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有一句话,在——年广为流传,“清知府三年,十万雪花银”。那么现在十万两银子是多少呢?
《儒林外史》是乾隆时期的一本书。据记载,当时优质大米的价格约为10便士/升。两两银子等于1000文钱,清代一升相当于现在的1.5斤。也就是说,1两银子可以买150斤大米在乾隆时期。普通大米的价格因地区而异,有的地方高达8元/斤,有的地方低至3元/斤。如果你拿最低价3元/斤,你就能拿到:
甘龙朝1两银子=150斤大米=现在的450元
所以,10万两银子=现在4500万元
好家伙!三年时间,县长赚了4500万元。难怪人们挤着头参加科举考试。难怪范进忠参加科举考试后会发疯。当官太爽了!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讽刺文学作品,我们都很清楚,他所说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然不是指正常的工资收入,而是指贪污所得。考虑到文学作品总是含有文学夸张成分,——的五折,“三年清知府,五万雪花银”,可以说是“飞蛾扑火”的良心。
即使打五折,也能拿到2250万元。一个知府怎么能贪污2250万元?其实不需要什么技巧。县令级别的官员贪污2250万元,根本就是几句话的事。明清时期的知府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市委市长,权力很大。你觉得我们现在这个级别的官员要2000多万元是个问题吗?不就是几个建设项目的返利吗?
当然,用米价作为购买力指数来换算清朝的白银和现在的货币并不严格,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心中会有比较具象的概念.
北洋水师致远舰舰长邓世昌去世后,光绪皇帝给了邓世昌一家10.2万银元的抚恤金。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是晚清的10.2万两银子和乾隆年间的10.2万两银子是不一样的。
根据清朝的史书记载,光绪年间一石米需要一百二十五银元。一块石头等于100升,而100升等于现在的150磅,也就是说,150磅的大米可以用125元的银子买到,所以一两银子可以买100斤米.
我们还是把现在的米价定为3元/斤,这样就可以得到:
光绪朝1银=100斤大米=现在的10万两银子=现在3000万元, 300元
光绪给了邓世昌一家3000万元的抚恤金,应该说是非常丰厚了,也体现了晚清朝廷对海防的重视。事实上,清廷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建设强大的海军上。即使是钱袋子紧的时候,军费也要先考虑北洋水师,其他军种只能贪。清廷认为洋人强是因为船强,对海军的投入从不吝啬。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当然是靠钱。
在北洋水师,像邓世昌这样的管带(船长)月薪,官为1584两,船为2376两,合计3960两。官薪为基本工资,船薪相当于岗位补贴。3960梁300元=118.8万元,邓世昌的月薪可达百万!
致远舰上的一等水手月薪10阿良,船长月薪是他的396倍。致远船上普通杂工月薪6两,船长月薪660倍。从这个对比可以看出,北洋水师的舰长是一个非常非常高薪的职位,远远高于清军的其他军官。同时也说明清朝的海军人才非常稀缺,朝廷愿意拿出这么高的工资来招人才。
最后,还是那句话,上面只把大米的价格作为购买力的指标。如果换成猪肉或者实际上任何商品,换成今天的钱就不一样了。