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简”字很难做到。
“魔法很容易,但光有魔法是不够的。”简化复杂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水平。
华为的任给企业家们提了一个建议,“小企业不要讲太多方法论,把管理搞得太复杂”。
雷军也说过,创业公司不应该过度管理!他认为,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他已经想通了创业最重要的是什么。
在简化管理方面,雷军总结了三条经验,对创业者很有启发。
第一,创业公司最核心的事情就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才。
雷军说:“找人是管理的第一切入点。小米成立的第一年,他80%左右的时间都在面试,一个接一个打电话,谈行业牛人。
“你在采访牛人的时候,牛人也在采访你。”这份工作很难,但雷军明白他必须要做,因为要想简化公司的管理,保持公司高效运转,就必须保证进来的人都是优秀的人才。
牛人思维清晰,比较自律,有合作意识。这样的人真的不需要过度管理。一般来说,不需要管理的人有三个特点:
能力强,过来就能工作,能独立;高度的责任感对于减少管理行为是必要的。负责任的人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而不被别人催促;有了强大的自我驱动力,我们可以同舟共济。
第二,组织扁平化,不采取简单机械的KPI制度。
什么是KPI?意思是别人给你设定任务和目标。KPI考核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权威性管理。
雷军想要的是团队和下属设定自己的目标,掌握自己的节奏,对结果负责。
其实创业公司都是游击队,不能用正规军的方式竞争。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要充分发挥其优势。
小企业的优势主要是一点:灵活,小船,容易掉头。
“互联网上的大多数公司,如果你仔细看,都会有一点游击模式,那就是小团队、快速反应、扁平化,以及快速决策。我觉得这是互联网公司能做出来的关键,所以小米在追求超级扁平化……”
第三,要想实现“去管理化”,就要有相对平等、公平的管理氛围,就要让每一个业务单元都具备非常强的主动性。
为此,“去标题”是一个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小公司来说,内部不需要设置很多职级和头衔,这样不仅有助于内部团结和高效运作,还会让人觉得可笑。
小米早期有100多人,基本都是工程师职称,避免了人分“三六九等”的情况没有人拒绝接受任何人。
我认为老板必须想清楚这一点。排名可以激励人,但也有负面影响,不利于团队的工作重心和公司对人才的融通。
当然,公司规模大了之后,一个合适的头衔也是必要的。
可以说,“走向管理、KPI、头衔”是小米最初成功的法宝,让小米保持高效、团结、专注的状态,从而保证极高的竞争力。
无论你从事什么产品和业务,都要考虑它们的价值。只能是服务用户,所以雷军提出和用户交朋友。他指出,小米真正的KPI是如何超越用户预期,让用户愿意传递口碑,让用户成为粉丝。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公司的成功,首先是创始人的思想和格局的成功。否则,如果我们改变传统的老板,注重管理,严格评估KPI,内部有严格的层级,无论这个企业有多少资源,都很难赢得与雷军公司的竞争。
因为你成本高,离用户远,没有市场竞争力。任告诉公司管理干部,要真正认识到服务客户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这句话很有内涵。
客户是中心,企业的组织、流程、制度、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干部管理都要以这个中心来建设。华为和小米的创业成功证明了任郑飞和雷军的心法和方法是正确的。毕竟,创业必须遵循基本规则。
最后,如果你觉得开悟,有启发,请无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