP等多种模式解决重大项目的融资需求,对已明确的重大项目要加快入库和相关审批,在提升项目审批和环评等效率方


面进一步发力。


“从以往情况看,受土地、能耗、资金和征地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的重大项目前期推进困难,甚至暂缓实施。推进重大工程项目落地,要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发挥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功能,创新重大工程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做好全流程管理和服务,加强沟通协调,强化督促调度。”吴有红说,同时要加强要素保障,突出资金、用地、用能等要素安排和重大工程项目需求精准匹配,创新重大工程项目投融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