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月31日、2月3日、2月10日和2月17日上班很晚,公司消失的时候,我就不用来上班了……”这不是开玩笑,而是张诚的亲身经历。
张成,湖北人,90后,研究生学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他在深圳某平台担任产品经理,有4年工作经验。今年春节期间,他提前回武汉过春节,随后疫情爆发。
“刚开始没什么感觉,以为武汉宣布封城是临时措施,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令张诚惊讶的是,这是解禁后的两个多月。当初,张诚也和单位沟通过,是否可以延迟上班。到了2月底,一些管理不善的公司受到疫情冲击,最后干脆宣布倒闭。张诚一下子成了“不需要上班的人”。
“我仍然很焦虑,即使面对疫情我没有失业。”张成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去年房贷在深圳买了房子,每个月还贷款要花一万多元。刚工作几年,积蓄不多,生活压力大。”接下来的几天,张诚开始在网上搜索招聘信息。受疫情影响,当时很多企业都在收缩业务规模,张诚的简历大部分都丢在了海里。
找工作不仅仅是像张成这样的“再就业者”的需求。今年,874万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他们也走上了就业之路。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谋划下半年经济工作。其中,就业问题明确表示“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疫情对青年就业的影响”。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了部分金融机构的招聘信息,发现去年有少数学校招聘人员完成了校园宣传。近期招聘需求主要通过社会招聘释放,即招聘具备与其岗位相匹配的业务能力的“技术工人”。从招聘的岗位也可以看出这些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
信托公司:突出特点支持就业创业
6月底的一天,某信托公司官微发布招聘消息——,公开招聘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信托业务、标品信托、信息技术、金融、财富管理等岗位人员。
三天之内,这一次微信推送成为“爆款”,阅读量突破6000人,是公司此前推送的几十倍。根据招聘信息,公司要求应聘者具备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或资格。比如在标准信托业务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具备资产管理或固定收益投资方面的研究分析工作经验,证券公司、银行、基金公司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具备基金从业资格;财务经理岗位要求3年以上金融机构营销经验,对金融产品和投资理财业务有一定基础。
保障就业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为了帮助企业招聘和促进大学生就业,一些信托公司还根据信托的特点开展活动。
7月10日,湖北省大学生就业直播启动。在此次活动中,“AVIC信托、创青春扶贫慈善信托”成为特别支持,此次湖北省专场活动将湖北省13家知名企业和120多所高校的毕业生进行了线上连线。
据了解,“AVIC信托暨青年扶贫慈善信托”成立于2018年7月。是由AVIC信托发起,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共同委托的扶贫慈善信托。其信托目的是资助和开展促进中国青年创业和扶贫发展的活动和项目,包括资助和开展中国青年创业和就业教育、创新创业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为保就业保民生,不少租赁公司积极落实《金融时报》要求,将“稳就业”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在家多渠道扩大人员招聘,稳定员工在家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进一步履行金融企业稳就业使命。
“今年我们进一步优化调整了招聘需求,主要是加大了人才的招聘力度。”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融租赁”)人力资源处相关负责人告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疫情发生后,公司在人员饱和的情况下,加大了人才招聘力度。与往年相比,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实习生招聘的规模和频次都有较大提升。其中,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较往年增长40%。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不少中信金租
名应届毕业生和社会招聘人员到岗,同时安排劳务派遣人员转正。狮桥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按照今年各事业部制定的招聘计划,预计公司在今年下半年还需新增岗位800个,以社会招聘为主,部分岗位经验不限。据了解,该公司现有员工超过4000人,业务范围已辐射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700余个县级市。
此外,为了稳定就业,租赁公司纷纷落实国家和所在地劳动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要求,规范用工管理,稳定劳动关系。如中信金租在疫情防控期间没有裁员、辞退员工,同时对于疫情防控导致特殊困难的员工,特别是孕期、哺乳期女员工等安排远程办公、居家办公和休息休假等关怀举措。
消费金融公司:积极吸纳技术和风控人才
今年年初,为寻求更大的发展平台,王薇(化名)从上一家公司离职了,本想着过年休整一下后再找工作,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的节奏,“因为上一份工作与个贷相关,所以也把求职的目标放宽,给有招聘需求的消费金融公司投了简历。”她说。
消费金融公司一直坚持面向社会进行专业化人才的招聘,在充实专业人才队伍的同时,促进当地就业。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赵国庆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公司成立至今,我们为重庆市促进直接就业2000多人,促进间接就业人数突破两万人。”
据赵国庆介绍,马上消费金融与重庆师范大学进行了合作,共建智慧金融与大数据风控实验室;与重庆邮电大学、中科院声学所在声纹识别等领域进行联合研究,同时吸引名校毕业生就职,引进专业人员组建技术团队。
可以看到,随着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大,消费金融公司对技术研发、技术运维、风控等IT领域的人才需求较大。
招联消费金融最新发布的社会招聘信息显示,技术类与风控类的职位多达16个,人数若干,包括了技术平台架构师、风控方向的高级JAVA开发工程师、反欺诈政策经理、IT方向的风控系统专家等。《金融时报》记者也注意到,其2021年的校园招聘也已经启动。
金融科技公司: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受青睐
今年3月份,张成接到了金融科技平台公司乐信的电话。“因为我来自湖北,当时担心招聘方有顾虑。但对方说没关系,只要符合职位要求,可以等疫情后入职。”张成对此十分感动。
在经历了线上的几轮面试后,张成顺利拿到了乐信的录取通知。武汉解禁后,张成返回深圳,顺利入职。如今他已经过了3个月的试用期,成为正式员工。
“促消费、稳就业是当前社会主旋律。为了与消费者及合作伙伴应对疫情冲击,乐信今年减免用户各项息费、服务费3.4亿元,主动增加了500个就业岗位,在岗人数增至5000多人,较疫情前(2020年1月1日)增幅达8%。”乐信首席人力资源官杨韵文表示,“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一直是公司希望持续吸引的,今年也将继续招聘相关人才,为稳就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开鑫金服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加大金融科技、大数据风控建模、供应链ABS等创新业务岗位的人才招聘力度,会关注人选与企业文化及关键能力的契合度。同时,也会向优秀的应届毕业生打开就业窗口。
本文源自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